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和教师参与MOOC的行为分析

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05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MOOC在过去的5年中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中国的知名大学也在积极地加入到这个潮流中。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如此多的名校和教师选择加入到MOOC中?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了这些现象背后的部分原因或动机,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未得到解释:为什么这些原因或动机使得学校和教师积极地加入到MOOC中?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基于提出的研究问题,本文以清华大学为例,用博弈论模型分析了学校的MOOC平台建设行为和教师的课程申报提供行为,用激励相容理论模型分析了学校和教师在提供的课程质量上的行为一致性问题,发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关键词】MOOC;学校建设平台;教师申报课程;课程质量一致性;预期净收益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458x(2014)06—0033—08
  一、引言
  (一) MOOC的发展和问题简述
  MOOC这个术语于2008年在加拿大产生,马尼托巴大学的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用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Mass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创造出了这个术语[1]。MOOC的特征非常明显:自由免费选择课程、开放注册、公开分享课程、产出广泛;MOOC整合了社会网络和在线资源,使学习更加便利;在MOOC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自我组织学习;MOOC也带有传统课程的影子,例如,预先确定的时间计划表,每周的思考题,而这些通常是不收费的,没有先决条件,没有预先确定的目标,没有正式的合格认证[2]。
  斯坦福大学的两位计算机学家Daphne Koller和Andrew Ng成立了Coursera公司[3],如今,与Coursera合作的世界著名大学已达108所。除Coursera外,美国还有许多MOOC组织,例如Udacity、edX。Udacity是一所私人教育机构,2012年由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和计算机学家Trond创建。edX是非盈利的在线课程系统,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在2012年5月2日创建[4]。
  于是会产生这些问题:为何有一部分大学选择搭建MOOC平台?为何许多世界知名大学在已建成的MOOC平台上提供大量的免费课程?这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些大学无私地为学习者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类服务。通常,这些大学和教师们首先倾向于考虑MOOC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如果我们不能察觉到大学和教师们的实际动机,我们将难以推测MOOC会有怎样的未来,并且公司或大学也可能会难以维持MOOC的运作和他们之间的合作。
  (二)问题的文献研究
  麻省理工学院(MIT)创建edX,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其早些年开展的开放课件(OCW)的影响。MIT在开展了OCW后,对自身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超过300多家媒体(包括CNN等知名媒体)报道了OCW;2005年,MIT的学生中,有95%的新生知道这个项目,35%的学生之所以选择MIT是受到了OCW的影响,79%的一年级新生、73.2%的高年级学生、67.8%的研究生在使用MIT的OCW;在该项目实施之后,很多人认为这有益于整个美国社会甚至整个人类社会,他们给MIT提供了大量的捐款[5]。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后,到了2011年,MIT在其官网上共发布了2,131门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广泛且丰富,几乎覆盖了全部的学科,尤其是MIT的优势学科[6]。
  MOOC在开放课件之后出现了,杜克大学的彼得·兰格博士说,MOOC使他们学校的声誉传播得更广,很多国家的学生原来可能并不知道杜克大学,通过MOOC的学习而成为杜克大学的拥护者[7]。43.5%的首席学术官认为MOOC能够把学生吸引到他们的学校[8]。Coursera通过与高等院校的合作获得了信任,同时也建立起了威望,一些大学校长开始担心,如果他们不与Coursera合作的话,他们学校的声誉会受到影响[9]。许多教授希望通过MOOC提高他们在学科内的同行中(39%),以及在媒体和普通公众中(34%)的知名度[10]。
  美国许多优秀的文理学院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已经采取了“如果你不能打败他们,就加入他们”的方式来看待MOOC;2012年12月,Wellesley学院成为edX的合作伙伴,2013年,Wesleyan大学的老师在Coursera上提供课程;甚至一些对MOOC不感兴趣的文理学院也正在寻找方法将MOOC应用到自己的课程或学位课程中[11]。MOOC也使教师有机会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及研究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12]。
  但是,也有很多大学和教师并不对MOOC的前景感到乐观。
  Scholz认为,衡量“开放”程度的一种方式是是否有准入壁垒,MOOC没有录取标准,任何人都可以注册,承诺开放课程意味着放弃了对学生成功的承诺,而文理学院不会轻易这么做[13]。
  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说:令人担忧的是在线课程的广泛使用会损害面临预算压力的公立大学的部门,edX和整个高等教育界都应给予合理的关注,严肃地考虑;我最不想看到的是,我的在线讲座对其他学院的教师造成不利[14]。
  对于在edX平台上发布课程的学校,edX是不收费的,但对于想要其帮助制作课程的学校,每门课edX收费25万美元,此后这些课程每一轮上线再收5万美元;同时提供MOOC的劳动成本比较高,调查发现,教授制作大规模在线课程通常花费100个小时,甚至更多,上线后每周还要再花费8至10小时,这些工作占用了他们很多正常的学校工作时间;这些已知的成本,以及MOOC能否赚到足够的钱收回投资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使得有些机构不敢轻易加入其中[15]。并且教育媒体往往高度关注MOOC,会突出报道MOOC中出现的问题,同样,来自于学生或同行的不良评价,也会损害MOOC的声誉[16]。   根据文献研究,对于MOOC,不同的大学和教师有不同的理解,加入MOOC的动机也不尽相同。许多大学和教师认为,MOOC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多好处,比如提高知名度,提高声誉,招到更好的学生,改善教学质量,以及获得捐赠和商业利益等。而有些学校,加入MOOC只是其防守策略,因为他们想避免自己的声誉因MOOC而受到影响。另外一些学校和教师并不对MOOC感到乐观。他们认为MOOC没有对学生、对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MOOC高额的成本对MOOC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研究问题
  在中国,对于MOOC平台建设和课程提供,不同的学校和教师是如何做出各自的决策的?这些学校和教师对于MOOC的理解,对其期望提供的课程质量会产生怎样的差别,学校是否需要消除这个差别,如何去消除这个差别?
