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可持续发展“动力源”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skateco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原经济区正在太原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大道上一路领跑。体制机制创新——构筑一流发展“动力源”
  过去太原工业经济属于典型的资源化、高能耗产业结构,长期形成的依赖增加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是转型跨越必须攻克的堡垒。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的前提下实现工业主要指标翻番,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迫切需要大企业、大项目、大园区的支撑引领。近年来,三一重装、中煤科工、阳煤化机、威力朗沃和金正光学等煤机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重大项目在太原经济区相继开工建设。
  现如今,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将投资目光聚集到经济区这片热土,新一轮的大项目呼之欲出。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和“一流新兴产业基地”的发展蓝图笔墨清晰,勇做转型跨越排头兵步伐铿锵,太原经济区正在太原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大道上一路领跑。体制机制创新——构筑一流发展“动力源”。
  十年发展马不停蹄
  国家级太原经济区的十年快速发展,使得经济区总量不断扩大,项目不断增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进入“十二五”以来,该区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狠抓重点项目落地和建设,全区转型跨越取得丰硕成果,“二次创业”亮点频现、精彩不断。
  在2010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部地区21家国家级开发区中,太原经济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总指数进入中部前十强。在全国90个被考核的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39名;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公布第18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太原经济区入区企业“通泽重工”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为我市民营企业第一家;太原经济区入区企业山西纳克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光伏产业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成功将全球最先进的物理法冶炼提取高纯度多晶硅技术投入生产,此举不仅填补了国内物理法提纯多晶硅的空白,且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今年以来,落户经济区发展的几大项目十分抢眼。其中,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的太原煤机工业园顺利开工建设,目前厂房及部分配套建筑主体已完工。未来5年,他们还将投资400亿元,建设“三一(太原)科技工业城”,这一项目总占地5000亩,包括国际领先的工程机械项目、世界一流的柴油发动机项目、煤炭成套设备项目、新能源装备项目,最终力争在2018年实现销售规模600亿元,而其中的主要项目都将落户太原经济区。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了重要的发展良机。国家赋予了最大综合性政策,山西省委省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太原为中心,建设世界煤机产业基 地”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作为省级转型“产业园区”,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富士康科技、三一重装、中煤科工、太重煤机、通泽重工、智奇铁装、中电科技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企业在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发挥着引领园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成为园区打造一流新兴产业基地、一流自主创新基地,从而建设一流开发区的生力军。
  大项目带动发展大企业支撑跨越
  转型跨越时不我待。今年以来,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重大项目落地建设进展顺利。特别是7月份以来,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新任领导经过密集调研,准确把脉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跨越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理顺和解决好继承与创新、转型与跨越、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政策与环境、经济与社会、改革与稳定、增长速度与民生效益、贡献与分配九大关系,加速发展”成为全区广大干部职工的共识,也成为园区实现新跨越的坚强保证。
  面对转型跨越的新要求,如何继续引领新一轮发展?今年以来,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转型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以项目落地和推进为抓手,上项目、抓投资、出实招、下硬功、求实效,全区社会经济建设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10月下旬,三一重工、江铃股份、中天信科技等重点工程项目正在全区有序推进。
  8月8日,作为我国商用车领域具有丰富的运作经验和良好经营业绩的江铃股份签约重组太原长安重汽,“太原重汽”将成为“江铃”全资子公司,在太原拥有独立法人地位,从事重型卡车的生产和制造。江铃股份将确保“太原重汽”在现有总装工艺基础上,最终完成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并依据项目需要和业务计划引进美国福特技术,建设重型柴油发动机及整车项目。江铃股份将力争使“太原重汽”最终成为年产不少于8万辆的重型载货汽车生产企业,主营业务销售收入达到120亿元,使“太原重汽”进入国内重卡行业主流阵营。
  中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山西省国信投资(集团)公司、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共同合资组建的新公司。中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运营投资主体,计划占地200亩,在经济区建设我国首家全产业链的安防科技产业园区,在我省乃至全国开展安防产品生产制造、监控解决方案、技术产业化合作、系统工程建设等项目,实现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系统集成等安防产业化应用,打造高端产业园区,直接服务我省乃至全国的“天网工程”和“智慧城市”建设,并将在太原建立“邓中翰院士工作站”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项目总投资额12.9亿元,预计年销售收入达80亿元。
  日前,太原经济区被省政府确定为“产业转型园区”,在综改十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实行先行先试,从而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步伐。未来两到三年,经济区将力争再引进2至3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一批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推动全区经济结构彻底转型,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结构配比发展,实现建设一流国家级开发区的宏伟目标。
  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体制机制创新是开发区永恒的主题,也是开发区发展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在国内开发区优惠政策大同小异、增加优惠政策的余地逐步减小的今天,深知创新即动力的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时由政策竞争转向制度竞争,紧抓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率先进行自身体制机制创新。   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我国机械行业首家进入全球市值500强的上市企业三一重工,前期投资10亿元兴建的三一太原工业园在太原经济区正式开工奠基。这便是太原经济区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一流发展软环境的缩影。长期以来,太原经济区不断探索建设集智能运作的效能政府、优势品牌的投资环境、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和谐进步的社会氛围为一体的典范区域和样板模式。
