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是最有力的手段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2hy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6年1月2日深夜,一份急件送到维也纳《新自由报》主编手里,面前是一张奇妙而令人震惊的照片:一个完整的手骨影像,戴在无名指上的戒指也清清楚楚。主编决定在次日报纸的头版大幅刊登这张奇特的照片。照片轰动了整个欧洲!物理学家教授伦琴的这个重大发现从此为世人传诵。
  
  一生随遇而安
  
  1845年3月27日,伦琴出生在德国鲁尔地区的一个小镇上。3岁时,伦琴随父母迁居荷兰,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1865年秋,伦琴考入苏黎世大学机械工程系。186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机械工程学学位。伦琴出众的才华赢得了著名物理学家昆德教授的赞赏,他让伦琴在物理教研室任助教。1869年,伦琴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伦琴跟随昆德教授在苏黎世一起工作了6年,此后,随昆德教授应邀到斯特拉斯堡市一个学院去任教。伦琴在斯特拉斯堡市住了数年,主要研究气体的性质、晶体的电性质及其他一些物理学现象,表现优异。
  1879年,伦琴在黑森受聘担任实验教授,在这里,他从事了10年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发表了近20篇专题性论文。1888年,伦琴受聘到巴伐利亚州维尔茨堡大学新设的物理学研究所担任所长。此后,又担任了维尔茨堡大学物理系主任。在这里,他用了整整7年的时间,于1895年11月8日,发现了x射线。
  1900年,伦琴应邀担任慕尼黑大学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由于缺少足够的食物,他要忍饥挨饿。家庭、工作耗尽了这个年逾7旬的老人最后一点精力,1923年2月10日,极度虚弱的伦琴离开了人世。
  
  偶然的伟大发现
  
  使抽成真空的玻璃管里产生放电现象,就会出现一种奇异的光线,这种光线好像是从负电极(阴极)发出的,所以人们认为这种现象是由“阴极射线”引起的。这种光线碰击玻璃管壁时,玻璃就会发出淡绿色的光,如果把某种化学物品放在玻璃管附近,这种化学物品就会发出比玻璃更亮的光,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光现象”。
  “冷光现象”深深吸引了伦琴的目光。1895年11月8日,伦琴将房间布置成暗室,用一块厚绒完全覆盖住阴极射线,那么即使有强电流通过,玻璃管也是不可能发光的。但是当伦琴接通阴极射线管的电路后,他惊奇地发现在离玻璃管相当远的地方有一张涂着氰亚铂酸钡的纸在闪光。氰亚铂酸钡是一种荧光物质,它受到阴极射线作用时会发光。然而,此时阴极射线被厚绒包住了,并不能射到它,这张氰亚铂酸钡纸现在为什么发光呢?
  他切断真空放电管的电源,这张纸就立即停止发光,重新接上电源,纸又发光了。他把这张涂有氰亚铂酸钡的纸拿到隔壁房间,并关上门,放下窗帘,在真空放电管通电期间,这张纸仍然会发光。
  这一奇异现象让伦琴很惊讶,此时已是午夜,带着疑问,伦琴离开实验室。“阴极射线是不可能透过厚黑绒和墙壁,使荧光纸发光的。那么,这种穿透力极强的射线是什么呢?”
  回到家,伦琴随手拿起一块面包正要吃,突然大喊一声:“好极了,原来是这样!”放下面包大步流星地跑回了实验室。像往常一样,伦琴夫人贝塔只好包上一些食物,给丈夫送到实验室。看见妻子来了,50岁的伦琴激动得像个孩子一样:“我发现了一种新的射线,新的!”
  “来,让我给你的手照一张相”,伦琴拉过夫人的手按在黑纸包好的底片上,然后用新发现的射线照射,经过冲洗,上面显出贝塔一个完整的手骨影像,连戴在无名指上的结婚戒指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这是一种神奇的射线,是个未知数×,就叫它×射线吧。”伦琴说。
  1895年12月,经过反复实验与整理,伦琴写出了他的第一篇关于x射线的论文,宣布了这项伟大的新发现。
  1896年1月23日下午,在维尔茨堡大学,伦琴做了一场关于×射线的报告。医生、学者、工程师、企业家、记者、摄影师慕名而来,过道上、窗台上都挤满了大学生。
  伦琴说:“现在我请凯利凯尔教授到工作台前来!”“请把您的右手放在感光板上。”
  凯利凯尔教授把右手放在了感光板上,伦琴的助手瓦格涅尔工程师将四周的光遮住,于是伦琴开始重复在实验室给夫人贝塔做的实验。当瓦格涅尔将显影后的感光板拿来之后,所有人都看到了凯利凯尔教授清晰的骨骼影像。几分钟的沉寂后,人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此后,×射线又被称为伦琴射线。
  有人曾经问伦琴,发现这种奇异的现象时想了些什么。他回答说“我不想什么,我只做实验”,“实验是最有力最可靠的手段,能使我们揭开自然界的奥秘”。其实,伦琴的成功还在于他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意外的发现,善于穷根究底,锲而不舍地钻研。
  
