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h45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本课程不仅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方式,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特别是在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当找寻所有对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目标有利的,并且能够满足初中语文教学的条件以及方法。作为重要的语言与文化课程,初中语文具有其他科目所没有的资源与开发优势。文中对于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一、 引言
  语文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中心,按照学校当前的具体教育情况、教学目标以及学校的资源特色作为基础,将语文教师作为组织者与引导人来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语文教学课程。而满足语文课程的设计、施行以及评价等所有环节所需要的资源,就是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相比较于其他科目的课程资源,初中语文课程资源虽然更加丰富,但是资源过于零乱,因此必须要进行合理地开发才够实现语文校本课程的效果最大化。
  二、 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作用
  (一) 优选教学资源
  语文校本课程所能够使用的资源有如过江之鲫,但是语文教育却只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内进行。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要分清主次,从中优选出对语文教学有利的精华内容。比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按照教材中的内容结合互联网中的资源设计出一个直观、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地强化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实现语文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整合校园内外、软硬性资源
  通过整合的方式能够将中学校园内外的教学资源利用率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还能够将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果。(1)通过整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把社区和其他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重新规划整理,还能够以辐射的方式向社会各界扩散;(2)对软、硬性资源的整合:所谓的软性资源就是课程中所涉及的所有素材以及具备良好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教师、专家、拥有某种专长的人才等;而硬性资源则是包括了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学校内的活动场所等。将校园内、外资源以及软硬性资源进行整合之后,再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分层管理和资源分配,从而构成良好的群体优势。除此之外,也可以将语文课程资源和其他基础学科资源进行整合,将语文的优点与长处和其他科目的资源进行融合,使得整个语文校本课程既拥有明显的语文性,又体现出多元化的效果。
  三、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一) 对学生资源的开发
  学生不仅是整个学习活动的核心,并且还是校本课程建设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通常情况下,学生资源主要由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道德修养、学习态度等方面,这些内容也是完成整个语文课程设计的前提。由于在进行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能够和学生产生良好、和谐的互动效果,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与体验。比如说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着重向学生介绍作品中所表达出的情绪要和自身的情感流动相融合,并把作品中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感受。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以及情感变化去开发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比如说在进行初一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也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写一本书。而这本书主要由两个部分内容组成:(1)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童年生活开始着笔,并命名为《回忆童年》;(2)让学生坚持写童年之后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为《成长日记》,而且学生也可以找人写序并且在书中加入插画,并持续到初三毕业。通过对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强化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对教师资源的开发
  与新时期的语文教学理念相比,传统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作为课堂的核心,并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校本课程资源,并且是具有创造性的重要资源。在课程建设当中,教师是以课程设计师以及课程创新引路人的身份出现。相同的课文让不同的教师进行讲述,所起到的教学效果也完全不同。比如说在讲解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这篇课文的时候,有些教师重视语言表达,也有些教师重视人物心理,还有些教师重视文中的表现手法等等。所以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大环境里,应将教师的潜力与价值全面性地发掘出来。比如说可以通过档案袋的方式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即时记录,并定期进行反思。这对于开发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发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对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整合予以重视,特别是语文和其他学科的整合。除此之外,还应当要做好对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样才能够构建出具有语文特征,又拥有多元化特点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唐国荣.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建议[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2):124-137.
  [2]謝瑾,高岩.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整合策略和案例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3):155-168.
  作者简介:
  李百生,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古浪县第六中学;
  高雪芹,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古浪县城关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始终是我国青少年培养的重要目标,确保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既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修养,而且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探讨了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并对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便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效性;对策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工作面临一种新的局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重点放在小学的道德教育上,而且教育部也
摘 要:当前,新课改提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注重渗透素质教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明确教学目标,依据古诗词的含义,讲解诗词中蕴含的哲理以及诗人高贵的品质,引导学生向诗人学习良好的品质,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可见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以下文章提出了实施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古诗词;素质教育;路径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更高的要求,教师在现实的语文知识教学中要从建构课堂为载体,从实际教学内容入手,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来帮助。因此,文中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希望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初中生是接受文化知识的最理想的年龄阶段,也同样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良好阶段。
摘 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针对城乡结合处小学生的朗读现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朗读的方法?本文从“自身本事要过硬;科学指导宜多行;时间方式巧安排;朗读活动常举办”四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排除朗读障碍,提高朗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朗读;指导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起到不可忽视的作
摘 要: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开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接着提出了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难点的解决措施,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初中记叙文写作的整体成效和整体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难点;解决措施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变得势如破竹,如火如荼。无疑,这是给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带来了极大冲击和挑战。在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