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及其艺术再创造刍议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ood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不再单一,而是向多层次的方向发展,人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同时也更加凸显出对各种艺术文化活动的要求。而声乐表演作为人们直接接触艺术的途径,对人们的审美情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音乐环境的变化,一些“口水歌”“洗脑歌”等音乐形式蜂拥而至,这对整个声乐艺术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目前的声乐表演现状出发,分析如何实现声乐艺术的创新。
  关键词:声乐艺术 声乐表演 创新发展 对策分析
  不论处于哪个行业,创新永远是行业发展前景的宗旨及目标。一个行业的“续航性”也与该行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息息相关。声乐表演主要由三个元素构成,分别是歌曲本身、歌唱者以及表演。这三部分通常就决定了一首歌曲的好坏。因此,在面对鱼龙混杂的音乐形态下,创新发展声乐表演艺术是至关重要的。
  一、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的价值
  (一)使声乐作品获得新的内涵
  声乐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时,必须充分诠释原版声乐作品,理解原创者通过声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然后对其进行二度创作,融入各种新的元素,使声乐作品更富有时代特色以及声乐表演者的个人风格,同时也能夠有效丰富声乐作品的内涵层次,使其更为丰富。
  例如,歌唱家乌兰图雅曾对《梅花三弄》这首歌曲进行艺术再创造,利用更为丰富多样的伴奏乐器及舞蹈元素的加入,将新的表演形式以及新的情感内涵,融入这首歌曲之中,从而使该首歌曲的艺术内涵得到极大丰富,充分体现出了寒梅傲雪的高洁品质,并在表演过程中,展现出了乌兰图雅的个人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使得该声乐作品的审美价值得到显著提高。
  (二)使声乐作品的内在情感成功传递
  声乐作品的形成,必然包含着原创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内涵,这也是声乐作品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根源。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品位、审美观点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审美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通过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能够在声乐作品中充分融入时代特征,融入现代审美元素,以观众能够理解、欣赏的角度,对声乐作品中的思想感情进行充分表达,从而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体验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得到更好的感官体验。
  对于声乐作品,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思想观念,甚至是不同的人,都会对声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做出不同的解读。正是有了这些不同的解读,才使声乐作品经久不衰,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下,仍旧散发着引人瞩目的艺术魅力。而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就是对声乐作品的情感内涵进行全新的解读,通过艺术再创造,深挖声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再以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将声乐作品的内在情感传达给观众,使观众能够获得全新的艺术感受和审美享受。
  (三)有效提高声乐表演者的音乐艺术修养
  声乐表演者在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时,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不仅要充分体会原创作品的艺术和情感内涵,同时结合自身的表演风格及艺术表达特点,合理把握声乐作品的演唱旋律。除此之外,在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赋予声乐作品新的内涵,并且要让新内涵与原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内涵进行有机融合,进而达到和谐创新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在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中,声乐表演者的音乐艺术修养和技能,都将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升,这对声乐表演者自身音乐艺术修养水平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很多声乐表演者都很重视对声乐作品的研究,同时致力于在表演声乐作品时,不断打造和完善个人独特的演唱风格,形成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获得观念的广泛认可,带给广大观众不一样的艺术感受。而声乐作品艺术再创造,就是声乐表演者充分表现个人艺术风格的关键。通过声乐作品艺术再创造,声乐表演者需要深度领悟原作品的内涵、情感以及旋律,在这一过程中会使声乐表演者的个人演唱水平和音乐艺术修养,得到有效的磨炼和提升。同时,在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中,能够为声乐表演者的个人艺术风格提供充分展示空间,使其歌唱表演形成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
  二、声乐表演及其艺术再创造原则
  (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统一原则
  声乐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以及其展现出的艺术风格,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一个时期的声乐作品,必然会打上那个时期的烙印,因此声乐作品具有历史性特点。但时代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音乐元素必然出现新的变化。因此,很多歌唱者在表演声乐作品时,往往会对声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性进行深入挖掘,将其与时代发展特征进行有机融合,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满足当代人的审美要求。所以,在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时,必须对声乐作品的历史性和时代性进行准确把握,坚持两者的和谐、统一原则,才能够使声乐作品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使之成为经久不衰的优秀艺术作品。