  近年来,经济区对在财政、建设、招商、企业服务和政府采购等方面做了规范,使行政效能不断提高;推进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安全检测、行政服务和投诉处置等方面实现智能优化。尤其是经济区率先在全省开发区导入 ISO9001 和 ISO14001 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凭借国际化管理理念,提升和规范管理、服务水平,为入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环境基础。高端谋划——瞄准国家级一流开发区。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陆续被国家批准为“装备制造(能源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煤机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并获批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成为国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屈指可数的拥有3个重要国家级产业基地的开发区之一。
  从三一集团前来考察,到三一太原工业园开工建设,再到三一集团计划未来五年再投资300亿元,无不显示出太原经济区集聚产业的强大吸引力和内生动力。借着全市率先转型跨越的东风,太原经济区着眼高端谋划,引进了一批高水平、大项目,奏响了一曲面向全国、面向国际市场的乐章。
  目前,太原经济区正在形成以三一重工、太重煤机、中煤科工、智奇铁路装备、长安重汽等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太原经济区已被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煤机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拥有三个国家级研发检测中心、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六个省级技术中心,形成了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煤机装备基地,以太原为中心的世界煤机装备产业基地轮廓初显。
  “十二五”期末,太原经济区力争2015年实现科工贸收入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85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260亿元,财政总收入50亿元。
  视野决定未来。瞄准国家级一流开发区,太原经济区还在“加速度”。在国家级装备制造(能源装备)基地快速发展的同时,由富士康科技、中电科技、蒙牛乳业、青岛啤酒、亚宝药业等国际、国内骨干企业聚集形成的国家级新材料新能源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生物制药产业基地、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基地齐头并进。“五大产业基地”蓬勃发展、日益壮大,真正为太原建设一流省会城市和山西转型跨越“加速度”。
其他文献
2011年6月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提出了推动物流业发展的8项政策措施。这8项措施被业界普遍称为推动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国八条”(以下简称“国八条”)。“国八条”的出台,为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业界对落实“国八条”充满期待。2011年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的正式颁布,为我国的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
匠人固守传统,艺人把握并运用传统,艺术家则把持传统的根基而立异求变。作为艺术工作者,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但我们也必须清楚,这是一个学习和借鉴的过程,始终不会成为目的结果。创新或者称之为艺术创造力应为每一位艺术家追求与珍视的关键,因为创造力所产生的差异往往是艺术品价值的直接源头。当然,作为传统必然是一个十分庞杂、互相交织的文化网络,各种工具、材料、表现手法、题材内容、精神观念互相
[摘要]信息化系统软件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可以使铁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上新台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化系统软件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其次,对信息化系统软件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优点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对信息化系统软件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带表的问题进行思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软件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应用    一.前言    随着中国加入
2012,又一个失望之年?  几乎没有哪个经济学家敢斩钉截铁地断言,2012年不会再出现一场全球经济的衰退。主流观点认为,当前世界经济的前景明显比初秋时黯淡了许多。欧元区危机进一步恶化,目前已席卷意大利和西班牙,并来到了法国门前。其他发达经济体复苏疲弱依旧,而新兴市场也开始感受到经济放缓的压力。  各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忧心忡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曾在今年9月份几次三番地
危机的爆发是由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积聚到一定程度,并超出了微观和宏观层面的风险管理与监管能力。  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金融史中的两次巨大灾难。本文重点从金融监管视角对两次危机发生前夕的金融体系特征、危机演变机制、危机产生原因和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显示,危机的爆发是由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积聚到一定程度,并超出了微观和宏观层面的风险管理与监管能力
四月的陇南,谷雨绵绵,山花含苞,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淡淡的青草香!在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中,本刊记者采访了陇南市委书记王玺玉。  王玺玉书记是个很有亲和力的人,在轻松而又诙谐的对话中,记者开始了采访。    财经界:对陇南来说,“十一五”是灾难频发的五年,困难最多的五年,请您简要介绍“十一五”以来陇南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王玺玉:“十一五”期间,陇南先后经历了“6.21”地震和“5. 12”特大地震,
5月15日,英国伦敦市长办公室暨伦敦发展署北京代表处北京首席代表刘桐渤先生组织英国伦敦前副市长 Judith Woodward女士、伦敦亚洲战略研究中心总裁Mr Ashish Mishra先生及部分中国投资、金融、房地产、创意策划专家、中央电视台、《财经界》杂志社等部分媒体代表等到天津精武镇举行天津国家信息产业安全基地建设研讨会。  天津西青区及精武镇有关领导及天津部分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议。  刘桐
近年来,天津发展亮点频现、成绩显著。滨海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端产业加快聚集,农村城镇化加快推进,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总量跨上万亿台阶,发展的质量效益水平明显提升……天津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引起社会和媒体的高度关注。  2013年3月9日,81家境内外媒体的123名记者参加了天津代表团开放日活动。谈及天津的未来发展,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表示:“我们要在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彰
作为中国内政外交的窗口和经济走势的风向标,2013年的两会舞台较往昔更加异彩纷呈:“中国新政”令世界各国聚焦,“中国梦”更是在代表委员与社会公众间掀起阵阵热浪。  作为中国内政外交的窗口和经济走势的风向标,2013年的两会舞台较往昔更加异彩纷呈:“中国新政”令世界各国聚焦,“中国梦”更是在代表委员与社会公众间掀起阵阵热浪。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说党的十八大绘制了实现
云南省云县是澜沧江畔一颗熠熠闪耀的明珠。  云县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云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最适宜于休养生息的地方。  云县是古茶树的自然博物馆,茶种资源的基因宝库。可以断定云县沿澜沧江的这一区域正是茶的起源之地。这条古茶之路,在许多世纪之后也必然地演变为举世闻名的“茶马古道”。  如今,这块古老的土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云县的糖、茶、紫胶、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