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把握当前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需求的形势,加强高职生的就业指导是保证高职学生顺利就业的需要。高职院校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此外, 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是保证就业指导工作效果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生;就业指导;思考
一、对高职院校就业新形势的分析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首启之年,全国各项工作都有序进入新阶段,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也是如此。2010年,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目标如期实现,但体现在地区、行业及人群中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劳动力供需呈波动状态。2011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我国就业需求进一步扩大,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会更为显著。一方面,考虑到新增劳动力供给增长趋缓、就业政策力度进一步扩大等因素,全年就业形势将基本稳定;另一方面,虽然劳动力供给增加的趋势有所放缓,但我国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的矛盾在一个时期内将继续存在,外部经济波动、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等因素,对就业结构及就业规模都将产生一定影响,就业形势依然存在压力。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发展,就必须为学生的出路着想。学生的高就业率,一方面说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得好,另一方面说明学校培养的学生面对人才市场是“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而说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都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反之,如果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方面都合适,就业指导工作却跟不上,学生的就业率也不会高,使学校为培养人才所做的前期工作都付诸东流。因此,为保证高职院校自身的各工作环节的良性循环,搞好就业指导工作是当务之急。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高职生由于在校学习任务较重,对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缺少了解,在职业选择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些毕业生的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一些毕业生缺少全局观念,只看眼前而没有长远打算;一些毕业生不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不愿意到基层工作。这些均需要学校去做耐心细致的指导。由此可见,加强高职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职院校提供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高职大学生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只有顺利就业,投入沸腾的职业生活,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但是,高职大学生由于在校学习和生产实践任务重,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具体趋势缺乏了解,在职业选择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些毕业生的期望过高,不能正确估价自己和不完全了解社会需要,在选择职业时,往往脱离客观与现实;一些毕业生缺少全局观点,在处理事业和待遇方面,重利益轻成才;一些毕业生不能正确评价和定位自己,不愿意到工矿企业生产第一线和基层去等诸多缺乏正确就业导向和就业意识的片面认识都会导致就业的失败。由此可见,加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根据毕业生就业心理和追求动向,正确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健康就业心理,是毕业生顺利就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四、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具有针对性
就业指导就是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求,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以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对高职生的就业指导,既要针对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又必须围绕社会职业需求标准进行指导,这样才能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
一是要针对高职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高职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就业期望值偏高;追求利益过多;职业目标不够灵活;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等。我们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学生就业思想动态以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使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取得好的效果。
二是依照社会职业需求标准对高职生开展就业指导。学生就是学校生产的“产品”,“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毕业生能否受到社会的欢迎,很大程度上要看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职业的需求。
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具有组织就业活动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者要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才学、市场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要了解和掌握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善于协调社会、企业、家庭和学校等各方面的关系,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二是具有较高调查研究的能力。积极反馈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有关信息。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开展跟踪调查和跟踪服务活动,帮助毕业生解决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推荐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做好对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并在对这些信息的整理分析中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使之为学校制订就业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起到参谋作用。
2、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培养
一是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在大量的日常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逐步成为一名有丰富经验的就业指导工作者。二是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者的考核和职称评定工作,稳定就业指导工作者队伍,从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对就业指导工作者队伍的培养,应给予高度重视,认真规划,妥善安排,定期安排他们参加各种培训、进修等,不断提高他们业务水平,造就一批高职就业指导能手,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陶书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困惑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
[2]李仰祝.构建良好的社会用人机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4.
[3]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4-155.
作者简介:傅华祥(1983-),男,浙江绍兴人,现供职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处。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生;就业指导;思考
一、对高职院校就业新形势的分析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首启之年,全国各项工作都有序进入新阶段,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也是如此。2010年,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目标如期实现,但体现在地区、行业及人群中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劳动力供需呈波动状态。2011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我国就业需求进一步扩大,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会更为显著。一方面,考虑到新增劳动力供给增长趋缓、就业政策力度进一步扩大等因素,全年就业形势将基本稳定;另一方面,虽然劳动力供给增加的趋势有所放缓,但我国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的矛盾在一个时期内将继续存在,外部经济波动、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等因素,对就业结构及就业规模都将产生一定影响,就业形势依然存在压力。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发展,就必须为学生的出路着想。学生的高就业率,一方面说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得好,另一方面说明学校培养的学生面对人才市场是“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而说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都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反之,如果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方面都合适,就业指导工作却跟不上,学生的就业率也不会高,使学校为培养人才所做的前期工作都付诸东流。因此,为保证高职院校自身的各工作环节的良性循环,搞好就业指导工作是当务之急。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高职生由于在校学习任务较重,对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缺少了解,在职业选择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些毕业生的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一些毕业生缺少全局观念,只看眼前而没有长远打算;一些毕业生不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不愿意到基层工作。这些均需要学校去做耐心细致的指导。由此可见,加强高职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职院校提供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高职大学生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只有顺利就业,投入沸腾的职业生活,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但是,高职大学生由于在校学习和生产实践任务重,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具体趋势缺乏了解,在职业选择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些毕业生的期望过高,不能正确估价自己和不完全了解社会需要,在选择职业时,往往脱离客观与现实;一些毕业生缺少全局观点,在处理事业和待遇方面,重利益轻成才;一些毕业生不能正确评价和定位自己,不愿意到工矿企业生产第一线和基层去等诸多缺乏正确就业导向和就业意识的片面认识都会导致就业的失败。由此可见,加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根据毕业生就业心理和追求动向,正确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健康就业心理,是毕业生顺利就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四、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具有针对性
就业指导就是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求,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以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对高职生的就业指导,既要针对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又必须围绕社会职业需求标准进行指导,这样才能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
一是要针对高职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高职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就业期望值偏高;追求利益过多;职业目标不够灵活;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等。我们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学生就业思想动态以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使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取得好的效果。
二是依照社会职业需求标准对高职生开展就业指导。学生就是学校生产的“产品”,“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毕业生能否受到社会的欢迎,很大程度上要看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职业的需求。
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具有组织就业活动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者要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才学、市场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要了解和掌握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善于协调社会、企业、家庭和学校等各方面的关系,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二是具有较高调查研究的能力。积极反馈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有关信息。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开展跟踪调查和跟踪服务活动,帮助毕业生解决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推荐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做好对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并在对这些信息的整理分析中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使之为学校制订就业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起到参谋作用。
2、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培养
一是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在大量的日常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逐步成为一名有丰富经验的就业指导工作者。二是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者的考核和职称评定工作,稳定就业指导工作者队伍,从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对就业指导工作者队伍的培养,应给予高度重视,认真规划,妥善安排,定期安排他们参加各种培训、进修等,不断提高他们业务水平,造就一批高职就业指导能手,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陶书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困惑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
[2]李仰祝.构建良好的社会用人机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4.
[3]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4-155.
作者简介:傅华祥(1983-),男,浙江绍兴人,现供职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