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历史是一门记忆量很大的学科,学生根据记忆的内容和自身的实际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才能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历史;记忆力;记忆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2-0100-01
历史学科是一门记忆量很大的学科。上下几千年,遍及七大洲三大洋。必须记住大量年代、地点、历史人物及其主要事迹、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典籍、文物等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学好历史。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和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说:“记忆力就是效率的别名,……是发明创造的基础。”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杰出人物,都具有惊人的记忆力,是人所共知的。发展记忆力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是发展综合智力的基础和纽带。我们学生的记忆力要从小培养,只要懂得了科学的记忆方法,就可以大大推提高记忆力和改善智力系统。
记忆力的培养,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勤奋学习。学习知识越多,人的记忆力也就越强。孔子早就说过:“多见而多识之”,“多学而多识之”,识就是记忆。记忆在整过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它是读书、学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学生把记忆历史叫做背历史,他们往往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方法。其实背诵只是记忆方法的一种,绝不能和记忆划等号。学生只有掌握了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科学的记忆方法,才能提高记忆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有事半功倍之效。下面就简单谈谈几种常用的记忆方法。
一、压缩记忆法
压缩记忆法就是把长文字压缩成短文字记忆的方法。
历史知识就是信息,教科书上的信息包括文字、数字、插图、历史地图等。信息有伸缩性的特点,在原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文字可以压缩和扩张,从记忆的角度来看,主要采用信息压缩法。
如: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627——639)唐太宗李世民
1.鉴隋得失
三要、用人(房谋杜断)、纳谏(魏征)
三省六部:尚书省行政(吏 户 礼 兵 刑 工)、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批)
科举制:
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2.政绩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国力强盛。
二、联系记忆法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规律,就是新信息和已知事物的联系。历史记忆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外在联系。历史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互相联系的过程。每一个历史过程都有它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前一历史过程的结果,一般又是后一过程的原因。如此一环套一环,都有轨迹可寻。既存在纵的联系,又存在横的联系和网状的联系。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都能找到他的线索,把线索的来龙去脉理清了,就比较容易记住了。
如:唐朝代替了隋朝,但它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只能在隋朝的基础上继续和发展。唐朝的“三省六部”是隋朝“三省六部”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
三、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把难记的历史年代、人名、地名、现象等,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词句,使之易于记忆的方法。它是声音之间的外部联系,属于联系记忆法的一种。这种记忆法。也是信息编码原理的具体运用。有些历史现象,用符号(词语、文字、数字)的编码形式不易记忆,而采用声音形象代码则容易记忆。
例如:记年代。记住中国各个朝代的起至年代,就像给中国历史搭起了一个年代框架。其他大事都在这个框架之内,可以上下联系推算来记。
儿领溜。206,秦亡,楚汉战争开始。
儿领儿。202,刘邦建立西汉。(以上为公元前,以下为公元)
爸儿舞。8——25.王莽新朝起止。
二两饼。220. 东汉结束,三国开始。
两把铃。280. 三国结束。
留一把。618,唐朝建立。
摇摇二妻。127,北宋结束,南宋开始。
要儿吃药。1271,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衣衫留爸。1368,元朝灭亡,清朝建立。
药流死死。1644,明亡,清朝统治开始。
一把柿饼。1840,鸦片战争开始,古代史结束,近代史开端。
药酒一两。1912,中华民国成立,清亡。
