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 例 简 析
例1 (2004年高考全国卷Ⅳ)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 。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解析】 答案: ①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往事知多少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本题重点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从试题来看,有如下特点:一是课内名句占较大比例,都是补出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形式为三选二,难度不大,实际上写对课内名句即得满分;二是课外名句是“常见”又“常用”的,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掌握。
例2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①舍南舍北皆春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盘飧市远无兼味,_________ 。肯与邻翁相对饮,_________ 。(杜甫《客至》)
②百川东到海,_________ ?少壮不努力,_________ 。(《汉乐府·长歌行》)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_________ ;盈虚者如彼,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解析】 答案:①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樽酒家贫只旧醅 隔篱呼取尽余杯 ②何时复西归 老大徒伤悲 谁家新燕啄春泥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默写能力,两个小题有三项出自诗歌,一项出自散文,三位作者是唐宋名家,题目以高中新教材规定背诵篇目为主,也涉及小学、初中课文的名篇名句,难度适中。这次命题,更注重对名篇的全篇或其中完整段落的默写,学生应能全篇(整段)背诵出这些作品。
例3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①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_________ ,受上赏;_________ ,受中赏;_________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_ ;数月之后,_________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 ,_________ ”(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 ”(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 ,那人却在,_________ ”。(辛弃疾《青玉案》)
【解析】 答案:①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书谏寡人者 能谤讥于市朝 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②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为伊消得人憔悴 蓦然回首 灯火阑珊处
本题重点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试题沿袭2005年“二选一”的形式,第1小题侧重于考“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控制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第2小题考“情景默写”(《青玉案》),默写内容虽不在《考试大纲》以内,却是考生很熟悉的,体现了考“常见常用”的内容的指导思想。因此,考生应做好背诵默写全篇(整段)的准备,并掌握一些常见的课外名句。
强 化 训 练
一、基础训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 ,_________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 ,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 ,_________ 。(韩愈《师说》)
4.夫夷以近,_________ ;_________ ,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_________ ,朽木不折;_________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 ,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 ,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_________ ,_________ 。(杜甫《蜀相》)
9.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 ,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10.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 ,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_________ ,_________ 。(杜牧《过华清宫》)
12.留恋处,兰舟催发。_________ ,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
14.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_________ ,_________ 。(曹植《白马篇》)
15.事不目见耳闻,_________ ,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16.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 。_________ (屈原《离骚》)
17.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8.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二、提高训练
(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均为任选两小题。
1.(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 ,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 ,其志洁,_________ ;其行廉,_________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_______,_________。(《老子》)
2.(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_________ ,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2)渔舟唱晚,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 ,_________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3.(1)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2)吴楚东南坼,_________ 。亲朋无一字,__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
(3)_________ ,不成器;人不学,_________ 。(《礼记·学记》)
4.(1)_________ ,惟士为能。若民,_________ ,_________ 。苟无恒心,_________ ,无不为己。(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3)居安思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传》)
5.(1)_________ ,_________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斩木为兵,_________,_________,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________ ,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6.(1)_________ ,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 ;_________ ,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
(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_________ ,_________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篇》)
7.(1)书曰:“满招损,_________ 。”忧劳可以兴国,_________ ,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2)三五之夜,_________ ,树影斑驳,_________ ,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_________ ,_________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8.(1)天地也!_________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_________!天也,_________ !(关汉卿《窦娥冤》)
(2)老吾老,_________ ;幼吾幼,_________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_____ ,_________ 。(高适《别董大》)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古之圣人,_________ ,_________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_________ 。圣人之所以为圣,_________ ,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2.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_________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_ ,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 ,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3.思厥先祖父,_________ ,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_________,_________ 。(苏洵《六国论》)
4.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 。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_________ ,_________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臣闻_________ ,_________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_________ ,_________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_________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_________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_________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_________ 。狗吠深巷中,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7.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_________,_________ 。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 。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8.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 。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三、挑战训练
(一)情景式默写题:
