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呈现出极好的发展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并且经济对外依赖度较高,进一步促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逐步接轨,推动我国外汇储备余额持续高涨,对我国货币供应变动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中具体分析了开放经济的前提下,如何采取有效的外汇干预政策,以降低内外经济波动造成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开放经济 外汇干预 政策 选择
针对外汇干预来说,具体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冲销干预、非冲销干预,两种不同的干预手段在具体实施的过程是不同的,根据实际应用效能反馈可知,效果相对较好。根据相关研究实践指出,外汇冲销干预政策更具实用价值,文章将对其展开全面的分析,以期解决当前我国货币供应变动的现状,强化国民经济发展。
一、外汇干预的可行性分析
固定汇率制下,货币当局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义务性,对外汇市场予以适当的干预,由此才能确保汇率维持在平价。从当前形势分析,很多国家都借助浮动汇率制,然而因为汇率属于变量因素,并且在国家经济体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及作用。通常情况下,外汇干预的目的非常明确,即避免汇率水平在短时间呈现出极大的波动,出现失调情况,而对于外汇干预来说,在某种层面还作为货币政策的组成,能够与其他货币政策融合使用,这样能够在整体角度上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所以不管是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外汇干预都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特别对货币当局意义深远。
二、外汇干预有效性阐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外汇干预有效性问题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在对其进行分析过程中,需要借助资产流量模型,还有资产组合模型,并且重点剖析不同外汇干预措施,其是否能够对汇率具有极深的影响,并且能够对汇率影响的幅度。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作为代表,其属于经济开放条件下,资产流量代表模型,而其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汇率因素,借助利率平价机制,将经济开放条件下以下因素充分结合起来:即汇率、利率、国民收入等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促使国家利率得到相应程度的提升,这在某种层面上将会吸引外国资金,从而在外汇市场上表现出以下特征:供大于求,这种不平衡状态,势必会导致本币面临升值压力。而基于这种情况下,央行采取非冲销干预措施,以达到稳定汇率的目的,最主要的措施是通过外汇市场购置外币,抛售本币,这就会使本国利率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干预政策的选择及调整
我国外汇冲销干预实践研究表明,因而改成资本管训,从而导致本币金融资产,其与外币金融资产无法进行有效的取代,这就需要外汇冲销干预发挥作用性,从而达到维持汇率政策的目的,同时还能保障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我国经济近些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而且我国经济开放度得以不断扩大,而我国资本流动障碍有所缩减,而对于本币及外币金融资产来说,彼此之间取代性逐步变弱,这对于外汇冲销干预策略而言具有极大的挑战。从当前形势来看,资本项目管理中,只有部分项目实施真实性审核,比如外商来华投资、外企对外借款等等。当然,因为管制的存在,很多资产流动性受到相应的限制,然而在某种层面上,上述项目依然完成资本项目的有效兑换。伴随居民财富的膨胀,与之相对应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比如资产保值、增值等等,导致其对于本币与外币之间的利差收益更为关注。
现阶段,我国资本项目交易正在不断放宽,从而导致资本流动障碍有所缩减,而对于汇率的形成而言,主要是借助利率平价机制,基于国别之间的差异,继而产生差异收益。跨国资金而言,其本身对利率及汇率的变动就极为敏感,其频繁流动规模,还有频率也必然会所增加,这也直接导致外汇干预操作难度有所递增。更重要的是,国内利率本身而言,其自由化进程越来越显著,这使得汇率形成机制呈现出市场化特征。基于上述情况,需要积极调整当前外汇冲销干预策略,具体如下:
1.改革结售汇制度,健全外汇储备体系。为了最大限度保障货币供应量,央行需要作出适时的调整,使其形成以结售汇制度为主体的模式,这样能够极大的强化企业外汇持有量,同时也能够保障商业银行达到上述目标,由此能够极大程度降低央行外汇冲销干预而导致的负面影响。
2.强化外汇干预策略,调整货币政策。保障人民币汇率保持在相对政策的范围值内,这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是非常有利的因素,要从整体角度认知到外汇干预政策实施的必要性,这不仅会对利率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会对货币供应量造成不良的后果。借助强化外汇储备规模,能够达到其变动的预测水平,进行有效的冲销,继而减缓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积极拓宽市场操作力度,优化外汇冲销干预操作力度及方式,合理利用不同的冲销工具,这样不仅能够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确保内外经济均衡。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货币及财政政策必须要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彰显外汇冲销干预政策的实际应用价值。