记人记事
卡尔·本茨设计轻内燃机。 记本茨轻内燃。
鲁道夫·狄塞尔设计柴油机。记踢撒尔柴油。
摩尔斯发明有线电报。记木尔丝油泡。
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记背耳有话。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记马裤呢无线。
有时,比较巧合,便把更多的内容用谐音组合起来记。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便可把各国的创建人、国名、都成、建国年代组合起来,一并记住。
魏:曹丕喂洛羊,一天二两饼 曹丕魏洛阳,220年。
蜀:刘备换成都,吃了二两药 刘备汉成都,221年。(刘备国号汉,史称蜀)
吴:孙权无建业,一天喝三两 孙权吴建业,222年。
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适合自己记忆的谐音,达到掌握记忆的目的。
四、词头记忆法
我们背书时,有时一个词卡住了,但只要有人提醒(或自己看一眼)一个词,便能继续背诵如流。记忆材料有时也会发生某一点想不起来时,有人一点破其中一个词,便全想起来了的现象。这个被提示的词起着联系记忆的纽带作用。有的历史材料不好记,但只要把他们的词头连成句(谐音也行),便好记了,这种记忆法就叫词头记忆法。
如隋唐大运河是与长城并称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但大运河的系统知识却不易记完整、记牢。采用词头记忆法,记三四五六七,便能把它的系统知识记住。
三,即三点。中心洛阳,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
四,即四段。自北至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记词头:永通邗江
五,即五水沟通,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记海黄淮长钱。
六,即六省受益。记简称:冀鲁豫,皖苏浙。
七,七字总评价:南北交通大动脉。
又如甲午中日黄海大战,应该记住刘步蟾指挥的定远舰,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林永升指挥的经远舰和方伯谦指挥的济远舰,整过战役才能叙述清楚。爱国将领的视死如归,卖国将领的贪生怕死也才能叙述的栩栩如生。但人、舰容易混淆,对不上号。如用词头记忆法:
刘邓林方 定致经济。便一下子牢牢记住了。
再如,中国历史第三册讲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先建立了几个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小组创办《劳动界》,北京小组创办《劳动音》,广州小组创办《劳动者》,用通俗的文章向工人做宣传。用刊名的词尾,小组的词头,编成“戒烟者”、“上京广”便成巧记了。
除以上几种记忆方法外,还有形象记忆、歌诀记忆、图表记忆、卡片记忆等,学生应根据所记的内容和自己的记忆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再有明确的目的和良好的态度,这就不难记住历史知识,学好历史了。
【关键词】 历史;记忆力;记忆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2-0100-01
历史学科是一门记忆量很大的学科。上下几千年,遍及七大洲三大洋。必须记住大量年代、地点、历史人物及其主要事迹、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典籍、文物等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学好历史。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和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说:“记忆力就是效率的别名,……是发明创造的基础。”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杰出人物,都具有惊人的记忆力,是人所共知的。发展记忆力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是发展综合智力的基础和纽带。我们学生的记忆力要从小培养,只要懂得了科学的记忆方法,就可以大大推提高记忆力和改善智力系统。
记忆力的培养,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勤奋学习。学习知识越多,人的记忆力也就越强。孔子早就说过:“多见而多识之”,“多学而多识之”,识就是记忆。记忆在整过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它是读书、学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学生把记忆历史叫做背历史,他们往往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方法。其实背诵只是记忆方法的一种,绝不能和记忆划等号。学生只有掌握了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科学的记忆方法,才能提高记忆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有事半功倍之效。下面就简单谈谈几种常用的记忆方法。
一、压缩记忆法
压缩记忆法就是把长文字压缩成短文字记忆的方法。
历史知识就是信息,教科书上的信息包括文字、数字、插图、历史地图等。信息有伸缩性的特点,在原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文字可以压缩和扩张,从记忆的角度来看,主要采用信息压缩法。
如: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627——639)唐太宗李世民
1.鉴隋得失
三要、用人(房谋杜断)、纳谏(魏征)
三省六部:尚书省行政(吏 户 礼 兵 刑 工)、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批)
