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认识事物之间的条件联系,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其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是高中政治课中经常存在并运用的基本原理,如何灵活有效地利用这个基本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就显得重要。
关键词:高中 政治课 条件联系
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一种是条件联系。某一事物的发生与存在,会促使另一事物的发生与存在,事物之间的这种联系就是条件联系。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条件联系,即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
下面我们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分别加以说明。
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是这样一种条件:有了它一定有某一结果,没有它不一定没有这个结果。
必要条件是这样一种条件:没有它一定不会有某种结果,有了它不一定有这种结果。
1.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也称作商品的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
因此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可以归纳为: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具有使用价值。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充分条件。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必要条件。
2.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如果出现通货膨胀,物价必然会上涨。
但物价上涨却不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能够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供给小于需求、生产缩小、通货膨胀、货币本身的价值变小都会引起物价上涨。
因此,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充分条件,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
3.“先富”与“共富”
“共富”指共同富裕,“先富”指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能极大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共同富裕不等于也不可能是使全体人民同时、同等程度地富裕起来。因此,“共富”只能通过“先富”来实现。
先富的根本目的在于共富。国家一方面提倡先富帮后富,另一方面对收入过分悬殊的现实实行干预和调节,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否则,先富未必共富。
共富必须先富,先富未必共富。先富是共富的必要条件。
4.竞争与市场经济有效运行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是指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市场价格是在竞争中形成的。因此,竞争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竞争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外在压力,会促使他们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实现优胜劣汰。充分的市场竞争可以保证价格变化的灵敏性,使供求关系尽快得到调整,促使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所以,没有竞争也就没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当然,竞争也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例如,盲目的竞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竞争会导致垄断,从而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还需国家的宏观调控。
这就是说没有竞争也就没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但只有竞争市场经济也不一定能有效运行。
5.市场开放与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是指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市场连在一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和经营者为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和经营,其实质就是为消费者而生产和经营。哪里有这种商品的消费者,商品就会自动流向哪里。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广泛发展要求市场具有开放性。同时,只有打破狭隘的区域封锁,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活动参加者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广泛利用他人的先进的生产和科技成果,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所以没有更加开放的市场,就不能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但是,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的各种表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受到损害,其他方面都难以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也不能充分发挥。
因此,市场开放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
二、充分必要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就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结合。这就是说,有了它一定有某一结果,没有它一定没有这个结果。
如:中国近现代史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样,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新中国和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充分必要条件。
认识事物之间的条件联系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考题在辨析题的设置中,往往把充分条件设成必要条件,把必要条件设成充分条件,或把根本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设成充分必要条件,增加了审题的难度。只要我们搞清了各种条件联系,就不会被题目所迷惑。
关键词:高中 政治课 条件联系
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一种是条件联系。某一事物的发生与存在,会促使另一事物的发生与存在,事物之间的这种联系就是条件联系。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条件联系,即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
下面我们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分别加以说明。
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是这样一种条件:有了它一定有某一结果,没有它不一定没有这个结果。
必要条件是这样一种条件:没有它一定不会有某种结果,有了它不一定有这种结果。
1.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也称作商品的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
因此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可以归纳为: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具有使用价值。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充分条件。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必要条件。
2.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如果出现通货膨胀,物价必然会上涨。
但物价上涨却不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能够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供给小于需求、生产缩小、通货膨胀、货币本身的价值变小都会引起物价上涨。
因此,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充分条件,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
3.“先富”与“共富”
“共富”指共同富裕,“先富”指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能极大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共同富裕不等于也不可能是使全体人民同时、同等程度地富裕起来。因此,“共富”只能通过“先富”来实现。
先富的根本目的在于共富。国家一方面提倡先富帮后富,另一方面对收入过分悬殊的现实实行干预和调节,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否则,先富未必共富。
共富必须先富,先富未必共富。先富是共富的必要条件。
4.竞争与市场经济有效运行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是指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市场价格是在竞争中形成的。因此,竞争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竞争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外在压力,会促使他们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实现优胜劣汰。充分的市场竞争可以保证价格变化的灵敏性,使供求关系尽快得到调整,促使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所以,没有竞争也就没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当然,竞争也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例如,盲目的竞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竞争会导致垄断,从而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还需国家的宏观调控。
这就是说没有竞争也就没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但只有竞争市场经济也不一定能有效运行。
5.市场开放与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是指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市场连在一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和经营者为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和经营,其实质就是为消费者而生产和经营。哪里有这种商品的消费者,商品就会自动流向哪里。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广泛发展要求市场具有开放性。同时,只有打破狭隘的区域封锁,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活动参加者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广泛利用他人的先进的生产和科技成果,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所以没有更加开放的市场,就不能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但是,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的各种表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受到损害,其他方面都难以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也不能充分发挥。
因此,市场开放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
二、充分必要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就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结合。这就是说,有了它一定有某一结果,没有它一定没有这个结果。
如:中国近现代史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样,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新中国和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充分必要条件。
认识事物之间的条件联系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考题在辨析题的设置中,往往把充分条件设成必要条件,把必要条件设成充分条件,或把根本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设成充分必要条件,增加了审题的难度。只要我们搞清了各种条件联系,就不会被题目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