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要紧扣主教材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策略的设计要有梯度
  本课是复习足球脚背外侧运球,复习课中学生掌握的技术已经出现分化,此时教师应根据男女生和个体差异设计有梯度的教学内容和提出不同要求的练习,但是本课中只注重了学生的练习密度。毋庸置疑的是,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地练习才能不断改进和提高以及巩固主教材技术,达到动作规范、熟练,以此达成教学目标。但是如果只为了增加练习密度,而没有在学生原来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练习要求,这样只会让学生单纯地重复该技术,教学目标也不易达成,更不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或者只为了增加练习密度,而忽略了学生休息和交流学习的时间,疲劳状态下的练习也势必会影响技术掌握的程度。如,在基本部分的雷区和绕杆练习中,可以看到学生用脚背外侧运球随意性较大,且在慢速中完成脚背外侧运球的学生较多,特别是女生明显多于男生。教师虽然强调了以脚背外侧运球为主,但是采用该技术运球的学生较少,此时教师也未做出有效的要求和指导。除此之外,笔者还注意到,在两人相对练习脚背外侧运球时,无论是学生练习的距离,还是相邻学生的间距都较小,这样的组织教学使学生间相互影响,不利于学生中速或快速地练习技术。在练习中,上课教师也发现了此问题,尽管让女生拉大了距离,但效果并不明显。
  建议:
  1.直线运球。练习方法:甲乙两人一组,相距10~15m左右。甲乙两人轮换迎面用脚背外侧运球或甲从起点开始用脚背外侧运球绕过乙后返回到起点的往返运球,然后乙再以同样的方法练习。两人相互观察,及时提示指导。运球速度有慢速、中速、快速和快慢结合四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运球能力选择运球速度,运球方式是两脚轮换练习或交替练习。
  2.曲线(规则或不规则)运球。练习方法同本案例布置的雷区或绕杆练习,但是只允许学生用脚背外侧运球。同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运球能力选择运球速度和运球方式。
  3.两人一球,一人用脚背外侧运球,另一人从消极抢球练习逐渐过渡到积极抢球练习,然后两人互换。但要注意运球人要侧身掩护运球。
  这样由易到难的梯度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技术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练习方法、练习速度和运球方式。这样既紧扣教学目标,突出主教材的重难点,又进行了差异性教学和合作学习,还使学生适应不同的练习环境,从而学生能够逐渐过渡到比赛场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用眼睛余光看球的意识,以及抬头观察周围情况和降低身体重心迅速跟球的路线变化的能力。
  二、针对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不能只看结果,而忽略主教材技术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反馈教师教学情况的窗口,其作用是:一方面教师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情况,了解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以便做好接下来的教学安排;另一方面通过全体学生的自我评价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己技术水平相对其他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进步情况,以便激励和唤醒学生自我更好地学习。但是该案例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流于形式,教师只看到了结果,而忽略了主教材技术。如,教师只统计了定时完成相应练习次数的学生,而没有强调是用脚背外侧运球为主完成的次数,也没有统计未完成任务学生的情况,造成了自我评价不真实和不完整的教学信息反馈,对接下来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和学生有目的地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建議:在学生开始练习时,教师应明确要求学生每次练习中用脚背外侧运球至少3次才算完成一次练习,否则无效。然后,在学生自我评价环节,教师在统计定时完成次数的学生时再强调一次要求即可。教师在统计学生自我评价时,不但要统计完成任务的学生,还要统计未完成任务的学生完成次数的分布情况,以便教师了解不同水平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使评价更具体、更详尽,这样学生的自我评价效果才更真实有效。
  三、设计教学比赛或游戏要与主教材高度相关,让学生合理运用主教材技术
  本节课设计了四对四的教学比赛,目的很清楚,就是要让学生把所学的动作技术运用到比赛中。但从比赛的情况来看,学生运用脚背外侧运球技术微乎其微,可见教师在设计比赛时没有考虑到如何把主教材技术运用到比赛中,而用常规比赛的方法和规则进行比赛,脱离了本节课主教材脚背外侧运球技术的巩固和运用,纯粹是为了比赛而比赛,为了运用而运用,并且安排比赛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min左右,学生才刚刚进入比赛状态就结束了,不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建议:改变常规比赛或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将脚背外侧运球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比赛或游戏中。如,改变开球时用脚传球的方式,让学生只能用脚背外侧运球至少2次后方可传球,且开球时防守方距离球不少于2m,否则算违例。这样迫使学生在比赛中运用主教材技术,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此外,教师还要简单地讲解团队配合的简单战术,以防出现课中学生跟随球扎堆的现象。
  四、体能练习安排要依据主教材设计的内容和学生的体质情况
  本案例是复习足球脚背外侧运球课,无论是练习密度还是练习强度应该都是比较大的,并且学生的下肢活动较多。笔者认为,没必要再安排强度大的有球或无球的体能练习,而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运用技术。
