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科转至研究生的日子里,相信同学们的生活里会骤然出现并如影随形一个朋友,你会经常从导师的嘴里、师兄师姐们的手里、同门的电脑上,甚至是你的梦里听到、看到这位朋友。他时而像高冷的霸道总裁,时而像熟悉的陌生人,时而又像亲切的引导者。想了解这位朋友不简单,想拥有他好似更难,你猜到了吗?他有着一个接地气的英文名字——Paper。
读研3年,我发的Paper总共有3篇,虽然真的算不上高产,但我个人已然非常满足。
我读的是专业硕士研究生,3年的研究生生活中,有两年在农村驻扎,做基础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先不说写文章这件事本身需要一个安静又充满书香的环境,单从我是个城市里长大的独生女来看,想要真的打开心里的结缔,快快乐乐地在农村生活,已经很难。
由于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不同,我们需要尽快确定每位同学的课题方向,从而赶在一年农事操作之前进到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中分别从事研究,因而学院第一学期就督促我们完成了论文开题。而此刻,很少有同学意识到论文的真实作用,反而在没有做好本科到研究生的身份转换前,就感受到了来自这位即将陪伴自己3年的朋友身上满满的敌意。
我并不例外。
3月的村子里,寒冷刺骨。初到小院的我们由于不甘心只做一个“纸上谈兵”的“娃娃”,一并包了一亩三分地亲自抡起锄头,继而成功收获了两只抬不起来的胳膊。有天,正当我裹在被子里自我“催眠”不怕冷,从而骗自己尽快起床的时候,接到了我导师李晓林老师打来的电话,开口就是:半个月内完成一篇论文的初稿。
对,我妥妥地把手机摔了!
摔归摔,导师的“圣旨”不敢懈怠。幸运的是老师要求的文章其实并不是一篇科研类文章,而是通过介绍科技小院的运营模式,阐述实践性教育的意义。这就无关于处理数据、综合分析的思维逻辑,但需要条理清晰、论点有据,难的是要最终打动读者。
李老师知道我是第一次写,暗中帮我收集了很多资料,我在“被迫”阅读的同时,不仅对科技小院本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学会了分类整理资料,提取关键性信息,再将信息按照传达目的梳理出框架,最终加上有血有肉的故事。实际上,我花了不止半個月的时间来撰写这篇乱七八糟的初稿,但我还是惊喜地听到导师对我说了一声“不错”,而后把我的文章改到面目全非。
终稿定稿后,也是李老师指导我联系杂志社编辑,督促我磕磕绊绊却走完了整个流程。虽说中间过程不情不愿,但当我收到《录用通知书》,看到杂志上整齐的印刷体显示“王晓奕”的字样时,激动得小手还是不自主地挥舞了起来。
读研3年,我发的Paper总共有3篇,虽然真的算不上高产,但我个人已然非常满足。

命令:半个月完成论文初稿
我读的是专业硕士研究生,3年的研究生生活中,有两年在农村驻扎,做基础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先不说写文章这件事本身需要一个安静又充满书香的环境,单从我是个城市里长大的独生女来看,想要真的打开心里的结缔,快快乐乐地在农村生活,已经很难。
由于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不同,我们需要尽快确定每位同学的课题方向,从而赶在一年农事操作之前进到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中分别从事研究,因而学院第一学期就督促我们完成了论文开题。而此刻,很少有同学意识到论文的真实作用,反而在没有做好本科到研究生的身份转换前,就感受到了来自这位即将陪伴自己3年的朋友身上满满的敌意。
我并不例外。
3月的村子里,寒冷刺骨。初到小院的我们由于不甘心只做一个“纸上谈兵”的“娃娃”,一并包了一亩三分地亲自抡起锄头,继而成功收获了两只抬不起来的胳膊。有天,正当我裹在被子里自我“催眠”不怕冷,从而骗自己尽快起床的时候,接到了我导师李晓林老师打来的电话,开口就是:半个月内完成一篇论文的初稿。
对,我妥妥地把手机摔了!
摔归摔,导师的“圣旨”不敢懈怠。幸运的是老师要求的文章其实并不是一篇科研类文章,而是通过介绍科技小院的运营模式,阐述实践性教育的意义。这就无关于处理数据、综合分析的思维逻辑,但需要条理清晰、论点有据,难的是要最终打动读者。
李老师知道我是第一次写,暗中帮我收集了很多资料,我在“被迫”阅读的同时,不仅对科技小院本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学会了分类整理资料,提取关键性信息,再将信息按照传达目的梳理出框架,最终加上有血有肉的故事。实际上,我花了不止半個月的时间来撰写这篇乱七八糟的初稿,但我还是惊喜地听到导师对我说了一声“不错”,而后把我的文章改到面目全非。
终稿定稿后,也是李老师指导我联系杂志社编辑,督促我磕磕绊绊却走完了整个流程。虽说中间过程不情不愿,但当我收到《录用通知书》,看到杂志上整齐的印刷体显示“王晓奕”的字样时,激动得小手还是不自主地挥舞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