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业零件分拣系统的低纹理目标检测

来源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随着工业领域智能分拣业务的兴起,目标检测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为了适应工业现场快速部署和应用的需求,算法只能在获得少量目标样本的情况下调整参数;另外工控机运算资源有限,工业零件表面光滑、缺乏显著的纹理信息,都不利于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目前普遍认为Line2D可以很好地用于小样本情况的低纹理目标快速匹配,但Line2D不能正确匹配形状相同而颜色不同的两个零件。对此,提出一种更为鲁棒的低纹理目标快速匹配框架CL2D(color Line2D)。方法 首先使用梯度方向特征作为物体形状的描述在输入图像快速匹配,获取粗匹配结果;然后通过非极大值抑制和颜色直方图比对完成精细匹配。最后根据工业分拣的特点,由坐标变换完成对目标的抓取点定位。结果 为了对算法性能进行测试,本文根据工业分拣的实际环境,提出了YNU-BBD 2020(YNU-building blocks datasets 2020)数据集。在YNU-BBD 2020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CL2D可以在CPU平台上以平均2.15 s/幅的速度处理高分辨率图像,在精度上相比于经典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分别提升了10%和7%。结论 本文针对工业零件分拣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快速低纹理目标检测方法,能够在CPU平台上高效完成目标检测任务,并且相较于现有方法具有显著优势。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俄乌冲突,使得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凸显,重要农产品价格处于高位运行,不少国家采取限制农产品出口等“超常规”手段来保障自己国内粮食安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全球大宗农产品贸易中,贸易量的下降是确定的,但是下降幅度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全球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的背景下,全球农业正在进入快速的增产区间。在农产品相对短缺和相对过剩这个钟摆过程中,应提高国家粮食安全治理水平,确保重要农产品
大豆在中国居民饮食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关系饲料、油脂和食用蛋白安全。在大食物观下,中国食物供求的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食物生产结构已滞后于持续升级的消费结构,突出表现为大豆供给主要依赖于国际市场,而这已成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风险所在。中国大豆虽然面临着单产低且增速慢、种植面积不稳定和供需结构不匹配的“三元困境”,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潜在增产空间。遵循现阶段的常规性技术发展路径提升大豆单产所带来的增产潜力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到生活中就是一餐一食。从“粮食”到“食物”再到“大食物观”,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观念转变,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观念创新。这要求我们要尽快从传统的粮食观中走出来,通过逐步树立和科学构建“大食物观”,让粮食安全更稳固、食物营养更全面、食物生产更低碳、食品科技更未来、“食育”教育更普及,从而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的“舌尖幸福”。
期刊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从“粮食”到“食物”再到“大食物观”,进入新时代以来,总书记精准研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高度重视百姓吃什么、吃得怎么样,也使我们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有了更宽广的视野。
期刊
自2009年7月我国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来,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框架逐步建立,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向前推进。党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展战略,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难得的机遇,本文以此为背景讨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逻辑与路径,并尝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青年是城市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新移民的主力军,他们的语言变异情况代表了语言的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环境下母语为粤语的青年,其粤语交际范围缩小,粤语使用频率较低,其他方言背景的青年接触粤语的机会则有所增加。虽然多数粤籍学生有留在大城市发展的意愿,但主动学习粤语的行为并不明显。为此,广州高校可建设岭南文化系列课程,将粤语学习纳入公共教育体系,以提升青年人对岭南文化、语言的了解与认识。
食物与营养安全研究是长期粮食安全研究的延伸,也是人民追求健康和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而树立大食物观,统筹陆海食物系统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出食物与营养安全状况。本文基于食物营养成分视角,利用食物营养转化模型核算2003—2018年中国食物营养的生产和需求量,运用食物营养富缺指数刻画出中国食物与营养安全的整体态势。结果表明:(1)中国食物营养成分产量均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和食物贡献率有所差异;谷物类是热量、
在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大大提升了警务工作效率,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警务目标。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对公民个人信息的收集和运用不当将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带来挑战。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实体法的规定不够完善、相关程序法缺失、部分执法行为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违反比例原则、监督职责尚需进一步明晰等。在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辅助警察执法时,需要完善实体法的相关规定,完善大数据警务相关程序性规定,严格遵守比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