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教授戴建业讲古诗爆红网络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t_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个王之涣狂得没办法!他的诗一般人是写不出来的!他登上了鹳雀楼,一看西边傍晚,白日依山尽,一看东边怎么样,黄河人海流。我的天哪!境界阔大,把宇宙都望穿了,他还觉得不过瘾……这就是盛唐,浪漫得要死!狂得要命!”
  最近,华巾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讲解古诗词的视频在抖音上火了,这段30多秒的视频一周的播放量就超过了3000万次,还获得了100多万个赞。在戴教授发布的80多段视频巾,类似这样的“金句”还有很多。
  “你以为陶渊明种豆种得蛮好,实际上呢?他突然来一句,草盛豆苗稀。要是我种成这个水平,我绝对不写诗。”
  “唐朝每位诗人都自我感觉良好,都很牛,连杜甫那么老实巴交的一个人都‘牛’得很。以前,我以为他写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夸别人,后来才知道,他是在夸自己。”
  戴教授讲课风格幽默,观点犀利,但背后都有严谨的学科知识为依据。戴教授自知普通话不好,所以也不追求抑扬顿挫的效果,在课堂上,他都是用聊天儿的方式给学生讲解诗词。这样的方式可以重现古诗词的现场感,不装腔作势,不居高临下,有趣又接地气。
  在抖音上,戴教授风趣幽默的讲课风格很受欢迎,有人说:“要是这位教授给我上课,我绝对不会打瞌睡!”就连《人民日报》也为戴教授点赞,说他是“大学课堂上的泥石流教授”。
  戴老师说,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书面语言极尽典雅,日常语言极为灵动,但现在的人们大多苦于快节奏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无心或無暇读诗。所以,他最想做的就是用幽默轻松的方式让人们爱上诗歌,体会到诗歌中的美好世界。
  多维解读
  角度一:术业有专攻,厚积方能薄发
  荀子《劝学》篇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戴教授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学科组组长、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是魏晋南北朝至唐五代文学和唐代诗歌。戴教授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解古诗词,很多看似无心的“调侃”背后都是专业知识的积累。他“魔性”解读古诗词,内涵不失文雅,文雅不失风趣,正是术业有专攻,厚积方能薄发。
  角度二:传承文化,必须不断创新
  从易中天品三国到戴建业讲古诗词,众多事例证明:要想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就一定要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跨越时空,在人们心灵的共振中延续文化的血脉,传承优秀的文化基因。“我用这样的方式讲课,是想让大家不再被迫学习,而是主动学习,这样整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就会提高。”戴教授如是说。
  角度三:传播文化,要坚守初心
  戴教授的课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又饱含深情,很接地气,这体现了他的真诚和坦率。在抖音上走红后,面对潮水般的好评和赞誉,戴教授依然坚守讲台,继续给学生带来高质量的课程,让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以崭新的形式呈现出来。
其他文献
当今时代,你是否阅尽千帆,被世间繁华芜杂迷了双眸,再难寻最初的自己?你是否汲汲营营焦躁难耐,有心改变却无力出发?何以能于现世的凌乱中,走出无能的痛苦,寻得人生的价值?  是谓寻一种平衡,觅一番自律。“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律于自我、堅守本心的况味,最是令人低回。不惧纷扰、立德立言的自律者,于人生路上有着无问西东的勇气。  自律之人,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皆可不为外物所动
很多时候,如果一个人只会一条道走到黑,怕是很难赢得成功。换一条路走走,或许前方便是柳暗花明。  换一条路,首先在于变换思维方式。  一只不慎飞入房间的蝴蝶,只想从房顶飞出,不懂变通,最终累死在房间里。其实,只需要换一种思维方式,低飞一点儿,它便可轻松飞出去。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爱因斯坦生活的时代,牛顿力学与麦克斯韦方程产生矛盾,时人总想将二者整合,却屡屡失败。唯有爱因斯坦另辟蹊径,用相对论替代牛
