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晚茬小麦优质栽培与冻害的补救措施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f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耕作制度改革晚播麦田面积逐渐扩大,加之秋播期间常常遇到不同程度的干旱或雨涝灾害,导致小麦不能适期播种。由于播种晚,气温低,生产上难以培育壮苗,各生育阶段不能充分有效利用当地的最佳光温资源,成为大面积小麦均衡增产的限制因子。因此,了解晚茬麦生育特点,推广晚茬麦高产栽培技术及冻害的补救措施是提高晚茬麦单产的关键。
  一、晚茬小麦优质种植技术要点
  1、晚茬麦生育特点及产量形成特点
  (1)冬前有效积温低,苗小、苗弱,分蘖少或无分蘖,分蘖少成穗少。适期播种小麦冬前有效积温为600℃~700℃,而晚茬小麦冬前有效积温仅为300℃~400℃。冬前有效积温降低导致出苗推迟,分蘖少或无分蘖,次生根少,吸收肥水能力减弱,麦苗素质差,养分积累不足,晚茬麦到越冬期难以形成壮苗越冬。由于麦苗光合能力较弱,分蘖节贮存养分不足,冬季也常遭受冻害,最终成穗数少。单位面积有效成穗数减少是晚茬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
  (2)晚茬麦开始幼穗分化较晚,春季幼穗分化进程虽加快,但历经时间短,使不孕小穗数增加,单穗结实粒数减少。晚播小麦在春季气温回升后,幼穗分化进程明显加快,在较短时间内赶上适期播种小麦。但由于其穗分化起步时间晚,幼穗分化时间缩短,幼穗发育不良。因此,退化小穗、小花数显著增加,导致每穗结实数下降。
  2、施肥。由于晚茬麦冬前苗小、苗弱、根少,没有分蘖或分蘖少以及春季起身后生育发育速度快,幼穗分化时间短等特点,并且由于晚茬麦与棉花、甘薯、水稻等作物一年两作,消耗地力大,棉花、甘薯、水稻等试用有机肥少,加上晚播小麦冬前和早春苗小,不宜过早进行肥水管理等原因,必须对晚播小麦加大施肥量,以补充土壤中有效态养分不足,促进小麦多分蘖,多成穗,成大穗,夺高产。据试验结果表明:增施肥料,配方施肥是提高晚茬麦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3、优选良种。实践证明,目前晚茬麦种植的适宜品种类型为半冬性偏春性品种和春性品种。由于这类品种阶段发育进程较快,营养生长时间较短,容易形成大穗,灌浆强度大,达到粒多粒重,早熟丰产,这与晚茬麦生育特点基本吻合。
  4、加大播种量。晚茬麦由于播种晚,冬前积温不足,难以分蘖;春季分蘖虽然成穗率高,但单株分蘖显著减少,用常规播种量必然造成成穗不足,影响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从播种试验看,随着播期推迟,产量也随之降低。因此,加大播种量,依靠主茎成穗是晚茬麦增产的关键。
  根据各地经验,晚茬麦在10月下旬,播量以12~15kg为宜,11月份每晚播两天,每亩播种量增加0.5~1.0kg,11月份播种的小麦,基本苗在28~32万,亩穗数26~32万。
  5、提高整地质量,以好补晚。早腾茬,抢时早播:据试验,10月25日以后播种小麦,每晚播1天,每亩减产7.5kg,因此,要在不影响秋季作物产量的情况下,尽力做到早腾茬,早整地,早播种,加快播种进度,减少积温的损失。精细整地,足墒下种:精细整地不但能给小麦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足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有利于培育“早、全、齐、匀、壮”苗,而且还可以消灭杂草。提高播种质量,适当浅播或浸种催芽后播种:力争避免“三籽”现象(缺籽、丛籽、露籽)。适当浅播(3cm~4cm)是充分利用前期积温,减少种子养分消耗,达到早出苗,多发根,早生长,早分蘖的有效措施,同时,为促使晚茬麦早出苗,播种前用20℃~30℃温水浸种5~6小时,捞出晾干播种,也可提早出苗2~3天。
  6、科学精细管理,促壮苗多成穗。小麦起身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生长猛烈,对肥水的要求极为敏感,肥水充足有利于促分蘖多成穗,成大穗,增加穗粒数。
  二、小麦冻害的补救措施
  1、小麦冻害种类
  (1)冬前冻害
  冬前冻害是小麦入冬前后因为气温骤降而导致的小麦冻害。幼苗未经抗寒性锻炼,抗冻能力较差,当气温骤降10℃以上,最低气温达到-10℃以下时,苗质弱、整地差、土壤孔隙大的麦田麦苗就会迅速青枯。
  (2)早春冻害
  早春冻害是小麦拔节时因寒流侵袭形成的冻害,此时麦苗植株生长速度快,抗寒力下降,易造成死苗。
  (3)晚霜冻害
  晚霜冻害是小麦在抽穗期左右,因晚霜低温形成的冻害。该期小麦生长旺盛,抗寒力很弱,若遇气温突然下降极易形成晚霜冻害。
  2、小麦冻害的症状识别
  根据小麦受冻植株症状,可分为严重冻害和一般冻害。严重冻害发生在已拔节或即将拔节的小麦,主茎和大分蘖生长点的幼穗受冻,生长点不透明,萎缩变形,失水干枯,心叶不出,逐渐死亡。由于在一株小麦中,主茎和大分蘖的发育进程比小分蘖早,先进入拔节期,所以主茎和大分蘖容易遭受冻害,而小分蘖不会受冻。在小麦遭受严重冻害后及时采取肥水措施,还可使小分蘖抽穗,但穗小,粒重轻,严重影响产量。一般冻害发生在没有拔节的麦田,表现为叶片受冻,黄白干枯,但主茎和分蘖没有冻死,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小。
  3、发生冻害的原因
  (1)耕作因素
  小麦播种偏早时,土壤水分充足,小麦旺长,造成小麦冬前拔节,有机物积累减少,抗寒能力降低,冻害来临时麦苗受损严重或者部分农民为抢墒播种,大多数地块整地粗放,造成麦苗落土较深,形成弱苗;田地土块大,不利于扎根,麦苗素质差,同时冷空气易侵入土下,冻伤根系;覆土不匀,形成露籽苗而易受冻害。另外,三沟不配套导致排水不良,易发生冰冻现象,从而使小麦冻害发生。
  (2)肥力因素
