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一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阴性者颈部的区域预防照射范围及剂量尚无定论.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鼻咽癌影像学诊断NO期患者颈部预防野照射方式,并分析颈部淋
【机 构】
:
华南肿瘤学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一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阴性者颈部的区域预防照射范围及剂量尚无定论.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鼻咽癌影像学诊断NO期患者颈部预防野照射方式,并分析颈部淋巴结复发因素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205例NO期鼻咽癌患者资料,治疗前均行鼻咽部和颈部影像学检查.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6~8 MV高能X线,以面颈联合野为主的放疗技术,鼻咽原发灶照射剂量为60~80 Gy,颈部剂量为46~64 Gy.常规分割、连续照射.按颈部预防照射范围将患者分为两组,半颈预防组和全颈预防组.60例进行了化疗.随访时间3~6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累积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计算,对生存率的差异采用log-rank进行显著性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前进法.结果:205例NO期鼻咽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9%、91.9%.半颈、全颈预防组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2.27%、0,T1、T2、T3、T4期患者的颈部复发率分别为0、3.08%、0、0,鼻咽无复发时、复发时的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1.03%、0,各组淋巴结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颈预防组的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7%、94.2%,全颈预防组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4%、91.9%(P=0.950);半颈预防组的1年、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6%、92.9%,全颈预防组1年、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5.6%、90.9%(P=0.730).NO期鼻咽癌预后多因素分析,性别(P=0.039)、T分期(P=0.004)为其独立预后因素.结论:NO期鼻咽癌行半颈预防(Ⅱ、Ⅲ、Ⅴ A区)应已足够.NO期鼻咽癌颈部淋巴结复发率与咽旁间隙受侵、T分期、鼻咽复发率无关.NO期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有性别、T分期.
其他文献
目的 测量骶前间隙相关解剖学影像数据,为经皮腰骶轴向融合术在国内的研发和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X线片分析56例患者S1前孔内缘的距离;CT增强扫描测量双侧髂血管到S1/2
目的:构建pET28a-TAT-SOD原核表达载体,纯化并测定其活性.方法:PCR法扩增TAT-SOD片段,插入载体pET28a后得到pET28a-TAT-SOD重组表达子,转化人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TAT-SO
陶行知先生七十多年前以"公鸡吃米"的演示,形象而尖锐地批评了"教师逼迫学生学习"的教育现象.他倡导学生自主、自由地学习,他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为了提高小麦作物育种选择的精确性和效率,应用小麦亲本杂交后代F1(或F2)代与玉米进行远缘杂交,经激素诱导和组织培养形成单倍体胚及植株,加倍单倍体(DH)育种结合分子标记和
本文通过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三年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对农田害鼠种类及其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制定了农田鼠种区划,明确了三江平原主要鼠种小家鼠、褐家鼠、黑线姬鼠、大
采用叶绿素荧光图像分析系统,研究了野生型拟南芥(Wild Arabidopsis thaliana)Col-0不同叶龄叶片的荧光参数变化及对强光的响应。结果表明,随叶片趋于成熟或衰老,20min暗适应的最
提出了一种小型化微带环形耦合器,利用该耦合器和威尔金森功分器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和差功分器。测试结果表明,在1 030~1 060 MHz内,该功分器插损小于1.2 dB,输入端回波损耗大
采用金属有机沉积(MOD)法在LaAlO3(LAO)单晶基片上沉积了LaMnO3(LMO)缓冲层薄膜,通过控制LMO薄膜关键生长工艺(如退火温度、退火时间),系统地研究了薄膜微结构的变化.实验表
针对共面波导弯曲结构传输损耗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弯曲结构。该结构引入非对称共面波导弯曲结构以及相应的转换单元,解决了传统共面波导弯曲结构中容易激发奇模信号的
目的 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2年2月至2007年7月,共52例移位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的患者,男37例,女15例,平均年龄37.6岁.按照Mayo分型:其中ⅡB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