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360358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体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诸多的因素,其中体育教学的连续性和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全民终身体育活动的基础。尤其在全面贯彻、落实以“健康第一”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体育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一要求。因此,如何激发和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参与的程度,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共同探讨的共性问题。就此,笔者进行过了一些尝试,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
  一、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意识
  “我运动、我快乐”,在体育活动中学生能否快乐的参与,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教学设计。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不同程度的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学习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出能对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获得乐趣,使他们得到快乐的课,使他们把在文化课学习产生的压力能在体育课活动中得到释放,则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上所必须加强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活动空间,成为他们运动的乐园。增添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他们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由培养他们的锻炼意识而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
  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体育锻炼身体的手段。如何将自我锻炼能力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时间、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快乐,从而提高对体育活动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随着体育课改进一步深入开展,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也走进了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为平台进行授课,制作课件来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由此,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呈现出多样性。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把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并参与体育活动。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多种多样的。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课堂上学生不懂的体育方面的知识自然的找体育老师来寻求答案。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喜欢乒乓球;有的学生喜欢踢毽子;有的学生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项目,但又看不懂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样,体育老师综合素质的高与低就很关键,虽然有些运动项目是自己的专长,就很容易解答。而有些项目是自己的弱项,就很难做到。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才不会出现尴尬的局面,教学过程也得心应手,也赢得学生们的信任、欢迎。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体育教师应不断地自我进修,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要有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创造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开发,在体育教学中应表现出创造的天赋和好奇心,使体育教学常教常新。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能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地作用。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养成与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是我们的责任。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它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养成。
  (作者单位:四川省德昌职业高级中学615500)
其他文献
摘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它本身也具有局限性和矛盾性。尤其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它的负面效应显得更加鲜明。  关键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出的历史背景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两大价值,他们的关系结构具有明显的社会历史性,不同的关系结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
在语文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把安全、教学的工作摆在首位,必须从关爱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审视情境,努力构筑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想方设法使师生在繁重、艰巨的复习中创建愉快、和谐的互动氛围。  一、科学有效的深化课堂复习  课堂教学永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也是我们不变的主题。  1.归纳概括,疏理知识  复习课,不是对所学知识再进行简单的罗列和机械的重复,而是在重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
语文这门课程,有其自身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可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需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善于从多方面发掘他们学习的潜能。从多个角度培养其内在的驱动力,让学生在情感的充分体验中塑造自身与追求完善。  那么,如何具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教学不能不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离不开语感的丰富和增强。这是因为,语感是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核心,它不但表现为对作
孔子曰:“知之不如好之,好知不如乐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总是伴随着快乐、欣喜、满意等肯定的情感体验。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应用性的学科,且该学科本身具有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这些因素均有利于语文愉快教学的实施。“愉快教育”的实质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边作用”。愉快教学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有助于学生发展;在受教育者发展的内外因问题
德育工作——就是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抓落实求实效显得由为重要,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和言行习惯,确定工作内容同时制订完善的工作计划。建立好校、处、年级、班四级网络化管理途径,由校长、德育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明确具体德育管理的职责。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步调一致,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施。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老师特别是一位班主任,深切感受到面对大多数留守儿童的集体,班主任就是天就是地,是他们的希望和寄托,只有怀揣满满的爱心方可为他们撑起一片晴天。  一、广播“爱心”  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