  如果在種植过程中过多依赖化肥或在小麦播种时施肥量过大且将氮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造成小麦冬前旺长,极易发生冻害。而冬前缺肥的田块,小麦幼苗黄瘦,叶片小,生长缓慢,分蘖少,积累的糖分少,不耐冻,在气温骤降时易受冻害。
  (3)大田管理因素   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农民往往对播种的小麦疏于管理。也有一些农民由于外出打工而对小麦的生长缺乏管理,对麦田受旱受涝、麦苗旺长等不能及时处理,为小麦冻害埋下隐患。
  (4)气候因素
  近年来的暖冬现象使小麦在越冬初期的日均温度较常年偏高2~3℃,由于受暖冬气候影响,小麦生长发育进程加快,拔节期提前,抗冻性降低。而越冬期间或越冬期过后温度骤降至-10℃左右,随后低温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强降温及持续性低温天气使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小麦遭遇冻害。
  4、预防冻害的措施
  (1)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
  一是小麦在播种前要施有机肥60~70t/hm2、尿素300~400kg/hm2、磷肥650~900kg/hm2,且随耕1次垫底。遇旱浇好底墒水,做到精细整地,达到地平、土细、墒好。二是小麦播种前要对种子精选过筛,使籽粒饱满,大小均匀;要进行晒种和种子发芽试验,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大于95%;并进行药剂拌种、浸种等处理。三是小麦要适时、适量、适深播种。
  (2)加强田间综合管理,控旺苗促弱苗
  对已出现旺长趋势的麦田,可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延缓麦苗生长。对于晚播小弱苗、独脚苗、渍害苗、药害苗、底肥不足的麦田,可在冬前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0~225 kg/hm2,抑制麦苗旺长,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
  (3)适时冬灌,安全越冬
  适时冬灌是预防小麦冬季冻害的有效措施,并且可以为小麦春季生长蓄足水分,达到冬水春用、春旱冬防的效果。冬灌可形成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调节耕层中的土壤养分,提高土壤热容量,一般可提高地温1~3℃,同时可以弥合土缝,促进长大蘖、育壮苗。冬灌要以气温在4℃时浇水为宜,如果气温低于4℃时冬灌则有冻害发生的危险。
  5、冬季冻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发生冻害后的麦田不能轻易毁掉,要及时采取追肥、浇水、喷洒生长素等补救措施,促进小麦生长发育。
  (1)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受冻害的麦田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蓄水提温,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弥补冻害损失。(2)加强肥水管理。对于叶片受冻而幼穗未完全受冻的,即麦苗基部叶片变黄、叶尖枯萎的麦田,应抢早浇水,防止幼穗脱水致死。对于幼穗已受冻的,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施尿素150 kg/hm2或碳酸氢铵300~450kg/hm2,并结合浇水促使受冻麦苗尽快恢復生长,促进分蘖成穗。
  (作者单位:224624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大有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进行,加工贸易也必须深化发展和进行有效地转型。分析了我国发展境外加工贸易的必要性。同时,指
文章在回顾近年来关于智慧物流和智慧物流人才开发的文献基础上,明确了智慧物流人才的内涵。从智慧物流人才开发涉及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个人等环境因素出发,构建了一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针对广泛应用于供电系统的数字电能表的特点,分析了现行脉冲法校准电能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准同步采样算法的功率校准方法,描述了新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介绍了在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部队官兵:舆论战中的重要单元@王贵滨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
期刊
一、产地环境无公害大葱的生产区域,必须远离有工业三废污染的地区,其土壤、水分、空气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的环境质量标准。
类脂性肺炎是指早产、弱小或有腭裂的婴儿因咽部反射不健全,当喂牛奶、鱼肝油或从鼻孔滴入石蜡油时,误吸入肺内引起的间质性肺炎。本病临床症状很少,可有咳嗽及轻度呼吸困难
模型送进机构是风洞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支撑和运送试验模型至试验指定位置,送进机构的运动精度和动态特性直接影响风洞的试验精度。建立送进机构数字样化样机,并对机构进行
目的了解有足外翻表现的脑瘫患儿步行时的足底压力特征。方法试验组有足外翻的脑瘫儿童20例,对照组为20例具有正常步行能力的健康儿童,应用JPD1600型足底压力测试仪对足底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