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ng1987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与美育,前者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变化规律及人地关系的学科,后者是培养年轻一代感受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兴趣和能力的手段。两者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细细品味,地理与美育的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地理学科虽然比一般学科更重于理性,以说理为主,但一味追求理性的东西,会把课堂变成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一潭死水。要让地理教学过程变成一泓活水,必须注入美的情感,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接受理性观念的同时能感受美,获得丰富的美感,使地理教学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引人入胜的活动。下面我就五方面谈谈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
  一、努力发掘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
  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地理教材中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为“雄伟”,即壮美、阳刚之美。如劈地摩天、气冠群仑的东岳泰山,“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的瞿塘峡、奔腾不息的黄河,“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钱塘怒潮等等,就是这种雄伟之美。二为“秀丽”,清新、柔和、阴柔之美。如苍秀涵幽的江西庐山、秀美多姿的桂林山水、风光绮丽的杭州西湖、含蓄优美的姑苏园林等等就是这种秀丽之美。三为“奇美”,大自然中有许多奇特的景象,曲折离奇,变幻莫测,令人感到怪异,如山东的“蓬莱仙境”、四川峨嵋的“金顶宝光”等等,不胜枚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发掘,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力,细细品味其中固有的美的情感,从而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
  二、努力创设地理教学过程的行程美
  地理教学过程决不应归结为讲、抄、背、考枯燥死板的模式,而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感到上地理课就像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道上,令人美不胜收。如我在“太阳系成员”一节的教学中,采用了录像设疑教学法,先用录像向学生们展示了宇宙太阳系中的太阳、九大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各个成员,那浩瀚空荡的宇宙、千姿百态的星球,在诡谲变幻的音乐背景衬托下,使学生感到神奇、刺激、有趣,同时也获得了强烈的美感。接着,我设计了一系列悬念,引发学生思考:太阳为何能主宰整个太阳系?九大行星与太阳区别在哪里?九大行星都有卫星和光环吗?小行星也同九大行星那样是球形的吧?彗星的彗尾中含有“氰化物”,当彗尾扫过地球时,会毁灭一切吗?一闪即逝的流星有轨道吗?……地理教师应在有疑处解疑,在无疑处设疑,使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知与审美的同步发展。
  三、努力追求地理教学手段的艺术美
  图片、画片、标本、模型等是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艺术性强的教具,使学生愉快地看而不厌。如在“自然带”一节的教学中,我精心挑选了几张色彩鲜明、画面生动的地理景观图片,让学生欣赏各个自然带的美丽景色,并比较它们之间的明显差异。学生们兴趣盎然,一面欣赏着茂密的热带雨林、湿季时原野一片葱绿的热带草原、苍劲挺拔的针叶林等,一面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幻灯、投影、电影、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地理教学手段越来越广泛地被引进到课堂教学中。它们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地理事物和现象,配上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解说,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更增加了真实性、新颖性和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得教学环境和气氛更加生动优美。
  四、努力锤炼地理教师自身的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而地理这一学科,涉及的门类多,联系的事物广,知识的跨度大,更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素质和修养,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地理语言除了要注意科学性、思想性、目的性之外,更要注意语言美。美的语言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作为地理教师必须锤炼自己,掌握这门语言艺术。 在《中国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结合情景吟诵诗词、渲染意境,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讲“庐山瀑布”时,可吟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讲“东北的气候”时,可引用毛泽东的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在诗情画意中,学生深受感染,投入到课文特有的情景中去了。
  五、努力设计地理课外活动的鉴赏美
  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活动中,除了要扩大和加深地理学习的内容,还要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训练,同时又可以在活动中进行形象生动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天文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些美的活动形式:1.组织学生用小型望远镜观测美丽的星星、皎洁的月亮,让学生在无限的遐想中感受美。2.组织观看《飞碟之迷》、《地球奥秘》、《月球探索》等等录像资料,使学生对宇宙的浩渺、宏大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和美感。3.组织学生翻拍天文照片,并形成“天文奇观”、“九大行星”等几个天文知识系列,让学生在选择、整理、翻拍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天文知识,并且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气象小组活动、野外考察地形地貌、设立地理橱窗、制作“神州风采”的地理资料卡、组织地理游艺活动等等。这些多彩、自主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使学生直接、间接地去领略自然美,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有趣的又是枯燥的,学生对阅读感兴趣,读的结果却差强人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学生的阅读水平提上来?结合多年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我们归纳了“四读一画”阅读法。一、读轮廓,绘纹理;二、读结构,理脉络;三、读思想,找主题;四、读美句,取精华;五、画图解,扣全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四读一画” 自主阅读  【引言】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提到阅读,每个语文教师都会把它当做语文教学的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行为规范不一致,兴趣爱好、发展志向因人而异,又加之初中课程种类增多、难度加大,致使有的学生由失去信心到厌学、由厌学发展到不学,故无心学习、小错不断、网瘾早恋甚至吸烟打架的现象呈上升趋势。  “00后”的孩子,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部分家长教育又表现为重智轻德。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我,往往特立独行,不善于或不懂得与周围的人交往
期刊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让学生充分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能在不知不觉中超前学习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英语教学 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把知识作为思维过程的材料和媒介。只有把掌握知识、技能作为中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数学知识可能在将来会被遗忘,但思维品质的培养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理想途径。  关键词:思维品质 能力 培养 方法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
期刊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学习,学习需要训练,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不断地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得以提升的。学生学习力的训练涉及质疑、思考、观察诸方面。生物新课程鼓励高中学生认真观察日常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联的有关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有效地描述自然世界中的生物现象,同时鼓励在培养高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高中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
期刊
摘 要: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使优化的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美术课堂的创新理念,也是我们提倡的。本文就高中美术课堂中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展开了讨论,以分析其关系和引导性。  关键词:高中美术 课堂教学 优化能力 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只有兴趣才能够使得学生不断对学习充满好奇和热情,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了兴趣,
期刊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美术教育的模式也不断变革。我国的各项美术教学研讨活动推陈出新,尤其是各式各样的美术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层出不穷、形式多样,从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值得警惕的是,在这些形式繁多的公开课教学竞赛活动背后,看似忙碌的广大美术教师却已经滋生出新的硬伤,即丧失了最基本的“手上功夫”。美术教师本身具备专业性较强的特点,是美术科目区别于其他学科最为重要的
期刊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优化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其学习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真正落实好教学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学教学 课堂教学 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 引导  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通过主动探
期刊
一般的语文教学方法是将讲读课与作文课完全分开来进行教学,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于是在讲读课上只进行范文教学,不搞作文教学,似乎讲读课文与写作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学生甚至更错误地认为不上语文课照样能写好作文。  一、从讲读课文中积累写作材料  学生在写作文特别是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往往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这除了缺乏生活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太狭窄,知识
期刊
近年来,中小学美术教育迅速发展,西方近现代教育思潮和艺术理论的涌进,对我国基础美术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今天,如何看待我们现有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体制,有效地解决农村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是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现行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特点在于:虽然建立了规范的教学体系、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但是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改念和教学方法上基本处于原有的水平,教学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