  (二)演唱技巧与情感表现统一原则
  表演声乐作品时,既需要运用演唱技巧,同时也要做好情感表达,才能够真正展现出声乐作品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在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时,也要兼顾这两点,坚持演唱技巧与情感表现两者相统一的基础原则,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要根据歌唱者自身的艺术表现特点,重新塑造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以新的表现形式,诠释、传达声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创造出完美的声乐作品,带给广大观众不一样的审美享受。
  (三)真实性与表演创造性统一原则
  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的基础就是原有的声乐作品,在对原有的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时,既要尊重原有声乐作品的真实性,同时也要在此基础上,对声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将自己对声乐作品的感悟和表达,充分融入二次创作之中,既是保持原有声乐作品的真实性特点,同时也要做到表演上的创新,真正实现二次创造,使声乐作品的表达形式、情感内涵等等,变得更加丰富。特别是要融入表演者的个性化元素,结合表演者的个人演唱特点和表演风格,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使之成为独一无二的表演艺术作品。所以,坚持真实性和表演创造性统一的原则,是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过程中的基础原则之一,是保证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三、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的对策分析
  (一)坚守基本原则,保证作品质量
  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再创造不能脱离一定的范围及原则规范。[3]因此,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时,必须坚守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的基本原则,确保表演者的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有依据,更合理。具体的再创造原则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既要保证作品的真实性,还要保证作品的创新性,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再创造过程中必须以原有的作品为基调,根据原有作品的精髓进行创造。既要尊重原作品作者的思想表达,又要根据生活实际,进行作品的创新,从而引起听众与歌唱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其次,再创造过程中还要注重表现性及技巧性的结合。简单来讲,表现性,就是指表演者詮释作品的方式,技巧性则指歌唱者的演唱能力与水平。而且,表现性与技巧性也是相互关联的。没有技巧的歌曲,那就毫无专业性可言。同时,如果歌曲没有表现性,就会缺乏情感张力,无法形成情感共鸣。只有明确再创造原则,才能使表演者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表演,从而提升声乐作品质量。
  (二)结合声乐作品的内涵,树立表演者的个人艺术特色
  声乐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时,要深入思考声乐表演的实际意义,感受声乐作品的文化内涵,然后以此作为基础,对整个声乐表演进行艺术再创造。因此,声乐表演者首先应深入理解和分析声乐作品,这也是对声乐表演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必要措施。只有这样,声乐表演者能够对声乐作品形成的文化背景及情感思想进行全面掌握,结合声乐作品中的精髓,再融入自身的思想情感,对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艺术再创造。通过不断实践和调整,使声乐表演者的表演风格优势不断地完善,突出自身艺术特色,将声乐作品的内涵更好地传递给观众,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使其获得视觉与听觉上的绝美享受。
  (三)根据声乐演唱实践,提升表演张力
  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的另一个层面在于提升表演者对表演歌曲的理解感悟,从而提高表演张力。而如果想要快速、稳健地提升舞台的表现力,不仅取决于表演者自身音乐知识的扎实功底,还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声乐实践经验以及文化修养。因此,声乐实践对艺术再创造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活中,表演者要多听、多看、多观察,不仅要掌握当下的艺术流行趋势以及实时动态,还要与时俱进地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实现专业技能的有效提升。要成功地进行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演唱者不仅要注重平时对演唱实践经验的积累,还要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细心观察与挖掘,寻找艺术创造灵感,从而使作品在贴近现实生活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将声乐作品中的情感予以深入体现。[5]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不脱离声乐作品思想主旨的前提下实现对声乐表演及其艺术的高质量再创造,是音乐表现美的动力源泉,也是助推音乐艺术大发展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王婕.试论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评《声乐与语言发声》[J].中国教育学刊,2021(01):143.
  [2]郑华玲.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体现[J].艺术品鉴,2020(30):164-165.
  [3]马珺媛.论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J].中国民族博览,2020(04):155-156.
  [4]裴菲菲.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分析[J].参花(上),2017(08):149.
  [5]黄晓音.论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J].通俗歌曲,2017(01):31.