科举制:
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2.政绩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国力强盛。
二、联系记忆法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规律,就是新信息和已知事物的联系。历史记忆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外在联系。历史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互相联系的过程。每一个历史过程都有它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前一历史过程的结果,一般又是后一过程的原因。如此一环套一环,都有轨迹可寻。既存在纵的联系,又存在横的联系和网状的联系。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都能找到他的线索,把线索的来龙去脉理清了,就比较容易记住了。
如:唐朝代替了隋朝,但它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只能在隋朝的基础上继续和发展。唐朝的“三省六部”是隋朝“三省六部”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
三、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把难记的历史年代、人名、地名、现象等,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词句,使之易于记忆的方法。它是声音之间的外部联系,属于联系记忆法的一种。这种记忆法。也是信息编码原理的具体运用。有些历史现象,用符号(词语、文字、数字)的编码形式不易记忆,而采用声音形象代码则容易记忆。
例如:记年代。记住中国各个朝代的起至年代,就像给中国历史搭起了一个年代框架。其他大事都在这个框架之内,可以上下联系推算来记。
儿领溜。206,秦亡,楚汉战争开始。
儿领儿。202,刘邦建立西汉。(以上为公元前,以下为公元)
爸儿舞。8——25.王莽新朝起止。
二两饼。220. 东汉结束,三国开始。
两把铃。280. 三国结束。
留一把。618,唐朝建立。
摇摇二妻。127,北宋结束,南宋开始。
要儿吃药。1271,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衣衫留爸。1368,元朝灭亡,清朝建立。
药流死死。1644,明亡,清朝统治开始。
一把柿饼。1840,鸦片战争开始,古代史结束,近代史开端。
药酒一两。1912,中华民国成立,清亡。
记人记事
卡尔·本茨设计轻内燃机。 记本茨轻内燃。
鲁道夫·狄塞尔设计柴油机。记踢撒尔柴油。
摩尔斯发明有线电报。记木尔丝油泡。
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记背耳有话。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记马裤呢无线。
有时,比较巧合,便把更多的内容用谐音组合起来记。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便可把各国的创建人、国名、都成、建国年代组合起来,一并记住。
魏:曹丕喂洛羊,一天二两饼 曹丕魏洛阳,220年。
蜀:刘备换成都,吃了二两药 刘备汉成都,221年。(刘备国号汉,史称蜀)
吴:孙权无建业,一天喝三两 孙权吴建业,222年。
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适合自己记忆的谐音,达到掌握记忆的目的。
四、词头记忆法
我们背书时,有时一个词卡住了,但只要有人提醒(或自己看一眼)一个词,便能继续背诵如流。记忆材料有时也会发生某一点想不起来时,有人一点破其中一个词,便全想起来了的现象。这个被提示的词起着联系记忆的纽带作用。有的历史材料不好记,但只要把他们的词头连成句(谐音也行),便好记了,这种记忆法就叫词头记忆法。
如隋唐大运河是与长城并称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但大运河的系统知识却不易记完整、记牢。采用词头记忆法,记三四五六七,便能把它的系统知识记住。
三,即三点。中心洛阳,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
四,即四段。自北至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记词头:永通邗江
五,即五水沟通,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记海黄淮长钱。
六,即六省受益。记简称:冀鲁豫,皖苏浙。
七,七字总评价:南北交通大动脉。
又如甲午中日黄海大战,应该记住刘步蟾指挥的定远舰,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林永升指挥的经远舰和方伯谦指挥的济远舰,整过战役才能叙述清楚。爱国将领的视死如归,卖国将领的贪生怕死也才能叙述的栩栩如生。但人、舰容易混淆,对不上号。如用词头记忆法:
刘邓林方 定致经济。便一下子牢牢记住了。
再如,中国历史第三册讲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先建立了几个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小组创办《劳动界》,北京小组创办《劳动音》,广州小组创办《劳动者》,用通俗的文章向工人做宣传。用刊名的词尾,小组的词头,编成“戒烟者”、“上京广”便成巧记了。
除以上几种记忆方法外,还有形象记忆、歌诀记忆、图表记忆、卡片记忆等,学生应根据所记的内容和自己的记忆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再有明确的目的和良好的态度,这就不难记住历史知识,学好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