世间  喜怒哀乐落梅花  春夏秋冬煮作茶  悲欢离合多少事  素白裂帛点朱砂  和风  突然想起  雪融化后  裸露的土地上  在阳光爬上窗棂时  散发淡淡的青草香气  某个冬日午后  三十楼的天台上  感受阳光的暖意  某個瞬间  和迎面而来的春天撞个满怀  不愿躲开  旅人  我希望某天醒来  眼前不是雪白的天花板  而是晴空、绿树或是其他  一个随着火车颠簸的清晨  那时我的每一步  都是通
题目  在首届科学探索奖的颁奖仪式上,50名获奖科学家集体亮相。科学探索奖旨在褒奖与支持在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全职从事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天文和地球科学、前沿交叉技术等九大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领域研究的45岁及以下中青年科学家。  在评奖过程中,最让人有所触动的是:评奖的内容都是科学家说了算,不是领导、机构、企业说了算,不是出资方说了算。由几千名科学家组成的评委专家库不唯出身、不唯“帽子”,
“戴高帽”是一个俗语,通常把当面奉承人的恭维话叫“戴高帽”,有讽刺意味。  清朝,有个京城的官吏要调到外地做官。临行前,他去跟恩师辞别。恩师对他说:“外地不比京城,在那儿做官不易,你可要谨慎行事。”官吏说:“现在的人都喜欢听好话,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见人就送他一顶,应该不会有什么麻烦。”恩师听了这话很生气,训斥他说:“我反复告诫过你,做人要正直,你怎么能這样呢?”官吏说:“请您息怒,这也是没有办
快,是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特征越发明显。作为这个时代的亲历者,在被打上时代烙印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深入广泛地对时代现象进行思考。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事物因为科技进步而加快了速度?它们加快了速度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哪些影响是有利的,哪些影响是不利的?我们如何避免快带来的不利影响?当我们将这些问题对应到快时代的生活百态时,我们就是时代的思考者。  从身边的快现象说起。在物
一觉醒来收入几百万元,这种只存在于白日梦中的事却被范丞丞和其粉丝成功实现。范丞丞曾在微博上发了个自拍照,但想要看清原图必须付费60元成为其专属会员,结果一夜间竟有8万人付费。人们纷纷调侃这戏剧般的追星现象,或叱范丞丞,或责粉丝。我认为,此二者皆不知何以为“饭”,又何以为范。  Fans,本泽“粉丝”,在网络中被戏译为“饭”,即某些明星的粉丝群体。崇拜偶像并没有错,古代如李白,甚爱谢灵运,在梦巾仍“
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的一席话,在网上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人们对此众说纷纭。(“众说纷纭”表述不当,应是“一片质疑”。)我认为,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引领世界潮流,加大阅读量并非一件坏事。因为美好的人生需要靠读书来装点。  读书是提升自己的终南捷径。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此处引言与下文论述的内容不一致,不能有效证明论点,引论不当。)古圣先贤的话如黄钟大吕,
新文化运动的时代,是一个革故鼎新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青年的时代,因此便有了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求索,有了鲁迅“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呐喊。不唯当时之世,当今时代,仍然需要有活力、有激情、锐意进取的青年人。  文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那么这一点不言而喻:青年敢于向上走,国家才能有希望。  青年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年龄段的成年人,
过了这么多年,我依旧要问:为什么时光,它总立于不败之地?——题记  铺开一方长长的卷轴,我窥探到纤纤时光掠过的影子。  时光匆匆,带走了往事。它悠悠地流淌,亘古不变。它的存在有何意义,又证明了什么?蓦然回首,但在灯火阑珊处,我并未找到答案。或许答案在风中飘荡吧。时光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在不一样的地方,它留下了不一样的足迹。当有一天这条路走的人多了,答案,会在路的尽头吧?  一、你  当你老了,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