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价值评价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eryan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护理过程中,施以心理护理,观察对患者的干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1月纳入的48例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据患者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上施以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护理前,焦虑及抑郁指标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62.5%,观察组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5.8%,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方式,有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对推动临床护理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理护理;创伤性骨折;多发性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3-000-01
  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为骨科严重疾病,患者病情危急,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并发症,严重患者将危及生命。社会经济处于不断发展中,交通事故及建筑事故发生率增加,使骨折患者人数呈现递增趋势。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病情严重,发病后患者存在恐惧及紧张等心理,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本次实践将我院纳入的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上施以心理护理,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以下为详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7年2月-2019年1月纳入的48例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据患者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4例,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28例、20例,患者年龄在18-68歲间,平均年龄为(42.18±2.25)岁。所纳入的患者经影像学检验符合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标准,患者均同意参加本次实践,签署相关协议。两组患者常规资料不具明显差异,具有对比价值。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骨折护理,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督患者用药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上施以心理护理,将护理过程划分三个方面。首先,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本院实际情况,带领家属熟悉医院环境,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完成缴费等各个项目。于患者病房指导患者手术中注意的问题,抚平患者负面情绪,在交流过程中,使患者意识到手术的重要意义,使患者在稳定的情绪中配合手术及护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其次,在术中护理阶段,护理人员陪伴患者进入手术室,并通过语言鼓励及肢体鼓励方式,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为患者摆放舒适的体位,并询问患者感受,手术过程全程陪伴。最后,术后心理护理,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手术结果,指导患者家属日常护理方法及需要注意问题,使家属及患者明确早期下床活动对患者预后的意义,鼓励患者展开早期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骨折患者护理后,为其发放汉密顿抑郁量表,调查患者抑郁、焦虑情况,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实践利用spss21.0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标准差利用±表示,利用t检验;计数概率利用%表示,组间单位利用卡方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指标对比对照组及观察组护理前,焦虑及抑郁指标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对照组及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62.5%,观察组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5.8%,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对患者机体伤害较大,患者在疼痛的影响下会产生负面情绪及应激反应,对整体治疗过程及护理过程产生影响。临床护理理念处于更新阶段,心理护理作为人性化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心理护理,利于调整患者心理状态,从而提升护理依从性。护理过程中,科室需选择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通过亲切的态度,和善的语气与患者交流,改善患者对护理的逆抗性,从而与护理人员交流,抒发内心疑虑。针对患者疑虑,护理人员需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在解答患者疑难的同时,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医院治疗成功的案例,使患者明确手术对该疾病的重要意义。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为患者展开综合性护理,从而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在本次实践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施以心理护理,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2.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焦虑及抑郁心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23.85±3.25)及抑郁(25.85±4.02)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焦虑(41.52±3.65)、抑郁(40.15±3.54)指标,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护理中,施以心理可改善临床护理满意度及患者负面情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患者女,32岁.因停经7个月、腹疼2天加重1天,伴头晕、乏力、心悸、晕厥由急诊科转妇科入院.孕前经过良好,无外伤史,入院查体,T36.2℃,P100次/分,血压12/81kPa,神清,失血性面容
近年来,我们对18例首次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已稳定)进行了整体护理防止便秘的观察,现将体会介绍如下.护理体会:①心理护理:尊重患者,向其讲授脑血管病知识,分析脑卒中后易发
【摘要】煤工尘肺是指煤矿工人在工作期间吸入大量粉尘导致的肺部疾病,是我国卫计委制定的职业病中发病人数最多的尘肺病类型,严重影响煤矿工人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为提高煤矿工人生存治疗,保障煤矿工作安全性,我中心对该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发展进程予以详细探讨,并得到如下综述:  【关键词】煤工尘肺;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 2018) 03-170
介绍了柴油机颗粒排放物的产生机理、组成成分及国内外现有的排放法规。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柴油机颗粒物检测分析方法和毒理学的研究进展,描述了现有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尾气颗粒
[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定义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模式,一般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负面情绪改善程度较一般组患者相比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上升幅度高于一般
目前,口腔扁平苔藓(OLP)是口腔粘膜中发病率仅次于复发性口疮的多见病,女性多于男性,儿童到80多岁的老人都可发病,好发年龄为中年人.OLP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神经精神因素、感
1994年以来,我们用自拟定眩汤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症32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