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经典小吃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86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朝古都南京的小吃很多,要吃特色,去夫子庙,去秦淮人家,去晚晴楼,一道一道的,摆在精致的小碟子小碗里端上来,精细之极,36道、72道,小吃让你一顿都尝遍,真是一件过瘾的事情。南京没什么特产,却用最平常的材料,靠着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和江南人独有的精细心思,成就了一帮心满意足的吃客,也许这才是南京小吃的精髓。
  
  刘长兴的小笼包
  
  刘长兴面馆,南京城里一家至今还红火的百年老字号之一,建于1901年,其面点以独特的口味、优良的品质而久负盛名,被誉为老金陵风味小吃的典范。早在20世纪30年代,刘长兴已是小有名气。1946年10月,蒋介石60寿辰,特意邀请刘长兴的师傅前去制作螃蟹包,从此刘长兴在南京城里更是家喻户晓。
  刘长兴最特色的产品是“薄皮小笼包”。用筷子夹着,皮不破也不粘,透明的表皮可看见包中的卤汁晃动的模样,吃到嘴里更是鲜而不腻,薄薄的表皮入口即化,满口的香味可够食客们享受一会儿了。“香菇蒸饺”、“螃蟹包”也是刘长兴的两绝。香菇蒸饺,个儿大皮紧,香菇和肉汁相互交融,甚是鲜美,吃完之后让人忍不住要舔舔嘴唇回味一下。蟹黄汤包则是蟹香馥郁,浓而不腻,佐以老醋姜末,味道可是呱呱叫哦!
  
  金陵饭店的大肉包
  
  金陵饭店的大肉包子是南京人餐桌上常见的,传说中曾经有过排队500米买包子的纪录。金陵大肉包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汁”了,在小小的包子里,汁多而不走味,香甜而不腻嘴。拿着冒着热气的大肉包,刚温柔地咬上了一小口,扑鼻的肉香争先恐后地往鼻子里钻,香甜的肉味已经入浸到薄薄的包子皮中,却仍不失一股韧劲。如此美味的包子当然是热的好吃啦!
  
  七家湾的牛肉锅贴
  
  说起锅贴,老南京们最津津乐道的就是“七家湾牛肉锅贴”了。七家湾牛肉锅贴最讲究的是牛肉馅子。取用上等牛肉用刀先切成片状,这一关可全凭师傅出神入化的刀功。只见师傅左右开刀,时纵时横,等剁到七八成时,加上葱、姜等作料,再剁。这样剁成的馅子十分细腻、均匀且有咬劲。
  新上的锅贴很卖相,外皮软紧实富有弹性,而底部则是晶晶亮黄灿灿的,忍不住咬一口,口中除了鲜美无比的牛肉馅外还有着鲜甜咸香的汁液,不由大呼“过瘾”!不过令人惊喜的还在后面,一碗简单的牛肉加上牛骨熬制的汤,喝一口回味无穷!除了锅贴,七家湾的干切牛肉下酒最为过瘾,而自家做的酱牛肉则可以做牛肉汤,味道自是鲜香浓厚。来吃锅贴的人都忍不住再带上些锅贴或是酱牛肉回去。
  
  鸭血汤
  
  南京人喜食鸭,最常见的是盐水鸭,鸭头、鸭颈、鸭肫、鸭翅、鸭爪,都是好东西。鸭血汤也许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品种。鸭血要新鲜,粉嫩粉嫩的那种,加粉丝、鸭肝、鸭肠、香菜,用鸭汤煮出来,又香又嫩。
  
  小煮面
  
  小煮面的特点是不放酱油,味道偏清淡,里面的料和底汤就比较关键。荤面中最好的是皮肚大碗面,汤料充足,类似于杂烩,少说也有10种东西,青菜、木耳、皮肚、猪肝、番茄、鹌鹑蛋、香肠、肉丝……一锅烩,那碗是特别大,汤多面少。调味不用油盐,而是用板鸭熬出来的汤。
其他文献
中风,即脑卒中,为突发性的急性脑血管病,多为高血压或脑血栓所引发。不少患者经救治后虽存活下来,但却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工作能力,表现为半身不遂,手足瘫痪,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通称中风后遗症。对于中风后遗症,中医有十分丰富的治疗经验,除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药物、针灸、推拿、功能锻炼等方法外,强调饮食要注意清淡、合理搭配、营养丰富。主食以大米、面粉、小麦、玉米等为主;多吃豆制品及瓜果蔬菜,如芹菜
奶茶(蒙语叫苏务台柴)是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日常饮用的一种茶,牧民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它,我们常把它称为草原三件宝(肉类、奶食、砖茶)之一,也是蒙古族人民招待客人的必备饮料。奶茶是牧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奶茶分为许多品种,牧民按照个人的饮茶习惯和口味的不同,可以分别投料制作,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但是千变不离其宗,基本做法就是将砖茶捣碎后适量地投放到锅内的沸水中,经过较长时间的煮沸熬制成褐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