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美学新的宽度与深度——高建平教授访谈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tleav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高建平教授的访谈,深入探讨了"美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定位,"美学的复兴"的内涵及对于当代中国文化乃至文明进程的意义,西方美学的资源对于当代中国美学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如何激活和实现中国传统文论和美学传统的"现代转换",美学如何才能体现出"中国特点",当下社会生活中美育如何发展与完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如何深化开展以及当下美学学者的使命与担当等中国美学学科发展建设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了美学研究的新的宽度与深度。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时代步伐的提速,加之现代人趋之快餐文化的时尚,这一社会怪诞行为也在干扰着校园的写字教学方向。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对写字教学的功利性,校园写字教学被严重漠视。学
从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同样的教学内容因课堂结构不同,教学效果会存在明显的差异。科学流畅的课堂教学结构,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也可以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收获教学的愉悦,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对比式”的课堂结构,就是一种很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这种课堂结构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教学环节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有利于显示矛盾,突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能够
回顾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发展的40年历程,虽然有很大的成绩,但从满足国家关于培养经济、科技等领域内具有较强国际交流能力和竞争力的人才需要的角度看是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