  (作者简介:李美子,女,本科,延边大学师范分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
  (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游桂林喀斯特溶洞  墙基深陷钙岩中,千峰万仞皆尽溶。  刀网剑阵拦不住,水滴石穿钟乳功。  碧莲玉笋峰林现,山岳再塑大地通。  万年不懈成奇景,胜似雨云倒悬空。  游稻城亚丁  秋色渐变渐无穷,挟酒看山试问风。  不向高峰争上下,每于低处就折中。  山能忍让自藏洞,水莫旁流可卧龙。  今踏川西最险处,神游千古倚青松。  游雅安  行车返程过雅安,西望稻城举目间。  秋日川西碧空下,古道横岭路折蜿。
期刊
摘要: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音乐评论家弗朗兹·李斯特(Ferenc·Liszt,1811—1886),是人们所熟知的音乐家。他在音乐上的伟大成就是一个时代的奇迹,他对钢琴乐器的贡献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然而,由于人们习惯性地看到音乐家李斯特在钢琴演奏方面惊人的技巧而忽视了统领其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内部原则,本文试图通过展现李斯特音乐创作方面的几种重要技术手段来展现贯穿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贺州学院教改项目“应用型高校四位一体广西少数民族特色乐器传承模式创新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hzxyzdjg202006);2021年贺州学院教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南岭瑶族音乐文化变迁的国家推动力研究”(项目编号:HZUJS202105)。  (作者简介:陈丽明,女,贺州学院,国家一级演奏员,研究方向:民族器樂演奏与教学、桂东少数民族音乐;雷捷,女,贺州学院,讲师,四级
期刊
摘要:电影在历经技术准备期后,我们不能简单地定性其为视觉上活动画面的呈现,尤其是全球电影史几次大规模的革新运动之后,不仅是艺术电影,商业电影也开始突破创新,走向多样化发展的局面,挖掘电影的本质、特性,丰富电影的语言、结构,真正推动电影进入大发展的时期,而此时我们在审视电影作品时更应尝试用多元化的角度分析作品,以期更近更全面接近导演的创作意图。  关键词:语言 结构 符号 意向性  我国的电影作为文
摘要:合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集旋律和音准等为一体,合唱指挥是合唱的引导者,应当将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展现给观众,也要最大限度地引发与观众的情感共鸣,体现合唱音乐的价值。对此,本文对合唱指挥艺术内涵及合唱指挥在合唱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提出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及合唱团训练技巧,为合唱演绎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合唱指挥 基本要求 合唱团 训练技巧  合唱作为参与性较强的表演形式,与其他艺术类型一致,需
摘要:美术创作是文化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创作包括绘画、雕刻、书法以及民间的剪纸等工艺。本文通过对当下美术创作中的现实主义题材进行分析,探讨美术创作中现实主义目前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改进美术创作中现实主义题材与风格的相关措施。促进美术创作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创作 现实主义 题材 风格  在美术创作中,创作者通过对美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创作出精美的艺术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中运用的现实主义
摘要:音乐剧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指通过音乐的方式叙事和表达情感。在音乐剧演唱中,美声唱法是其中最为基础的表现形式,演唱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美声唱法能力、技巧和水平,才能够将音乐剧中的音乐内涵和情感表达出来,从而提高音乐剧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因此,本文对美声唱法在音乐剧演唱中的基础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美声唱法 音乐剧 演唱能力 艺术表达 基础性  一、引言  歌剧起始于17世纪意大利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上使用占比的增大,电脑技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也由此衍生出了影视特效。影视特效的出现将电影、电视后期制作推向一个高潮,通过视觉上的冲击与感染,让观众身临其境。正是因为影视后期特效制作具备上述特性,才为影视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本文根据影视后期制作内涵、发展历程、重要性,对特效制作的创新进行探析,希望通过分析让大众了解到特效制作中的技术革新与视觉震撼。
摘要:艺术是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文化现象中艺术家众说纷纭,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文化作为影响人们精神世界的一个特殊门类,在生活、学习、沟通等方面都发挥着它的作用,积累文化经验、提供生活便利和围绕着现当代的思想观念,唤起生活的创新想法和感情体验活动等。文化与艺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本文主要分析文化背景对西方艺术家在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生产中有着
摘要: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西安鼓乐作为西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国家对之的传承和发扬也在不断推行新的政策。尽管如此,受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非遗和互联网的碰撞使人们产生了一系列思考,所以,对于西安鼓乐在当今时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