  建议:在学生的体质能力允许和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可以安排与主教材互补的发展上肢力量或腰腹肌力量的练习,或安排与主教材分立的柔韧练习,如一手按球,一手支撑成俯撑的练习。
  五、应充分利用主教材的器材有针对性地进行放松活动
  放松环节,本课设计的是徒手的抻拉操,放松效果应该不错。但是,笔者认为还能利用主教材的器材——足球来进行放松,从而合理、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器材,挖掘器材更多的使用价值。
  建议:
  1.持球的抻拉操。如,弓步持球上举且身体后仰成背弓 弓步体前屈练习,抻拉小腿及腰腹部等肌肉。
  2.坐姿,两手后撑,两腿分开前伸,用两小腿肚轮换搓球,然后再用足球敲击大腿前部肌肉等方式来放松大小腿肌肉。
  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准备活动、放松活动,还是基本技术教学、教学比赛以及教学评价等的教学设计都要紧扣主教材内容设计,并且设计的教学内容要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果教学设计偏离了主教材这条主线,教学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其他文献
1.小熊还小的时候,熊妈妈送了他两只小桶。熊妈妈说:“以后,你要用这两只小桶给家里打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对于高一、高二学生而言,笔者认为,“感性地引导学生品读课文,通过品读领悟课文的人情美、人性美,乃至思想美、价值美,应成为教学的立足点和关键点”。正如白居易所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南海区地处珠三角,生活在这样一个地理环境上四季不分明,社会物质条件丰厚的地方,学生内在浸染少,生活体验不够丰富,加之受粤方言和南方人内敛特点的影响,学生常常羞于表达自己,仿佛早已习惯把一腔深情藏在心底。他们需要教师来
米粒不在家的时候,淘淘经常会觉得很无聊,这时,他只能自己和自己玩。他喜欢转着身子,咬呀咬呀咬尾巴。要知道,想转过身子,用嘴巴咬住自己的尾巴,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淘淘想试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 要:阅读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的重点及难点。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及自身的教学水准,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方法有重要影响。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任务导学法,可以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部分弊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从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着手,提出任务导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任务导学法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
1.“呼噜噜,呼噜噜——是谁睡得那么香?”  哦,是亲爱的小熊。他正做着一个长长的梦呢!  2.小熊,小熊,赶快醒来,好不好?  小伙伴们正眼巴巴地看着你,他们好想和你玩捉迷藏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actively responded to national policies to cultivate "double innovation" talents.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
高效课堂是一种简洁明快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宗旨在于深入浅出地、高效地组织实施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首先应明确新时代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并根据要求坚持高效的教学理念,并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推动教师、学习组和学生个体的深度融合,形成高效的语文课堂模式,取得教师授课水平和语文教学水平的双提升。  一、夯实基础,在引导学生学思结合中激发课堂活力  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
摘 要:目前,高职学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力量,但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了学生的进取精神,部分学生追求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缺乏友爱、诚信的道德品质。本文拟通过对儒家思想的阐述,探讨儒家思想对学生道德品质积极引导的意义。  关键词:儒家思想;高职学生;道德  目前,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职业技术人才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崛起的坚固力量。但社会不良风气和西方思潮的影响,部分高职学生自私自利、无
摘要:通过对河南省11所新建本科院校的实地调研,总结归纳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培养目标与实际情况脱节、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概念不清、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失调等问题,提出了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构建需求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 创新改革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今天是星期天,可兔子却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他想做一些事情让自己快乐起来。  兔子问鼹鼠:“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