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_r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2009-06——2014-6在我院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21例患者为分析对象,其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7例,为腹腔镜组;另外54例患者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肿瘤残余率、肿瘤复发率及妊娠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最大肿瘤直径、肿瘤数目、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肿瘤数目≤3个及肿瘤数目肿瘤≥4个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后的肿瘤残余率、肿瘤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肿瘤数目≤3与肿瘤数目肿瘤≥4个行腹腔镜手术残余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且复发率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腹腔镜妊娠率32.00%(16/50),开腹组妊娠率13.64%(3/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P=0.039<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及妊娠相关情况均优于开腹手术组,两种方式治疗后肿瘤残余率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但腹腔镜手术针对肿瘤≥4的患者肿瘤残余率和复发率均较高,因此采用腹腔镜手术需要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妊娠
  子宫肌瘤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子宫肌瘤较大时可导致患者排便、排便困难及生理紊乱[1]。且其具有潜在恶变可能[2]。因此需要及时治疗,手术治疗有传统开腹手术以及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包括阴式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被广泛推荐使用[3-4]。本分析以我院2009-06——2014-6进行手术治疗的121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分析对象,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9-06——2014-6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1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分析对象,患者的年龄介于27~58岁之间,平均年龄(36.28±7.92)岁。所有患者入院后行B超及病理活检确诊为子宫肌瘤,纳入分析的患者排除子宫恶性肿瘤病变、多囊卵巢综合者、子宫内膜异位症,无子宫脱垂,严重的盆腔内粘连。其他重要脏器无功能障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1.2 方法
  腹腔镜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患者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记录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情况:剔除肿瘤最大直径、剔除肿瘤数目、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出院后每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术后肿瘤的残余及复发情况。以术后第3个月发现肿瘤提示手术残留,以前3个月未发现肿瘤而至少至第6个月发现肿瘤提示复发。
  1.3 统计学方法
  将观察记录的数据录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以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情况比较分析(表2),结果显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最大肿瘤直径、肿瘤数目、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后肿瘤残余及复发情况比较分析(表3)。结果显示,术前肿瘤数目≤3个行腹腔镜手术残余率1.96%,开腹组无残余,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腹腔镜组患者复发率9.80%,开腹组复发率14.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肿瘤数目肿瘤≥4个行腹腔镜手术残余率18.75%,开腹组3.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腹腔镜组复发率31.25%,开腹组复发1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肿瘤数目≤3与肿瘤数目肿瘤≥4个行腹腔镜手术残余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且复发率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腹腔镜手术患者妊娠率32.00%(16/50),开腹组妊娠率13.64%(3/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P=0.039<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患者早期一般无明显及特殊症状,有的患者可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但患者并未足够重视。肿瘤过大而压迫周围组织时可出现排尿、排便困难及疼痛等症状。其发病被认为与雌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内分泌紊乱,以及与子宫肌瘤素活性增强有密切关系[5]。及时的手术治疗对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及控制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子宫肌瘤治疗中保留子宫对女性患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生育期患者。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5~20万子宫肌瘤患者因子宫切除而丧失生育功能,这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影响[6]。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保持骨盆内结构的完整,对患者生育功能影响甚小。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相对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对周围脏器组织影响甚微,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极快及对妊娠影响小等优点[7],并且在手术中对可以更好的处理粘连及附件肿块。现有的研究指出,腹腔镜下手术对患者的妊娠影响较小,相对开腹手术更优[8]。从本分析的结果看,腹腔镜手术患者妊娠率32.00%(16/50),开腹组妊娠率13.64%(3/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腹腔镜下手术对肿瘤位置、大小等的判断主要依靠术前影像学检查定位以及术中所见,但开腹手术不仅仅依据术前检查和术中所见,也可根据术者对肿瘤的触摸感觉,因此相对来说腹腔镜下手术肿瘤残余率及复发率较高[9]。本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3与肿瘤数目肿瘤≥4个两种方式治疗的肿瘤残余率和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可能与统计样本数目有限有一定关系。但从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3与肿瘤数目肿瘤≥4个行腹腔镜手术残余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且复发率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因此为保证肿瘤的清除率及减少复发,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需要术前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要求术者极其丰富的手术经验。
  根据临床经验,笔者认为负符合以下标准可选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①术者熟练腹腔镜下操作及丰富的临床经验;②术者具有腹腔镜下熟练的缝合技术;③患者有生育要求;④妊娠期妇女,且妊娠小于3个月;⑤浆膜下子宫肌瘤(直径小于10cm)、肌壁间子宫肌瘤(直径小于6cm);⑥单发或多发(小于3个)肿瘤;⑦术前排除恶性肿瘤。
  总体分析,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及妊娠相关情况均优于开腹手术组,两种方式治疗后肿瘤残余率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但腹腔镜手术针对肿瘤≥4的患者肿瘤残余率和复发率均较高,因此采用腹腔镜手术需要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参考文献:
  [1] 姚书忠.子宫肌瘤的内镜手术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6):325.
