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态显像评价肾积水患者肾功能的应用价值

来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uggid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gGFR)在肾积水和非肾积水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同时接受双血浆法测定GFR(rGFR)和gGFR的肾积水患者和非肾积水肾病患者,肾积水患者191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94例,年龄(43.35±15.91)岁;非肾积水肾病患者133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51例,年龄(55.31±13.54)岁。参照美国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将肾积水患者和非肾积水肾病患者分别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轻、中、重度慢性肾衰竭组,对每组gGFR和rGFR进行分析比较,并计算两种方法的差值(ΔGFR)。不同肾功能组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行LSD-t检验法进行两两比较。gGFR和rGFR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一致性分析用Bland-Altman检验。

结果

肾积水和非肾积水肾病患者的gGFR比rGFR高,且前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60±22.58)mL/(1.73 m2·min)vs. (58.67±20.49)mL/(1.73m2·min),t=9.335,P=0.000];与非肾积水肾病患者比较,肾积水患者gGFR和rGFR的相关性(r=0.692,P=0.000)较低。在肾积水患者中,轻、中、重度慢性肾衰竭组的gGFR均明显高于rGFR[(81.01±18.40)mL/(1.73 m2·min)vs. (71.03±7.74)mL/(1.73 m2·min)、(60.98±18.28)mL/(1.73 m2·min)vs. (45.85±7.60)mL/(1.73 m2·min)、(42.88±16.14)mL/(1.73 m2·min)vs. (23.65±4.04)mL/(1.73 m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59、8.398、4.480,均P<0.05);中度慢性肾衰竭组gGFR和rGFR的相关性(r=0.461,P=0.000)最高;肾功能正常组和轻、中、重度慢性肾衰竭组患者的ΔGFR逐渐增高,分别为(−1.61±14.05)、(9.99±18.81)、(15.14± 16.54)、(19.23±15.48)mL/(1.73 m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95,P=0.001);有5.76%(11/191,>5%)的点在一致性界限(LOA)之外,gGFR和rGFR的一致性较差。在非肾积水肾病患者中,轻度慢性肾衰竭组的gGFR明显低于rGFR[(66.08±8.97)mL/(1.73 m2·min)vs. (70.59±8.08)mL/(1.73 m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2,P<0.05),中、重度慢性肾衰竭组的gGFR高于rGFR[(45.99±9.76)mL/(1.73 m2·min)vs. (43.83±8.29)mL/(1.73 m2·min)、(26.25± 8.57)mL/(1.73 m2·min)vs. (20.19±5.72)mL/(1.73 m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5、4.907,均P<0.05);轻度慢性肾衰竭组gGFR和rGFR的相关性(r=0.737,P=0.000)最高;肾功能正常组和轻、中、重度慢性肾衰竭组患者的ΔGFR逐渐增高,分别为(−5.64±16.64)、(−4.51±6.23)、(2.16±7.71)、(6.06±6.87)mL/(1.73 m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46,P=0.000);有3.01%(4/133,<5%)的点在LOA之外,gGFR和rGFR的一致性较好。

结论

肾动态显像Gates法评估肾积水患者的GFR价值有限,应参考双血浆法的定量结果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估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初诊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一线治疗中严重的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其对治疗反应及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初诊CML慢性期(CP)或加速期(AP)连续病例资料。结果共收集855例患者的数据,其中523例(61.2%)为男性,中位年龄39(14~87)岁。CP患者744例(87.0%),AP患者111例(
目的报道1例携带SEC23B新发突变位点并经异基因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治疗的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emia, CDA)Ⅱ型病例,丰富此类疾病的基因突变位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对1例血红蛋白降低3个月的CDAⅡ型婴儿及其家系进行SEC23B基因检测,报道该例患儿临床诊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儿,女性,5月龄,因"发现血红蛋
目的探讨CD19 CAR-T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评估2017年2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CD19 CAR-T治疗22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2例患者输注CD19 CAR-T后,总体完全缓解(CR)率为45.5%,部分缓解(PR)率为31.8%,总有效率为77.3%。其中12例复发难治患者9例有效,2例达CR,7例PR;10例微小残留病(MRD)阳性患者,8例
目的评价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技术治疗复发、难治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应用第四代CD19特异性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CD19阳性B-ALL/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患儿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中位年龄8(3~17)岁。48例患儿共接受61次CAR-T细胞输注,观察输注后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或
期刊
期刊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虽已过去8年,但其社会影响和人群健康风险是公众持续关注的主要问题。笔者分析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发生之后8年来的状况及世界权威组织发布的文献资料,客观评价了其对环境及健康的影响,总结了其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18F-NaF PET/CT骨显像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经临床及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18~ 71(52.3±13.5)岁]的18F-NaF PET/CT骨显像及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 MDP)全身骨显像资料,回顾性分析其18F-NaF PET/CT骨显像特点,对比两种骨显像方法对该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