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下,注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教育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我校体育组根据体育课改精神,实行体育分项教学,其中体操作为必修课,要求学生们必须按时学习并经考试合格才拿到相应学分。经过实践证明,高中阶段上好体操课对中学生意义重大。
一、体操课能培养高中学生正确的站姿坐姿
俗话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正确的站姿坐姿,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体态气质,更会对人的健康状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保持“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走如风”的正确姿势,还有助于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行。正确的站姿坐姿能够预防腰椎间盘突出,让自己看起来更具有气质。体操中队列队形练习是青少年从小养成正确的站立、行走等姿势的有效方法,使他们的肌肉和骨骼得以正常协调地发育,使全身的肌肉协同、对抗而完美地收缩和放松,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减少中学生中出现的驼背、鸡胸等脊椎、胸廓结构变形等问题,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在体操课的教学中,作为体育教师会向学生们讲正确的站姿坐姿,课堂上经常提醒学生“挺胸,抬头,立腰,收腹”,提醒学生平时也要养成正确姿态的意识,经常这样反复训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他们形成正确的姿态、优雅的气质非常有帮助。
二、体操运动能促进高中学生身体机能的全面发展
体操内容多,形式多样,不同的项目与内容,只要坚持锻炼,都能全面地增强各运动器官、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促进人体全面发展,还可以着重锻炼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或发展某种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全面发展水平。体操课上,经常对学生进行踢腿、背腹肌练习、平衡练习来发展他们的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各种倒立练习可以培养学生们空间感知能力和方位能力。通过这些练习对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体操教学也能为提高学生的其它运动项目运动技术水平和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体操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一方面体操运动具有技巧性、优美性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体操运动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学生在学习体操时会产生强烈的心理体验,承受较强的心理负荷,有利于学生形成勇敢、果断、坚毅的心理品质。比如在单杠、双杠教学中,由于学生们普遍上肢力量较差,在练习中往往由于恐惧心理不敢做动作,这时教师正确的引导、鼓励,正确示范,合理分析技术特点,在同学们的保护与帮助下,就能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这样的学习体验,相信对学生形成勇敢、果断、坚毅的心理品质非常有帮助。
四、体操教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保护
体操教学的许多内容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如滚翻、攀爬、跨越等,这些技能技术的掌握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出现意外的情况下实施自我保护、相互救助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学习前滚翻和后滚翻,要求学生完成动作时应低头团身,滚翻要圆,同时还要有意识会控制身体落地。前滚翻和后滚翻在实际运用于从高空落地时的紧急避险,一定要低头团身,在足球比赛场上运动员经常用到。教学中,对学生灌输自我保护、避免受伤的思想是很有必要的。当你发生危险时,保护的同学跟不上你,你就应该采用自我保护的方式,如空翻、滚翻、屈臂、团身等动作,让自己远离危险。
五、体操教学中队列队形练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品质
队列和体操队形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一切行动听指挥;能发展学生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在体育课中安排队列和体操队形练习,可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兴趣的作用。可见,把队列和体操队形作为体育课组织和教学的措施,调动学生进行做操、练习、游戏、比赛等,有助于课的任务的完成。如在队列队形的练习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规定的动作,并使自己的行动和集体协调一致,这就要求学生具有集体的组织观念和较强的纪律性。严格要求的队列队形练习,能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的精神。体育课集合队伍时做到快、静、齐,精神焕发,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加强,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也为学校的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六、体操运动可以培养节奏感、美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
在体操运动中,单个动作或成套动作都要求动作准确、协调、节奏感强、姿态优美,韵律操、广播操等都有音乐伴奏,经常进行体操锻炼可以塑造良好、健康美的体形,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健美操韵律操教学中,在学生们完成好基本技术的前提下,让学生尝试自编队形表演比赛,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健美操的学习和表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体操课对中学生非常有意义,学生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在确保“健康第一”的前提下,培养自身的良好姿态,形成良好的品质,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培养体育爱好和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作者單位: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一、体操课能培养高中学生正确的站姿坐姿
俗话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正确的站姿坐姿,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体态气质,更会对人的健康状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保持“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走如风”的正确姿势,还有助于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行。正确的站姿坐姿能够预防腰椎间盘突出,让自己看起来更具有气质。体操中队列队形练习是青少年从小养成正确的站立、行走等姿势的有效方法,使他们的肌肉和骨骼得以正常协调地发育,使全身的肌肉协同、对抗而完美地收缩和放松,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减少中学生中出现的驼背、鸡胸等脊椎、胸廓结构变形等问题,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在体操课的教学中,作为体育教师会向学生们讲正确的站姿坐姿,课堂上经常提醒学生“挺胸,抬头,立腰,收腹”,提醒学生平时也要养成正确姿态的意识,经常这样反复训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他们形成正确的姿态、优雅的气质非常有帮助。
二、体操运动能促进高中学生身体机能的全面发展
体操内容多,形式多样,不同的项目与内容,只要坚持锻炼,都能全面地增强各运动器官、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促进人体全面发展,还可以着重锻炼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或发展某种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全面发展水平。体操课上,经常对学生进行踢腿、背腹肌练习、平衡练习来发展他们的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各种倒立练习可以培养学生们空间感知能力和方位能力。通过这些练习对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体操教学也能为提高学生的其它运动项目运动技术水平和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体操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一方面体操运动具有技巧性、优美性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体操运动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学生在学习体操时会产生强烈的心理体验,承受较强的心理负荷,有利于学生形成勇敢、果断、坚毅的心理品质。比如在单杠、双杠教学中,由于学生们普遍上肢力量较差,在练习中往往由于恐惧心理不敢做动作,这时教师正确的引导、鼓励,正确示范,合理分析技术特点,在同学们的保护与帮助下,就能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这样的学习体验,相信对学生形成勇敢、果断、坚毅的心理品质非常有帮助。
四、体操教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保护
体操教学的许多内容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如滚翻、攀爬、跨越等,这些技能技术的掌握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出现意外的情况下实施自我保护、相互救助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学习前滚翻和后滚翻,要求学生完成动作时应低头团身,滚翻要圆,同时还要有意识会控制身体落地。前滚翻和后滚翻在实际运用于从高空落地时的紧急避险,一定要低头团身,在足球比赛场上运动员经常用到。教学中,对学生灌输自我保护、避免受伤的思想是很有必要的。当你发生危险时,保护的同学跟不上你,你就应该采用自我保护的方式,如空翻、滚翻、屈臂、团身等动作,让自己远离危险。
五、体操教学中队列队形练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品质
队列和体操队形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一切行动听指挥;能发展学生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在体育课中安排队列和体操队形练习,可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兴趣的作用。可见,把队列和体操队形作为体育课组织和教学的措施,调动学生进行做操、练习、游戏、比赛等,有助于课的任务的完成。如在队列队形的练习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规定的动作,并使自己的行动和集体协调一致,这就要求学生具有集体的组织观念和较强的纪律性。严格要求的队列队形练习,能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的精神。体育课集合队伍时做到快、静、齐,精神焕发,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加强,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也为学校的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六、体操运动可以培养节奏感、美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
在体操运动中,单个动作或成套动作都要求动作准确、协调、节奏感强、姿态优美,韵律操、广播操等都有音乐伴奏,经常进行体操锻炼可以塑造良好、健康美的体形,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健美操韵律操教学中,在学生们完成好基本技术的前提下,让学生尝试自编队形表演比赛,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健美操的学习和表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体操课对中学生非常有意义,学生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在确保“健康第一”的前提下,培养自身的良好姿态,形成良好的品质,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培养体育爱好和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作者單位: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