  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助于理解学校和教师实际做出的决策,以及决策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具有指导意义。
  (四)研究方法
  本文将使用博弈论模型和激励相容理论这两个模型分析学校建设或不建设MOOC平台的行为,教师提供MOOC课程的行为,以及学校如何激励使教师提供的课程质量与学校期望的课程质量相一致。
  对于学校建设或不建设MOOC平台,本文利用动态博弈结构进行分析;对于教师是否提供MOOC课程,以及提供怎样的课程,将利用博弈矩阵结构进行分析;对于学校期望的课程质量和教师实际提供的课程质量可能存在的不一致,以及学校如何使教师提供的课程质量与其期望的课程质量相吻合,将利用激励相容理论进行分析。
  二、中国MOOC的发展历史简述
  2012年是中国MOOC元年,也是MOOC蓬勃发展的一年。中国多所知名大学于2013年加入到了这个潮流中。2013年5月,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宣布正式加盟edX。7月,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签约Coursera。2013年9月23日,北京大学在edX上提供了四门课程,分别为“世界的文化地质学”、“20世纪的音乐”、“民俗研究”和“电子电路”。清华大学于10月17日和18日,分别提供了“电路原理(一)”和“中国建筑史(上)”这两门课程。截止到2013年11月4日15:30,这两门课的注册人数分别超过了10,000和7,000。
  2013年10月10日,清华大学宣布“学堂在线”(www.xuetangx.com)(MOOC平台)正式上线。清华大学为此专门成立了在线教育办公室。下表给出了截止到2013年11月4日15:30,学堂在线提供的课程,以及每门课程的注册人数。
  表1 学堂在线课程名称及注册人数
  [课程名称\
其他文献
1 When I first started traveling to Africa, I would often meet children and try to guess their ages. I was shocked to find out how often I guessed wrong. Kids I thought were 7 or 8 years old based on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在传统教育机构基于模式和设计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需求,并从收复学习管理权的角度出发阐述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者自我管理学习的新教育系统。文章对运用模式设计学习系统或学习过程提出质疑,主张学习应该由学习者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来开展;他们通过在个人学习环境中的一个学习资源网络进行学习。这种模式的学习设计类似于八哥集群飞舞(murmuration),即以自我组织方式形成和重塑学习过程
She always leaned to watch for us.  Anxious if we were late,  In winter by the window,  In summer by the gate;  And though we mocked her tenderly ,  Who had such foonich care,  The long way home would
【摘要】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在向开放大学转型之际,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各级电大普遍关注的重要命题,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成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引入过程价值取向理论以及教师发展质量观,针对以往质量监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以教师发展为导向,构建和完善两级多层多维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质量控制、协同创新、教师培养、激励机制实
刘楠:以科学的教学设计促进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  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遵循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规律和课程特点,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是当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我在“开放英语”教学设计中,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网上教学主要包括热身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效果测评三个板块。“热身学习”模块引导学生走进课程,树立语言学习目标,
【摘 要】  教学游戏是寓教于乐的一种典型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将游戏引入精品课程网络学习平台,构建了网络课程的游戏化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利用Virtools虚拟现实开发工具进行了教学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关键词】教学游戏;虚拟现实;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9—458x(2011)07—0076—05  一、VR
【摘 要】    随着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远程教育进入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任务、以课程建设为着力点的新阶段,设计与编写自主学习式教材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课程建设的新趋势。要确立自主学习式教材的目标观、内容观、结构观和教学观,在教材的设计与编写实践中做到:以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唤醒学习觉醒心;精心设计文中交互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深度参与学习;建议学习方法,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架;创新结构体例,提供反馈,
【摘 要】   目前,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已经进入“学用”阶段,充足而优秀的人力资源对提高远程教育的学用成效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构建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人力资源整合模式的框架,并对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及各要素间关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人力资源;整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458x(2011)08—0091—0
EdTech日前报道,因为在替代传统的大学课程方面更具成本效益,在线学习项目在高等教育领域持续得到支持。在线学习协会(The Online Learning Consortium,OLC)发布的信息图显示,当前有大约580万学生注册了在线高等教育的课程,其中2/3的学生在公立机构学习在线课程,90%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学习体验和面对面授课一样好,甚至更好。数据也显示,学生报告技术的使用提升了参与度。此
She is as in a field a silken tent  At midday when a sunny summer breeze  Has dried the dew and all its ropes relent,  So that in guys it gently sways at ease,  And its supporting central cedar p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