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c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改革思想的提出和落实为初中语文的日常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初中语文教学明确了新的职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和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教学与新时代语文课堂中的重点教学内容相融合,使得语文课堂成为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的载体,在现代的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的文化内容,让初中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升道德修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品质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全面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下文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0-0093-01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传承和弘扬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肩负起自己的职责,教师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应该主动研究强化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运用特定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悟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内容为载体,以语文教材为媒介,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让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更具高效性,也会让学生在学习时清晰的掌握传统文化的内容,主动在生活中弘扬传统文化。
  1.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承担渗透传统文化的职责
  在課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要主动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以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教师同时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投入情感,熏陶学生在学习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语文学习。教师以高强度的教学素质和饱满的热情投入语文教学,就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树立了鲜活的榜样,让学生被教学感染,参与语文学习了解传统文化。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在网络中收集不同的语文教学方式,以及在课堂中适应的优秀教学方式,教师通过教学形式的整合和教学方式的融合,以班级中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再在课堂教学中注入不同的情感,就会影响学生加深学习感悟,也会为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前提条件。例如,在有关课文《背影》的教学中,教师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在教学的过程中以饱满的热情重点强调父亲在站台上的动作描写词汇,可以配合一些情感饱满的音乐,深化学生对课文学习中的感悟。在学生的学习情感被充分激发以后教师再在课堂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亲情和孝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加深学生的学习理解。
  2.采用丰富教学形式,完成传统文化的渗透
  教学方式的更新显示着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向着多元化的方式迈进。初中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应用不同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的过程,改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枯燥性和乏味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也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激发学习热情,吸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让学生积极参与中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让学生在学习中完成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例如,在课文《故乡》的教学以后,教师就可以在班级中开展“我的家乡”的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以及融合的不同传统文化。通过此项演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对家乡的了解。随后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举办“静心时刻—读书角”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籍带到班级中参与分享活动,通过不同书籍的阅读提升学生对文化内容的了解。最后在班级中开展“传统文化畅谈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了解在班级分享京剧、越剧、诗词、灯谜、对联等不同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就会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传统文化内容,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3.结合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中包含的课文内容会是学生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媒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善于应用教材中的优势,为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材中的诗词内容是渗透传统文化的有利途径,教师通过诗词短小精干的特点,让学生感悟到文字的魅力和文字表述方式的优势,也会让学生通过对诗词的学习感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例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诗词中的内容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诗词中主要描绘作者面对凄凉悲惨的景象,仍然对生活抱有希望,仍然希望以后的生活中的眼前会出现在风雨中安稳不动的房子,充分表示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师通过诗词中的内容向学生渗透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主义精神,让学生通过诗词中内容感悟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诗词和乐观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学习情感,同时感受到不同时期人们表述情感的不同方式,让学生认知不同的文化内容,增强学生的素质和文化感悟能力。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需要教师及时的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落实不同的教学形式。首先以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出发,在丰富教学形式的运用和教材中的资源的整合上,保证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了传统文化内容的深刻内涵,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中,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文化感悟,促使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保证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闫丹.浅析初中语文中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研究[J].学周刊,2019(30):58[2019-09-25]
  [2]胡潆心.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探究—以部编版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9):140-141
  [3]吕银梅.试析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39-4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对学生写作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教师必须迅速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小学生作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文章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并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三点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8-0122-01  作文一直是语文学习
电子商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效且安全的电子商务协议研究是近期研究的热点。对Iuon-Chang Lin等提出的的基于口令和时间限制的用户身份认证的电子商务应用协议进行了分析。
摘要: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高政治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学习政治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反思,从而制定出更好的教学方案,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如何有效的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111-01  
摘要:新时期,信息技术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增多,涌现了诸如微课等基于信息技术前提的教学模式,对教育领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高中数学学科而言,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而且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特征。通过运用微课开展该学科教学,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存在的诸多不足,促使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教学活动更加高效。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良好的作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基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长特点,小学生往往会出现思维混乱和情感表达不清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保障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以下,本文将针对小学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化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作文;作
AIRSEA SystemⅡ已应用于我国的海洋重力测量,它主要由高精度的垂直加速度计和稳定平台组成。前者用于测量总加速度,后者使加速度计保持精确的垂直指向。海洋重力测量时,由于测量船水平加速度的存在,稳定平台难以精确维持水平从而使加速度计偏离正确指向,由此产生了水平加速度改正。为了提高测量精度,给出水平加速度改正计算的两种方法,即两步法和一步法。为有效地减弱因水平加速度改正不完善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摘 要: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任何一个科目的学习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在小学学习阶段中,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让学生能够有动力来完成数学的各种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更加有耐心的学习日常数学的学习内容。而如何让学生在小学这一学习阶段获得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是需要教师认真讨论和研究的重点教学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认真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