1.《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_________。
2.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 ,_________ 。
4.清末进步思想家龚自珍的“_________ ,_________ ”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雄辩家所引用。
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三年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在临别之际,请你选用古诗词中两个“送别”的句子来表达你对老师或同学的离别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默写出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四个古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请任选其中两句填入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又一次证明:故乡,是人的生命之根。请写出两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是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出现的一副对联。请写出含有“岳阳”或“黄鹤”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我们在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哲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13.三年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在某同学的毕业纪念册上,语文老师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 ,_________ ”鼓励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拼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14.读诗真好,我们可以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风光,可以体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挚友情,可以感受到“_________ ,_________ ”的爱国情怀。(课内外诗词均可)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1.(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 。(杜甫《望岳》)
(2)管中窥豹,_________ 。(《晋书》)
(3)父母之爱子,_________ 。(《触龙说赵太后》)
(4)李杜文章在,_________ 。(韩愈《调张籍》)
(5)暮春三月,_________;杂花生树,_________ 。(丘迟《与陈伯之书》)
2.(1)_________ ,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_________ ,_________ 。(鲁迅)
(3)十年树木,_________ 。(《管子》)
(4)言之无文,_________ 。(《孔子》)
(5)_________ ,偏信则暗。(唐·魏徵)
3.(1)有则改之,_________ 。(宋·朱熹)
(2)前事不忘,_________ 。(《战国策》)
(3)失之东隅,_________ 。(《后汉书》)
(4)清水出芙蓉,_________ 。(李白)
(5)为人性僻耽佳句,_________。(杜甫)
4.(1)_________ ,景行行止。(《诗经》)
(2)_________ ,从恶如崩。(《国语》)
(3)露从今夜白,_________ 。(杜甫)
(4)_________,逸于作文。(《元·程端礼》)
(5)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 。(王昌龄《从军行》)
5.(1)不是一番寒彻骨,_________ 。(高则诚《琵琶记》)
(2)我自横刀向天笑,_________ 。(谭嗣同)
(3)苟利国家生死以,_________ 。(林则徐)
(4)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 。(赵翼)
(5)宜将剩勇追穷寇,_________ 。(毛泽东)
6.(1)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 。(朱熹)
(2)_________ ,月到中秋分外明。(冯梦龙)
(3)_________ ,屈指行程二万。(毛泽东)
(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 。(王昌龄)
(5)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 。(卢梅坡)
7.(1)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 。(《论语》)
(2)_________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人谁无过,_________ ,善莫大焉。(《左传》)
(4)_________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5)_________ ,俯不怍于人。(《孟子》)
8.(1)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 。(《孟子》)
(2)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 。(岳飞《满江红》)
(3)博学之,_________ ,_________ ,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4)近水楼台先得月,_________ 。(苏麟)
(5)_________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_________ 。(《李斯》)
【强化训练答案】
一、1.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2.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3.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4.则游者众 险以远 5.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6.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7.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8.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9.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1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11.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12.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1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4.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15.而臆断其有无 16.哀民生之多艰 17.天生我材必有用 18.出师一表真名世
二、(一)1.(1)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2)举类迩而见义远 故其称物芳 故死而不容(3)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2.(1)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2)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3)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3.(1)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 (2)乾坤日夜浮 老病有孤舟(3)玉不琢 不知道 4.(1)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则无恒产 因无恒心 放辟邪侈 (2)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3)思则有备 有备无患 5.(1)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2)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 (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6.(1)群贤毕至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2)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3)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7.(1)谦得益 逸豫可以亡身 (2)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3)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8.(1)做得个怕硬欺软 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你错勘贤愚枉作天 (2)以及人之老 以及人之幼 (3)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1.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愚益愚 愚人之所以为愚 2.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暴霜露 举以予人 如弃草芥 4.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一尊还酹江月 5.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6.羁鸟恋旧林 守拙归园田 榆柳荫后檐 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 7.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平生不得志 8.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只是当时已惘然
三、(一)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7.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示例:(1)(李白)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3)(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计同。(5)(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9.示例:(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示例:(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11.示例:岳阳——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黄鹤——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2.示例:(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示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1.(1)一览众山小(2)可见一斑(3)则为之计深远(4)光焰万丈长(5)江南草长 群莺乱飞 2.(1)日出江花红胜火(2)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3)百年树人(4)行而不远(5)兼听则明 3.(1)无则加勉(2)后事之师(3)收之桑榆(4)天然去雕饰(5)语不惊人死不休 4.(1)高山仰止(2)从善如登(3)月是故乡明(4)劳于读书(5)不破楼兰终不还 5.(1)怎得梅花扑鼻香(2)去留肝胆两昆仑(3)岂因祸福避趋之(4)各领风骚数百年(5)不可沽名学霸王 6.(1)万紫千红总是春(2)人逢喜事精神爽(3)不到长城非好汉(4)一片冰心在玉壶(5)雪却输梅一段香 7.(1)匹夫不可夺志也(2)竹外桃花三两枝(3)过而能改(4)业精于勤荒于嬉(5)仰不愧于天 8.(1)达则兼济天下(2)八千里路云和月(3)审问之 慎思之(4)向阳花木易为春(5)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就其深
