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面向市场主体的宏观调控创新——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调控创新的认识

来源 :管理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宏观调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直面市场主体发力,促进深化改革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突出就业政策优先地位,用新动能拓展经济增长空间,注重发挥结构性调控工具作用,在多重困难中确保国民经济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质的稳步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的统一,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宏观调控经验.
其他文献
鉴于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性与应用性强的特点,国内学界对于开展理论贡献与应用价值相融合的学术研究已达成广泛共识,探索性案例研究作为基于情境性管理实践的科学研究是关键的实现途径之一.由于舶入国内工商管理领域的时间有限,当前对该方法使用规范的准确认识与掌握仍是做出高水平案例研究的重要基础.首先系统梳理了2010—2019年十年间相关论文与学术资料,扎根出我国高水平案例研究应具备的规范性特征,重点探究现阶段工商管理探索性案例研究的整体发展现状与规范性水平,并就关键问题深入剖析;然后,比较其与定量研究编排规范的异同,阐
社会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如何选择市场逻辑与公益逻辑,以平衡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的冲突,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作用机理是怎样的?影响不同逻辑选择背后的因素是什么?基于制度逻辑视角,以三家典型社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①相对于单一的公益逻辑、单一的市场逻辑,混合逻辑是社会企业最佳的创业策略,可以很好地平衡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的冲突,并推动企业成长;②就混合逻辑而言,社会企业可以采取强市场逻辑、强公益逻辑模式的非均衡模式,也可以采取市场与公益混合的双元逻辑均衡模式;③不同社会企业选择不同
书院按照是否有学生日常管理权限可划分为实体书院和虚体书院两大类型,文章着重分析了两类书院在与学院双轨协同育人的实践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分工界限模糊、隐形竞争凸显、沟通成本激增、专业教师育人作用下降等问题是实体书院的现实困境;导师制推动难、书院育人功能虚化、学生归属感弱化等问题是虚体书院运行的实际困难.最后,根据调查分析和实践经验,对书院制的发展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思考建议:统筹做好顶层设计、按需选择书院模式、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全面检验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