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查目的
了解不合理地处置秸秆对环境危害的严重性,用直观的事实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同时探索正确处理秸秆的方法,从科学的角度,减轻秸秆处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调查过程
主要从人们普遍使用的秸秆处理方式以及由此造成的污染、危害两方面展开调查研究。
1 秸秆处理方式调查:
(一)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本县135户农户进行走访调查。
2 不同处理方式的危害:
(1)野外焚烧:
秸秆燃烧时,可使空气中的氮与氧发生反应,形成氮氧化物。氮氯化物主要侵入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及肺泡。当氦氧化物进入肺泡后,因肺泡的表面湿度增加,反应加快,在肺泡内氮氧化物约可滞留80%,其中一部分变为四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与二氧化氮均能与呼吸道粘膜的水分作用生成亚硝酸与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从而增加毛细血管及肺泡壁的通透性,引起肺水肿。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还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可与血红蛋白作用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秸秆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也就是煤气的主要成分,是煤气中毒的主犯,危害可想而知。另外,燃烧所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也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降低空气的能见度,甚至还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
(2)直接填埋于农田沟渠:
我国每年产生将近6亿吨秸秆,相当于300多万吨氮肥、700多万吨钾肥、70多万吨磷肥,直接将秸秆填埋在农田沟渠,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还造成沟渠堵塞,影响农田水利畅通。
(3)当燃料:相比野外焚烧而言,将秸秆充当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污染是逐步释放的,烟尘大大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较轻。更重要的是,燃烧秸秆能产生丰富的热能,可供人们利用。
(4)售给纸厂当原料:这种方法省力又赚钱,看上去也不污染环境。但是由于当地一些造纸厂的污水及废弃物的处理技术有限,直接便将污水、废弃物排入河里,所造成的污染不可小视。
调查结论
总体来说,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是很淡薄,处理秸秆的方式不是很科学、合理。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力度,指导农民科学、环保地处理秸秆。
农民应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尽自己所能,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作为城市公民,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协助宣传,为了环境,为了人类的明天而努力。
我的思考
农民们对秸秆的处理方式都存在不合理之处。那么,如何处理秸秆才是真正科学、环保呢?我想,我们应该在技术上加以改进。在收割机上安装粉碎秸秆的机械,这样便可将秸秆粉碎,并直接撤回田中。通过碾压使其进入土壤,充当有机肥料,这样不仅解决了秸秆焚烧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将其转化成土壤的有机质,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可以采用高效生物制剂,高效生物制剂可以产生活性很强的各种酶,酶利用其很强的发酵能力,将秸秆制造成优质生物有机肥还田,这样就地堆制,不需要加土,一次成肥,省工省力,而且秸秆腐熟充分,肥分高。在堆肥过程中,由于堆温较高,可以灭杀病虫,减轻作物病害。除此之外,还可以大量地回收秸秆,充分利用它的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这一特性,大量地生产一氧化碳作为燃料。
经过讨论与研究,我还发现,我们可以对秸秆进行手工方面的加工,赋予其艺术上的价值。如果条件允许,秸秆或许还可以加工成为集成板料,使其由“垃圾”一跃成为极富使用价值的常用木材。由于秸秆中还含有大量的碳,所以,它还可替代一部分燃料,如煤炭等。从生物科学的角度来说,秸秆还可以通过酵母菌发酵制成食品供人畜食用,食用后产生的粪便可以再作为有机肥,培育下一代植株,这样既科学又环保。
了解不合理地处置秸秆对环境危害的严重性,用直观的事实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同时探索正确处理秸秆的方法,从科学的角度,减轻秸秆处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调查过程

主要从人们普遍使用的秸秆处理方式以及由此造成的污染、危害两方面展开调查研究。
1 秸秆处理方式调查:
(一)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本县135户农户进行走访调查。
2 不同处理方式的危害:
(1)野外焚烧:
秸秆燃烧时,可使空气中的氮与氧发生反应,形成氮氧化物。氮氯化物主要侵入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及肺泡。当氦氧化物进入肺泡后,因肺泡的表面湿度增加,反应加快,在肺泡内氮氧化物约可滞留80%,其中一部分变为四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与二氧化氮均能与呼吸道粘膜的水分作用生成亚硝酸与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从而增加毛细血管及肺泡壁的通透性,引起肺水肿。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还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可与血红蛋白作用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秸秆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也就是煤气的主要成分,是煤气中毒的主犯,危害可想而知。另外,燃烧所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也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降低空气的能见度,甚至还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
(2)直接填埋于农田沟渠:
我国每年产生将近6亿吨秸秆,相当于300多万吨氮肥、700多万吨钾肥、70多万吨磷肥,直接将秸秆填埋在农田沟渠,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还造成沟渠堵塞,影响农田水利畅通。
(3)当燃料:相比野外焚烧而言,将秸秆充当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污染是逐步释放的,烟尘大大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较轻。更重要的是,燃烧秸秆能产生丰富的热能,可供人们利用。
(4)售给纸厂当原料:这种方法省力又赚钱,看上去也不污染环境。但是由于当地一些造纸厂的污水及废弃物的处理技术有限,直接便将污水、废弃物排入河里,所造成的污染不可小视。
调查结论
总体来说,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是很淡薄,处理秸秆的方式不是很科学、合理。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力度,指导农民科学、环保地处理秸秆。
农民应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尽自己所能,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作为城市公民,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协助宣传,为了环境,为了人类的明天而努力。
我的思考
农民们对秸秆的处理方式都存在不合理之处。那么,如何处理秸秆才是真正科学、环保呢?我想,我们应该在技术上加以改进。在收割机上安装粉碎秸秆的机械,这样便可将秸秆粉碎,并直接撤回田中。通过碾压使其进入土壤,充当有机肥料,这样不仅解决了秸秆焚烧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将其转化成土壤的有机质,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可以采用高效生物制剂,高效生物制剂可以产生活性很强的各种酶,酶利用其很强的发酵能力,将秸秆制造成优质生物有机肥还田,这样就地堆制,不需要加土,一次成肥,省工省力,而且秸秆腐熟充分,肥分高。在堆肥过程中,由于堆温较高,可以灭杀病虫,减轻作物病害。除此之外,还可以大量地回收秸秆,充分利用它的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这一特性,大量地生产一氧化碳作为燃料。
经过讨论与研究,我还发现,我们可以对秸秆进行手工方面的加工,赋予其艺术上的价值。如果条件允许,秸秆或许还可以加工成为集成板料,使其由“垃圾”一跃成为极富使用价值的常用木材。由于秸秆中还含有大量的碳,所以,它还可替代一部分燃料,如煤炭等。从生物科学的角度来说,秸秆还可以通过酵母菌发酵制成食品供人畜食用,食用后产生的粪便可以再作为有机肥,培育下一代植株,这样既科学又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