例1 (2004年高考全国卷Ⅳ)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 。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解析】 答案: ①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往事知多少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本题重点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从试题来看,有如下特点:一是课内名句占较大比例,都是补出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形式为三选二,难度不大,实际上写对课内名句即得满分;二是课外名句是“常见”又“常用”的,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掌握。
例2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①舍南舍北皆春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盘飧市远无兼味,_________ 。肯与邻翁相对饮,_________ 。(杜甫《客至》)
②百川东到海,_________ ?少壮不努力,_________ 。(《汉乐府·长歌行》)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_________ ;盈虚者如彼,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解析】 答案:①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樽酒家贫只旧醅 隔篱呼取尽余杯 ②何时复西归 老大徒伤悲 谁家新燕啄春泥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默写能力,两个小题有三项出自诗歌,一项出自散文,三位作者是唐宋名家,题目以高中新教材规定背诵篇目为主,也涉及小学、初中课文的名篇名句,难度适中。这次命题,更注重对名篇的全篇或其中完整段落的默写,学生应能全篇(整段)背诵出这些作品。
例3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①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_________ ,受上赏;_________ ,受中赏;_________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_ ;数月之后,_________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 ,_________ ”(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 ”(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 ,那人却在,_________ ”。(辛弃疾《青玉案》)
【解析】 答案:①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书谏寡人者 能谤讥于市朝 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②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为伊消得人憔悴 蓦然回首 灯火阑珊处
本题重点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试题沿袭2005年“二选一”的形式,第1小题侧重于考“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控制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第2小题考“情景默写”(《青玉案》),默写内容虽不在《考试大纲》以内,却是考生很熟悉的,体现了考“常见常用”的内容的指导思想。因此,考生应做好背诵默写全篇(整段)的准备,并掌握一些常见的课外名句。
强 化 训 练
一、基础训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 ,_________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 ,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 ,_________ 。(韩愈《师说》)
4.夫夷以近,_________ ;_________ ,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_________ ,朽木不折;_________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 ,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 ,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_________ ,_________ 。(杜甫《蜀相》)
9.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 ,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10.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 ,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_________ ,_________ 。(杜牧《过华清宫》)
12.留恋处,兰舟催发。_________ ,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
14.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_________ ,_________ 。(曹植《白马篇》)
15.事不目见耳闻,_________ ,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16.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 。_________ (屈原《离骚》)
17.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8.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二、提高训练
(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均为任选两小题。
1.(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 ,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 ,其志洁,_________ ;其行廉,_________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_______,_________。(《老子》)
2.(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_________ ,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2)渔舟唱晚,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 ,_________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3.(1)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2)吴楚东南坼,_________ 。亲朋无一字,__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
(3)_________ ,不成器;人不学,_________ 。(《礼记·学记》)
4.(1)_________ ,惟士为能。若民,_________ ,_________ 。苟无恒心,_________ ,无不为己。(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3)居安思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传》)
5.(1)_________ ,_________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斩木为兵,_________,_________,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________ ,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6.(1)_________ ,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 ;_________ ,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
(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_________ ,_________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篇》)
7.(1)书曰:“满招损,_________ 。”忧劳可以兴国,_________ ,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2)三五之夜,_________ ,树影斑驳,_________ ,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_________ ,_________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8.(1)天地也!_________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_________!天也,_________ !(关汉卿《窦娥冤》)
(2)老吾老,_________ ;幼吾幼,_________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_____ ,_________ 。(高适《别董大》)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古之圣人,_________ ,_________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_________ 。圣人之所以为圣,_________ ,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2.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_________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_ ,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 ,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3.思厥先祖父,_________ ,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_________,_________ 。(苏洵《六国论》)
4.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 。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_________ ,_________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臣闻_________ ,_________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_________ ,_________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_________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_________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_________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_________ 。狗吠深巷中,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7.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_________,_________ 。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 。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8.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 。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三、挑战训练
(一)情景式默写题:
1.《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_________。
