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t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相对白话文而言的,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標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为此,我们开展了“初中文言文尝试教学研究”的课题活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尝试自读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关键词:搜集信息;诵读;想象;创设情境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提高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指导学生自学文言文的方法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攻下“文言文”这座大山,首先让他们熟悉文言文,了解文言文。
  1.注重课前信息的搜集 每上一节新课我都让学生了解与文章相关的资料。有条件的学生就上网查,没电脑的同学就到图书馆查阅。如八年级上册选取的文章《桃花源记》及《归园田居》都是晋代的陶渊明的作品。在讲课时,我有意识地将这两篇课文安排在一起讲。在授课前让学生去搜集陶渊明的生平,文章的写作背景、赏析。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所以学生在课堂上争先恐后地发言,通过教师讲解、师生讨论,使学生深深地认识了这个“躬耕自资”,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不在官场中迷失自我的田园派诗人。这样做,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主动走进文体,提高了他们学习探究的热情。
  2.让学生当小老师 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组8人或9人,由组长布置任务;每个星期用一节语文课来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导全班同学学习新课文;每一节课有三组同学参与,这三组同学之间进行比赛,另外三组同学则在下周的语文课进行。课后,让同学民意选举,选出“最佳小组”。加入了比赛的元素,大大增加了同学们的自学热情,他们往往在自学中积累了文言词汇,展开想象的翅膀,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自学的形式,大大夯实了学生的文言文基础。
  二、多样式诵读,培养语感,情感熏陶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对于学生培养语言感知、积累顿悟能力,加深文意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每节课都保证学生能有15分钟以上的读书时间。
  1.学生试读 一篇文言文,我先让学生试读一遍,从试读中找出他们不会读的字,自己查字典,或听录音时纠正,并要求他们听清句读。通过反复诵读,利用文言构词造句的特点以及语音停顿,语气声调等诵读要诀来深化词义句意的理解辨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准确朗读 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找出自己的不足;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播放录音、教师示范朗读,帮助学生纠正字音,进而有感情地朗读。如教第25课《杜甫诗三首》我先让学生听录音读,纠正字音,接着跟录音读。从读中感悟大诗人杜甫在不同时期的诗作中表现的不同感情。
  3.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分小组读,分角色读,朗诵比赛来唤起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为了能够在小组中或比赛中有出色的表现,他们往往会潜心研究:怎样停顿;哪里该重音、轻声;用什么样的语调读,读起来声情并茂。他们都要细细的推敲。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用生动的人物对话,塑造了临危不惧、机智的唐雎;骄横、色厉内荏的秦王。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达到了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艺术感受。
  三、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王维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教学中,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凭借语言设法将“诗”与“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使远古的画面走进学生脑海,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如我特意将《钱塘湖春行》及《天净沙·秋思》放在一起教学,我让学生课前给这两首诗都画一幅配图。在当堂成诵的基础上,我先让他们分小组展示自己的配图,并谈谈自己如此配图的理由。《钱塘湖春行》的配图里,学生选取的景物有春水、白云、莺燕、柳树、花、草、白马、杨树、白沙堤等。《天净沙·秋思》的配图里,学生选取的景物有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古道、瘦马、夕阳等。接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在图文并茂的熏陶下,我再展示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在强烈的对比下,学生领悟到“凡景语,皆情语”的真谛。
  四、创设情景,加深理解
  尽管文言文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但对现代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还是有难度的。因此,我因材施教,将一些文言文编成课本剧,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授《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时,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分小组表演。通过表演,学生加深了: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这几处地方的理解。表演完毕后,我趁机让他们讨论“元方入门不顾”的动作是否失礼。学生分成两方,一方认为:“元方只有七岁,这样做太没礼貌了”;“对方是大人,而且文中说道‘友人惭,下车引之’已经表示对方想道歉了……”另一方认为:“元方入门不顾并非无礼,而是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据史书记载,文中的友人平时就粗鲁无礼”;对于无信、无礼的友人,元方这样做,正表现了他的义正言辞、明辨是非……”学生在精彩表演的熏陶下,激发了他们辩论的热情,进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利用戏剧表演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文言文的教学不能仅靠课堂上的学习,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勇于质疑、解疑。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智慧点燃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把文言文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坛绽放灿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敖军辉 .《文言文阅读》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王铁生.如何快捷背诵文言文[ 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4(35).
  [3] 艾玛·麦克唐纳.如何打造高效能课堂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4] 陈胜武.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 [ C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教学文摘
其他文献
学位
民勤绿洲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内陆河石羊河流域的下游,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绿洲之一。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以四期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运用3S技术,研究了民勤绿洲19
赤霉酸诱导的富含半胱氨酸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在N-末端具有一段不同长度的信号肽,C-末端含有12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的蛋白,这类蛋白在多种植物的重要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利用原核表达获取可溶性的手掌参中赤霉酸诱导的富含半胱氨酸蛋白(GcGASA),研究其体外活性并运用荧光光谱学手段研究其内源荧光。方法:利用pET-32(a)作为原核表达载体,对手掌参中赤霉酸诱导的富含半胱氨酸蛋白G
工业测量系统软件是工业测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系统应用的关键,本文通过三维显示技术使测量数据以图形、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把不可见现象转化为直观的信息表示形式,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