  开辟物理学新时代
  
  当时,许多科学家认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了。基尔霍夫曾断言:“物理学将无所作为了。”开尔文也曾说“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能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了。”
  但是,伦琴发现x射线,使科学家猛然惊醒:大自然还有无穷无尽的奥秘!1896年,亨利·贝克勒尔在做×射线时,又偶然地发现了更为重要的放射现象。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新的发现预示着现代自然科学新的时代的开始,还有极其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人们去探索。因此,可以说,伦琴射线的发现,开辟了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新时代。
  同时,伦琴射线在医学领域应用更加广泛。x射线很容易穿过人体的软组织,但不易穿透骨骼,对金属则完全不能穿透。当x射线穿透人体时就会在黑底片上投下骨骼的白影。像子弹、吞下的金属物体,显示得非常清楚。因而,医生无须手术就可以对人体内部进行一定程度的检查。×射线既可以看清骨骼上很小的裂痕,也可以发现关节疾病和胃里的异物等,还可以寻找刚刚出现的龋齿。x射线使医生有了魔术般神奇的眼睛。另外也可用于放射性治疗——即用x射线来消灭恶性肿瘤或抑制其生长。
  此外,x射线在工业上的应用也颇为广泛。它可以用来检测某物质的厚度或勘察其潜在的裂纹、砂眼等缺陷。在其他许多科研领域,x射线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之,不管在哪个领域,x射线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使人们看到了以前被隐蔽的事物。
  1901年瑞典科学院颁发第一次诺贝尔奖金时,评委们都认为,没有比伦琴更合适的人选了。因此,伦琴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首位得主。
其他文献
2018年的冬天,纽约上东区的高收入女性几乎人手一件Orolay羽绒服。这件羽绒服既不可与盟可睐(Moncler)、加拿大鹅(Canada Goose)这类奢侈品品牌相提并论,也不是ZARA、H
调查背景    贤友河自北向南贯穿整个穴坊镇,流域面积约150平方千米。镇内常住人口达6万人,食品工业发达,沿河建有冷藏厂、食品加工厂、粉丝加工厂共20余家,日排水高峰时总计可达500吨。污水中有机物含量高,经细菌分解后颜色灰暗,产生恶臭气味,鱼虾绝迹,使得贤友河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死河”。为治理“病入膏肓”的贤友河,镇政府曾想方设法、绞尽脑汁,采用了各种措施,如禁止各加工厂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
天翻地覆故园新。空白笺,绣风云。红遍东方,站起中国人。先辈洒血多磨难,奠基苦,济苍生。  吾国今岁正年轻。守初心,担使命。不负轩辕,奋斗历千寻。雄视环球強盛日,遂民愿,普天钦。
20世纪中叶,为摆脱大城市拥挤不堪的状况,以及满足战后重建、增加住房的需求,英国发起了“新城运动”。此后的半个世纪内,英国共修建了28个新城镇。随后,新城运动在全球各地开展。A  Woven City / by 丹麦Bjarke Ingels Group(BIG)建筑事务所  2020年1月6日,丰田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公布了被称为“编织城市”(Woven City)的开发
悉尼,建在南太平洋西部伸入大陆25 千米的杰克逊湾两岸的丘陵地带。市内林木繁茂,道路依山势起伏,海港曲曲弯弯,景色优美。100 多年前的大洋洲是英国的殖民地,马克·吐温在游历澳洲时写道:“悉尼像一个穿着美国服装的英国姑娘”。    上帝遗忘的贝壳    从远处望去,悉尼歌剧院宛如遗忘在沙滩上的一片片光滑洁白的贝壳,又似一只秀丽的天鹅飞向天际,伸出的洁白双翅正掠过海湾;也有人说她像一个穿着婚纱的新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反复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一重要论述,提出了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彰显了为党育人的初心和为国育才的立场。一、必须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和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思想,强调“教育是人
走进常州中华恐龙园,人们都会被几层楼高的恐龙骨格标本震憾,站在从山东出土的蜥脚类恐龙骨架下,人显得那样的渺小,柱子一样的腿骨也让人难以置信,这样的动物群怎么会灭绝了呢?  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这是一种微量元素,在地层中含量很少,但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含量却超过正常值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只有在陨石或地核中才能找到,科学家们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0年12月24日至25日召开民主生活会,主题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坚守人民情怀,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联系中央政治局工作,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联系带头严格执行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联系带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没精打采、暴躁易怒、郁郁寡欢……对干中学生来说,并不一定是所谓的“青春期叛逆综合征”,很可能是严重缺乏睡眠所致。    睡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活动之一。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当人们处于睡眠状态中时,可以使人们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有助于人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长期缺乏睡眠极易引起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视觉、触觉的错乱等。睡眠对于大脑健康是极为重要的。  中学生一般需
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民体育协会全体教职员工:  香飘桂子三千里,春华秋实又一年。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向全国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民体育协会全体教职员工致以真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  翰墨耕耘桃李苑,携手共进谋发展。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们责任担当、砥砺奋进的一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启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