2.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 ,_________ 。
4.清末进步思想家龚自珍的“_________ ,_________ ”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雄辩家所引用。
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三年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在临别之际,请你选用古诗词中两个“送别”的句子来表达你对老师或同学的离别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默写出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四个古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请任选其中两句填入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又一次证明:故乡,是人的生命之根。请写出两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是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出现的一副对联。请写出含有“岳阳”或“黄鹤”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我们在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哲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13.三年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在某同学的毕业纪念册上,语文老师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 ,_________ ”鼓励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拼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14.读诗真好,我们可以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风光,可以体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挚友情,可以感受到“_________ ,_________ ”的爱国情怀。(课内外诗词均可)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1.(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 。(杜甫《望岳》)
(2)管中窥豹,_________ 。(《晋书》)
(3)父母之爱子,_________ 。(《触龙说赵太后》)
(4)李杜文章在,_________ 。(韩愈《调张籍》)
(5)暮春三月,_________;杂花生树,_________ 。(丘迟《与陈伯之书》)
2.(1)_________ ,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_________ ,_________ 。(鲁迅)
(3)十年树木,_________ 。(《管子》)
(4)言之无文,_________ 。(《孔子》)
(5)_________ ,偏信则暗。(唐·魏徵)
3.(1)有则改之,_________ 。(宋·朱熹)
(2)前事不忘,_________ 。(《战国策》)
(3)失之东隅,_________ 。(《后汉书》)
(4)清水出芙蓉,_________ 。(李白)
(5)为人性僻耽佳句,_________。(杜甫)
4.(1)_________ ,景行行止。(《诗经》)
(2)_________ ,从恶如崩。(《国语》)
(3)露从今夜白,_________ 。(杜甫)
(4)_________,逸于作文。(《元·程端礼》)
(5)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 。(王昌龄《从军行》)
5.(1)不是一番寒彻骨,_________ 。(高则诚《琵琶记》)
(2)我自横刀向天笑,_________ 。(谭嗣同)
(3)苟利国家生死以,_________ 。(林则徐)
(4)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 。(赵翼)
(5)宜将剩勇追穷寇,_________ 。(毛泽东)
6.(1)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 。(朱熹)
(2)_________ ,月到中秋分外明。(冯梦龙)
(3)_________ ,屈指行程二万。(毛泽东)
(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 。(王昌龄)
(5)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 。(卢梅坡)
7.(1)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 。(《论语》)
(2)_________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人谁无过,_________ ,善莫大焉。(《左传》)
(4)_________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5)_________ ,俯不怍于人。(《孟子》)
8.(1)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 。(《孟子》)
(2)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 。(岳飞《满江红》)
(3)博学之,_________ ,_________ ,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4)近水楼台先得月,_________ 。(苏麟)
(5)_________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_________ 。(《李斯》)
【强化训练答案】
一、1.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2.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3.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4.则游者众 险以远 5.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6.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7.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8.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9.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1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11.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12.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1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4.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15.而臆断其有无 16.哀民生之多艰 17.天生我材必有用 18.出师一表真名世
二、(一)1.(1)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2)举类迩而见义远 故其称物芳 故死而不容(3)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2.(1)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2)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3)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3.(1)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 (2)乾坤日夜浮 老病有孤舟(3)玉不琢 不知道 4.(1)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则无恒产 因无恒心 放辟邪侈 (2)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3)思则有备 有备无患 5.(1)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2)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 (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6.(1)群贤毕至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2)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3)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7.(1)谦得益 逸豫可以亡身 (2)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3)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8.(1)做得个怕硬欺软 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你错勘贤愚枉作天 (2)以及人之老 以及人之幼 (3)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1.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愚益愚 愚人之所以为愚 2.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暴霜露 举以予人 如弃草芥 4.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一尊还酹江月 5.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6.羁鸟恋旧林 守拙归园田 榆柳荫后檐 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 7.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平生不得志 8.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只是当时已惘然
三、(一)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7.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示例:(1)(李白)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3)(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计同。(5)(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9.示例:(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示例:(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11.示例:岳阳——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黄鹤——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2.示例:(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示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1.(1)一览众山小(2)可见一斑(3)则为之计深远(4)光焰万丈长(5)江南草长 群莺乱飞 2.(1)日出江花红胜火(2)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3)百年树人(4)行而不远(5)兼听则明 3.(1)无则加勉(2)后事之师(3)收之桑榆(4)天然去雕饰(5)语不惊人死不休 4.(1)高山仰止(2)从善如登(3)月是故乡明(4)劳于读书(5)不破楼兰终不还 5.(1)怎得梅花扑鼻香(2)去留肝胆两昆仑(3)岂因祸福避趋之(4)各领风骚数百年(5)不可沽名学霸王 6.(1)万紫千红总是春(2)人逢喜事精神爽(3)不到长城非好汉(4)一片冰心在玉壶(5)雪却输梅一段香 7.(1)匹夫不可夺志也(2)竹外桃花三两枝(3)过而能改(4)业精于勤荒于嬉(5)仰不愧于天 8.(1)达则兼济天下(2)八千里路云和月(3)审问之 慎思之(4)向阳花木易为春(5)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就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