3.放宽汇率幅度,汇率政策灵活多变。借助放宽汇率幅度的形式,提升汇率政策的灵活性,从而降低汇率政策调整之后的作用性,不会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形成压力。从当前情况分析,对于我国外汇汇率形成而言,主要是以以下干预为主:企业结售汇、央行市场干预等等,以这样的框架作为基准,汇率幅度相对较窄。在汇率水平中,假设需要彰显外汇市场供求情况,则需要对汇率机制进行有效的调整,促使汇率能够保持在均衡的状态。
4.健全外匯市场体系,强化外汇市场干预力度。针对货币当局而言,其可以借助在外币拆借市场,还有远期外汇市场操作,亦或者在外汇市场,还有远期外汇市场中,实施掉期交易。这样能够促使外汇市场供求情况得以完善,这样才能促进汇率稳定目标得以有效实现。上文中提到的外汇市场交易,基本上属于纯粹外汇交易,不能算作是货币投放渠道,正因为如此,才能最大限度防止汇率政策,还有货币政策之间产生冲突,从根本上实现内外经济目标协调一致。借助有效的外汇冲销干预政策,能够推动我国外汇市场体系构建更为完善,增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外经济开发程度也随之扩大,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采取有效的外汇干预政策,避免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外汇干预政策应用的重要意义,并从实际情况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外汇干预政策的具体选择,以促进我国外汇市场建设更为健全,推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
参考文献:
[1]王爱俭,邓黎桥.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操作方式与效用评价[J].金融研究,2016,(11):15-31.
[2]蒋先玲,朱立人,刘微.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中的外汇干预函数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09):145-155.
[3]王嘉晨.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及其释放机制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06):69-71.
[4]秦凤鸣,卞迎新.货币政策冲击、外汇干预与汇率变动的同期与动态关联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03):64-76.
[5]韩峰,谢赤,孙柏.基于IV-GARCH模型的外汇干预有效性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1,(06):71-85.
[6]林斌,周小亮.市场预期对中央银行外汇干预影响的动态分析[J].上海金融,2013,(04):37-42+117.
[7]刘林.外汇市场干预、汇率与货币政策——兼论我国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有效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09):24-30.
[8]李科,陈平.基于ADL-ARCH模型的我国外汇干预目标之实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05):202-208.
关键词:开放经济 外汇干预 政策 选择
针对外汇干预来说,具体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冲销干预、非冲销干预,两种不同的干预手段在具体实施的过程是不同的,根据实际应用效能反馈可知,效果相对较好。根据相关研究实践指出,外汇冲销干预政策更具实用价值,文章将对其展开全面的分析,以期解决当前我国货币供应变动的现状,强化国民经济发展。
一、外汇干预的可行性分析
固定汇率制下,货币当局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义务性,对外汇市场予以适当的干预,由此才能确保汇率维持在平价。从当前形势分析,很多国家都借助浮动汇率制,然而因为汇率属于变量因素,并且在国家经济体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及作用。通常情况下,外汇干预的目的非常明确,即避免汇率水平在短时间呈现出极大的波动,出现失调情况,而对于外汇干预来说,在某种层面还作为货币政策的组成,能够与其他货币政策融合使用,这样能够在整体角度上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所以不管是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外汇干预都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特别对货币当局意义深远。
二、外汇干预有效性阐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外汇干预有效性问题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在对其进行分析过程中,需要借助资产流量模型,还有资产组合模型,并且重点剖析不同外汇干预措施,其是否能够对汇率具有极深的影响,并且能够对汇率影响的幅度。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作为代表,其属于经济开放条件下,资产流量代表模型,而其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汇率因素,借助利率平价机制,将经济开放条件下以下因素充分结合起来:即汇率、利率、国民收入等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促使国家利率得到相应程度的提升,这在某种层面上将会吸引外国资金,从而在外汇市场上表现出以下特征:供大于求,这种不平衡状态,势必会导致本币面临升值压力。而基于这种情况下,央行采取非冲销干预措施,以达到稳定汇率的目的,最主要的措施是通过外汇市场购置外币,抛售本币,这就会使本国利率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干预政策的选择及调整
