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的孩子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3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爱蘑菇,就像星星喜爱自己的夜空。
  蘑菇的家在山林,要想遇见蘑菇,你得先拜访蘑菇的家。我踩着厚厚的陈年落叶,迈进山林。泥土松软,散发出老厨房的气息。那么多棵树都长成俊美挺拔的大个子,小蓬草模仿着大小树木朝高处生长着,小花也露出生机勃勃的笑脸一看来,山林的泥土很肥沃,养活了一大家子成员,包括我喜爱的蘑菇。
  除了营养丰富的泥土,蘑菇还需要温暖的阳光和充沛的雨水。山林满足了蘑菇的需要,蘑菇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亲密无间地生长起来。隐藏在泥土间的孢子和菌丝仿佛正在酝酿着的灵感和创意,我不会好奇地扒开落叶和泥土——性子急的人看不到最动人的诗句和最精彩的故事。当一朵朵各不相同的蘑菇从泥土里探出脑袋,你就能惊喜地发现山林的地面上已经写出了优美天真的诗句。
  我时常会蹲下来,一分钟接一分钟,细细欣赏蘑菇的伞盖、伞柄和裙衣。在你端详它时,它既不会害羞,也不会逃走,这一点比传说中的人参娃娃好太多。有的蘑菇顽皮地顶着松针,有的蘑菇一尘不染,它们的气息是雨后云朵的气息、天空的气息,甚至像刚拆封的梦的气息。
  蘑菇的样子实在完美,连毕加索也设计不出更圆满、更好看的蘑菇,他最多会在形象上扭曲一下蘑菇,在颜色上破坏一下蘑菇,其他的,他就免谈了。
  蘑菇的颜色斑斓多彩,一些人害怕吃了中毒,讨厌蘑菇长得太鲜艳漂亮。我却觉得这种人也讨厌,蘑菇不是为吃它的人而生的,它是为自己生,也为爱它的山林而生,所以有人称呼蘑菇为山林的孩子。
  比吃蘑菇有趣的其实是看蘑菇,看看蘑菇,再看看山林和天空,你会发现更多美和真实的东西。观看而不采撷,我反而能够带着一笔真正的财富回到家里。每一次离开山林,我都恍然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纯净的蘑菇,撑起一把圆润的伞,心满意足地走向流光溢彩的人間。
其他文献
第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总体稳定。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2014届为92.1%,2015届为91. 7%,2016届为91.6%;2016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去向情况为:77.3%的人受雇全职工作,10.3%的人正在读研或准备读研,3%的人自主创业,其余的人正在找工作或有其他情况没有参加工作。  第三,大学毕业生月收入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且高等教育在毕业3年内回报明显。2016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
这本书的几个主要部分谈的都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真正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中国的很多矛盾也就解决了。我认为本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就是经济转轨、经济改革如何推进的问题,市场经济和法治的关系问题,经济转轨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  首先,上述问题都是今天中国面临的问题,但又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包括俄罗斯等其他转轨国家也有同样的问题。比如,现在有一种看法,无论在中国还是俄罗斯,无论学界、政界还是
以文化教育、终极关怀为至上者,在中国尚寥有几人,高举猎猎作响的人文大纛,作匍匐状、寂寞态踽踽前行,实不乏先见之明。可歌可泣啊,能感动多少上帝呢?人们曾叫好于惊天动地的伟业,喝彩于动人心魄的千古伟业,却不曾关及披肝沥胆者的身家性命。时风日下,庸人得意,小人得志,商贾得利,唯有匆匆忙忙于披星戴月的知识层人物,清正自守。民族的精英们,说来倒是一腔苦衷啊。  鄙人乃一农家俗辈,反其道而行之,于读书无用处“
《中国地名大会》是由中宣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每周六晚7点档在CCTV-4播出,每周日晚10点半档在CCTV-1播出。  在诠释了诗词、朗读、文博、音乐、家风等众多文化元素之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此次以“地名”为切入点,生动展现中华大地的辽阔幅员、多样地理、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抒发对大地的依赖、对文明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是对“文化自信”这一厚重主题
因一张“我要上学”的照片变成为人熟知的希望工程代言人,如今又因当选为兼职的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再次受到关注,34岁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实现了从贫穷山村的农家女孩到团省委副书记的“逆袭”。  “逆袭”的背后,有成为公共符号带来的命运转折,有爱心汇聚铺就的希望之路,更有中国式扶贫救助提供的人生出彩机会。  的确,苏明娟无疑是幸运的,从被记者拍下著名的大眼睛照片开始,她的命运就和希望工程深度捆绑,让希望工
继《人民的名义》中达康书记的走红,又一位“中年大叔”随着《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以下简称《军师联盟》)热播成为爆款。剧中由于和伟扮演的曹操大有“喧宾夺主”的意味,在一众高智商的军师之中崭露头角,成为网友们最为热议的角色。从“刘备”到“曹操”,这样的转变让戏瘾很重的他大呼“过瘾”,也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曹操”,不一样的于和伟。  “演员别丢掉了本”  于和伟出生那年,母亲45岁,他是家中老九。
方君璧是現代中国知名的女艺术家。她十四岁留学法国,二十二岁考入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是该校录取的第一位中国女学生。一九二四年她的《吹笛女》和《H小姐的肖像》两幅油画入选巴黎春季沙龙,是中国女性作品的第一次入选,被当时巴黎报纸誉为“东方杰出女画家”。同时在巴黎求学的雕塑家、诗人李金发在一九四二年的文章中认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灿若星辰的留法艺术家中,“最有成就的是方君璧及徐悲鸿”。方君璧一九三0年回
二0一八年四月九日凌晨四点,经过近五个小时的飞行,飞机从飘着雪花的多伦多飞抵热气腾腾的西班牙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的首都。过海关时,照例要回答关于来访目的的问题。“我是应西印度群岛大学邀请做奈保尔的讲座的。你喜欢他吗?”“不喜欢!”帅气的非裔海关官员几乎不假思索地说道。就这样,经由一场关于奈保尔的对话,我站在了他的出生地,一个他十八岁离开时曾发誓再也不会回来的地方。  二00一年,奈保尔荣获
现代作家老向在《难认识的北平》一文中,这样描写三十年代的北平,“北平有海一般的伟大,似乎没有空间与时间的划分。他能古今并容,新旧兼收,极冲突,极矛盾的现象,在他是处之泰然,半点不调和也没有”,汽车与马车齐驱,时髦姑娘与小脚女人同行。民国时期北京这种新旧杂糅的现象,多半会被理解为一种过渡时期的特色,由于北京背负的传统过于沉重,现代化的步履似乎显得格外缓慢,不得不大量容留旧的事物。与同时期的上海相比,
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内出现了一些疑虑、慌张,甚至有人惊呼“狼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放宽历史视野,在更高层次上“睁眼看世界”,总结世界强国兴衰的经验教训,认清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正视各种外部挑战,齐心协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新兴国家在发展进程中普遍经历了一个关键性阶段  随着15世纪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各大陆日益联为一体,人类历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