西地那非治疗小儿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地那非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第二信使cGMP的代谢,发挥其治疗作用。研究表明西地那非口服对多种类型的肺动脉高压具有较高疗效,且价格相对便宜,因此其治疗前景是令人鼓舞的。但对原发性心肌病及未根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效果不十分理想。
  【关键词】
  西地那非; 肺动脉高压;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
  Efficacy of sildenafil in children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AN Xiao,XU Tong fen,SUN Sheng-tao,et al.People’s Hospital Of Linyi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Linyi 276000,China
  
  【Abstract】Sildenafil is a highly selective inhibitor of phosphodiesterase,it plays by inhibiting cGMP.The subject Showed that oral Sildenafil had signifant effect to many kind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In the other hand,sildenafil is expensive comparely,so it is a bright tomorrow.But it has only low effect to myocarditis and CHD without treatment.
  【Key words】
  Sildenafil;Pulmonary hypertension;Inhibitor of phosphodiesterase
  
  肺动脉高压是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儿科医生的一个治疗上的难题,临床上按照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起病早,无心肺器质性疾病,进行性加重为其特点;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肺静脉闭塞、慢性肺脏疾患、自身免疫性疾病、Moyamoya综合征、肝病、食物性等。传统的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方法是吸氧、吸NO、口服卡托普利、钙通道阻止剂、静点硫酸镁、米力农、前列腺素E1等,但疗效不稳等,不持久,肺移植是唯一出路。我院自2007年6月对收治的38例肺动脉高压患儿采用西地那非口服治疗,其中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治疗效果令人满意,而部分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治疗效果不理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纳入标准以本院心脏超声测量患儿肺动脉压,若肺动脉收缩压>40 mm Hg则列为治疗组;同时据有无原发性疾病分为原发组和继发组。其中原发组9例,男5例,女4例,年龄3月~5岁;继发组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2月~13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20例,心肌病5例,肺纤维化1例,硬皮病1人,EBV感染2人。
  1.2治疗方法从小剂量开始0.3 mg/(kg·次),2次/d,无效者每3 d加1次量,但总量不超过25 mg/次。
  1.3疗效观察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尤其复查心脏彩超测肺动脉压力,测量时间为服用西地那非后6、24、48、72 h、1周、2周、1、3、6月。以治疗后2周内的平均肺动脉压力作为治疗后的肺动脉压,与治疗前做对照。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处理,治疗前后的比较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P<0.01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原发组口服西地那非后6 h患儿面色、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肺动脉压力开始改善,48 h明显改善,2周时达到最佳疗效。将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内的平均肺动脉收缩压做对照研究,结果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力变化
  
  组别例数呼吸次数平均肺动脉压(mm Hg)
  治疗前94583.4±10.9
  治疗后92841.6±8.1
  注:t=7.639,P<0.01
  2.2继发组除基础疾病的治疗外,加用西地那非口服,同样观察面色、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肺动脉压力。结果发现肺病、结缔组织病、感染相关性及先心病术后的肺高压效果显著,但对心肌病及未根治的先心病疗效不佳。将后者加用西地那非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内的平均肺动脉收缩压做对照研究,结果发现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表2
  
  未根治的先心病性继发的肺高压治疗
  前后肺动脉压力变化
  
  组别例数呼吸次数平均肺动脉压mm Hg
  治疗前214883.5±13.3
  治疗后214573.9±12.9
  注:t=1.654,P>0.05
  
  3讨论
  
  西地那非(Sildenafil),是一种选择性的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以往广泛应用于男性勃起障碍治疗的特殊药物,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西地那非已经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它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的肺血管扩张药,可以通过增加肺血管中cGMP(环磷酸鸟苷)的浓度,使内源性的NO增多,从而起到扩张肺血管的作用,不但可以扩张正常的肺血管,也可扩张病变肺组织的血管,提高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改善心功能, 增加患儿的运动耐力和心输出量,明显改善气急、乏力及紫绀等症状;对体循环影响小;而且作用持久,停药后不会马上反跳,尤其是原发性肺高压的患儿停药3月后只有1例复发,再次加用此药原剂量应用依然有效,尤其对原发性肺高压与多数继发性肺高压如:与呼吸系统或缺氧相关的肺高压、慢性血栓或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效果十分明显;并且无明显血液学、肝肾损伤及视觉相关的异常,结果很让人鼓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术前、左心功能衰竭相关性疾病如心肌病,效果并不理想,应以尽早治疗原发病为宜。
  
  参考文献
  [1]关英霞.西地那非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29:145-148.
  [2]黄寿吾,崔以泰.西地那非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食品与医药,2008,1(8):52-58.
  [3]田益明.西地那非柠檬酸盐在治疗儿童肺循环高压中的应用.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7,34(5):380-383.
  [4]蒋雷服.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国际内科学杂志,2007,34(4):220-223.
  [5]何鹏彬,张培福,丁以绚.西地那非研究进展.中国新药杂志,2002,11(12):914-917.
  [6]娄莹.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6,6(3):188-19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应用前臂任意皮瓣修复面颈部以及手部创面。方法选择手部小面积深度烧伤,面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面颈部病灶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鼻缺损。应用前臂内侧任意皮瓣手术修复。结果本组20例病例,26个皮瓣成活良好,效果满意。结论前臂任意皮瓣修复面颈部以及双手创伤创面效果良好。  【关键词】  前臂任意皮瓣;面颈部;双手;创面;修复    我科于2005~2009年应用前臂随意皮瓣治疗修
【摘要】目的对先天性感染TORCH的新生儿进行临床分析。方法用ELASA法检测血清中TORCH(弓形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IgM。结果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共收治1352例,其中43例为TORCH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为48.8%;风疹病毒感染占32.6%;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占18.6%,未发现有弓形体感染者。其临床特点主要为听力异常、高胆红素血症和肝功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脏大手术(包括肝切除及肝移植)后不可避免的过程,是导致器官移植后脏器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危害性仅次于免疫排斥.因此如何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仍是目前肝脏外科特别是移植外科的研究热点及难点之一.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缺血后处理能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我们主要探讨缺血后处理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疗法对治疗复杂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87个患牙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严密完善的根管治疗,同时进行多种牙周治疗的综合疗法,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年的随访,综合疗法总有效率为82.38%。结论在临床上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患者用系统完善的综合疗法,能最大程度的保存患牙,提高患牙的咀嚼功能,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综
中国古代的香熏活动历史悠久,在先秦时期主要用于祭祀和医疗;至秦汉三国时期香熏的使用人群由皇室贵族扩展至士大夫和一般官吏,香熏也逐渐进入日常生活,香熏衣被、清洁居室、防疫治疫成为这一时期的特色,祭祀用香也从最初的祭天转变为燃香供奉;魏晋南北朝是香熏的发展阶段,具有男子熏衣和文人参与的特色,而祭祀用香以及道教斋醮科仪等基本定型,香药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香方用途逐渐扩大;隋唐两宋是香熏的鼎盛时期,表现为
【摘要】目的寻求理想的原位尿流改道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6~2005年四种原位肠代膀胱术95例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术后随访77例。3个月时回肠袋膀胱在膀胱容量、囊内压及可控率方面优于去带盲升结肠膀胱(P0.05)。保留神经组白天和夜间可控率优于非保留神经组,二者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去带盲升结肠膀胱组平均输血量、建囊时间及与囊有关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回肠袋膀胱组(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