我国外汇冲销干预实践研究表明,因而改成资本管训,从而导致本币金融资产,其与外币金融资产无法进行有效的取代,这就需要外汇冲销干预发挥作用性,从而达到维持汇率政策的目的,同时还能保障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我国经济近些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而且我国经济开放度得以不断扩大,而我国资本流动障碍有所缩减,而对于本币及外币金融资产来说,彼此之间取代性逐步变弱,这对于外汇冲销干预策略而言具有极大的挑战。从当前形势来看,资本项目管理中,只有部分项目实施真实性审核,比如外商来华投资、外企对外借款等等。当然,因为管制的存在,很多资产流动性受到相应的限制,然而在某种层面上,上述项目依然完成资本项目的有效兑换。伴随居民财富的膨胀,与之相对应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比如资产保值、增值等等,导致其对于本币与外币之间的利差收益更为关注。
现阶段,我国资本项目交易正在不断放宽,从而导致资本流动障碍有所缩减,而对于汇率的形成而言,主要是借助利率平价机制,基于国别之间的差异,继而产生差异收益。跨国资金而言,其本身对利率及汇率的变动就极为敏感,其频繁流动规模,还有频率也必然会所增加,这也直接导致外汇干预操作难度有所递增。更重要的是,国内利率本身而言,其自由化进程越来越显著,这使得汇率形成机制呈现出市场化特征。基于上述情况,需要积极调整当前外汇冲销干预策略,具体如下:
1.改革结售汇制度,健全外汇储备体系。为了最大限度保障货币供应量,央行需要作出适时的调整,使其形成以结售汇制度为主体的模式,这样能够极大的强化企业外汇持有量,同时也能够保障商业银行达到上述目标,由此能够极大程度降低央行外汇冲销干预而导致的负面影响。
2.强化外汇干预策略,调整货币政策。保障人民币汇率保持在相对政策的范围值内,这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是非常有利的因素,要从整体角度认知到外汇干预政策实施的必要性,这不仅会对利率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会对货币供应量造成不良的后果。借助强化外汇储备规模,能够达到其变动的预测水平,进行有效的冲销,继而减缓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积极拓宽市场操作力度,优化外汇冲销干预操作力度及方式,合理利用不同的冲销工具,这样不仅能够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确保内外经济均衡。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货币及财政政策必须要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彰显外汇冲销干预政策的实际应用价值。
3.放宽汇率幅度,汇率政策灵活多变。借助放宽汇率幅度的形式,提升汇率政策的灵活性,从而降低汇率政策调整之后的作用性,不会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形成压力。从当前情况分析,对于我国外汇汇率形成而言,主要是以以下干预为主:企业结售汇、央行市场干预等等,以这样的框架作为基准,汇率幅度相对较窄。在汇率水平中,假设需要彰显外汇市场供求情况,则需要对汇率机制进行有效的调整,促使汇率能够保持在均衡的状态。
4.健全外匯市场体系,强化外汇市场干预力度。针对货币当局而言,其可以借助在外币拆借市场,还有远期外汇市场操作,亦或者在外汇市场,还有远期外汇市场中,实施掉期交易。这样能够促使外汇市场供求情况得以完善,这样才能促进汇率稳定目标得以有效实现。上文中提到的外汇市场交易,基本上属于纯粹外汇交易,不能算作是货币投放渠道,正因为如此,才能最大限度防止汇率政策,还有货币政策之间产生冲突,从根本上实现内外经济目标协调一致。借助有效的外汇冲销干预政策,能够推动我国外汇市场体系构建更为完善,增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外经济开发程度也随之扩大,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采取有效的外汇干预政策,避免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外汇干预政策应用的重要意义,并从实际情况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外汇干预政策的具体选择,以促进我国外汇市场建设更为健全,推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
参考文献:
[1]王爱俭,邓黎桥.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操作方式与效用评价[J].金融研究,2016,(11):15-31.
[2]蒋先玲,朱立人,刘微.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中的外汇干预函数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09):145-155.
[3]王嘉晨.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及其释放机制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06):69-71.
[4]秦凤鸣,卞迎新.货币政策冲击、外汇干预与汇率变动的同期与动态关联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03):64-76.
[5]韩峰,谢赤,孙柏.基于IV-GARCH模型的外汇干预有效性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1,(06):71-85.
[6]林斌,周小亮.市场预期对中央银行外汇干预影响的动态分析[J].上海金融,2013,(04):37-42+117.
[7]刘林.外汇市场干预、汇率与货币政策——兼论我国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有效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09):24-30.
[8]李科,陈平.基于ADL-ARCH模型的我国外汇干预目标之实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05):2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