  [2] 张庆霞,朱兰,刘珠风,等.开腹与微创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结局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4):278.
  [3] 路运珍.三种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3):305-306.
  [4] 赖玉娇.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190 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7):954-955.
  [5] 曾梅,李利平,蓝柳冰.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237):71-72.
  [6] Rovio PH,Heinonen PK.Transvaginal myomectomy with screw traction by colpotomy[J].Arch Gynecol Obstet,2006,273(4):211.
  [7] 徐志文,张智虹,孙亚男.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237-238.
  [8] 乔江丽,赵恩锋,彭红梅,等.三种子宫肌瘤剔除术式比较[J].河北医学,2012,18(6):732-734.
  [9] 李孟慧,冷金花,史精华,等.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9):669-67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7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全部取石成功,且均无残
期刊
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双重伤害,不同程度地影响其生活和工作,针灸和口服强的松是最有效的疗法。但临床对于何时开始针灸治疗存在争论,本研究对不同时间开始针灸治疗的疗效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05例患者均来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我院康复科门诊的面神经炎患者,入组前进行了常规安全性检查,以排除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全部病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预后效果。方法:对不同类型骨折采用不同方法,分别以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闭合复位经皮穿针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克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97例获得随访,骨折达到骨性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但遗留肘内翻畸形2例,皮肤及针眼感染1例。 结论: 合理选择治疗方法能满足肘关节功能恢复的要求。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 不同治疗方法 体会  肱骨髁上骨折发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保留肋间臂神经、胸前神经,对照组不保留肋间臂神经、胸前神经,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与转移率仅为6.8%,对照组为22.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临床回顾报道。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慢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黄芪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治疗前后对比,24h尿蛋白下降明显,血清白蛋白有明显提高,对比差异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重叠综合征临床特征。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照组患者和20例COPD和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症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相关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测试、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单纯COPD患者病程最长,同时大部分患者有吸烟史,多以咳嗽为首发症状。观察组约半数有吸烟史,多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的效果。方法:对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椎间孔镜联合臭氧治疗,通过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腰椎功能改善及腰腿疼痛缓解的情况,评估椎间孔镜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结果:治愈16例,显效71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 93.7%。全部患者腰痛VAS评分从术前的(7.14±2.29)分下降到(1.65±1.38)分,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4年8月我院心内科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40例研究组和40例对照组,分别给予贝那普利+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 对比研究和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
期刊
摘要:目的 :对CT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例骨转移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T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发现,在这10例患者中,有13处骨转移癌病变,所行的17次氩氦刀冷冻消融均在CT引导下成功。术后1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都得到了缓解,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均未出现其它并发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胫骨长节段粉碎性骨折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胫骨长节段粉碎性骨折患者87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外固定架组(40例,行AO外固定架治疗)和MIPPO组(47例,行MIPPO手术治疗),记录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MIPPO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低于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