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法网海报:粗犷的网球世界

来源 :网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bd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的法网海报看上去画风十分粗犷,但细节处理得恰到好处,完全诠释了网球运动力与美的特点。
  Marina
  4月份,因为要寻找曾经常去的一家餐厅,我用谷歌街景功能在巴黎的十六区乱窜,自然也就看到了罗兰·加洛斯。谷歌的照片只有罗兰-加洛斯的建筑、植被、路牌这些永久性的内容,没有熙熙攘攘的观众,没有球员,看上去冷冰冰的。然而一个月之后,这里就将变成全世界的网球中心,法网海报会出现在赛会的纪念册、重要通道、巴黎的街头,成为五六月份花都独有的风景。
  就如同法网的成绩你永远无法提前判断一样,法网的主题海报,每年都只能是一次“惊喜”或者“惊吓”。2013年的法网海报看上去其实很简单,即便有些抽象,但还是可以看得出网球是这副作品的主题,之后每再看一次,都会有更多新的理解,我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今年的法网海报依然是和勒隆画廊合作的,作者是英国人戴维·奈什(DavidNash)。真实的网球是黄绿色的,在戴维-奈什的画布上,网球的颜色有点儿趋近于太阳,保留了黄色的基调,但整体要更加明亮。这副作品的构图并不复杂,相比于近几年来说,算是极简主义了,但是抽象派的风格还是给这副海报增加了更多的艺术气息,甚至赋予了它一点儿诗歌的意境。
  网球元素很突出、很明显,这是继阿达密(1980)、沃斯(1986)、塔皮斯(2000)、迪·罗萨(2012)之后,又一次有艺术家把网球作为主角放在了法网的主题海报上。
  1980年,艺术家丹尼尔·勒隆的画廊和法国网协一起推出了法网主题海报,从此海报成为了这项红土大满贯的特色之一。当年,意大利艺术家阿达密创作了法网的首张艺术海报,自此勒隆画廊和法国网协一直延续了创作艺术主题海报的传统,每年会由一位当代艺术大师承接这一工作,法网海报的作者并不局限在法国本土,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的诸多艺术大师都曾经为法网专门进行创作,戴维·奈什是第34位为罗兰·加洛斯提供海报的艺术大师。
  作为一名善于雕工和刻工的艺术家,戴维·奈什在为法网创作的时候依然选用了他最擅长操作的木板,将他对网球的理解用木板、刻刀、油漆这些惯用的工具表达了出来,最终呈现在了画布上。这张白色的画布犹如天地世界,在手写体的2013上面仿佛呈现出了一片球网,但这张球网并不具象,需要想像才能置身其中。球网上面,一个个网球朝着不同的方向顺势盘旋,留下或长或短飘逸的运行轨迹。画布的两侧分别印有罗兰和加洛斯两个单词,同样是手写体。
  2013年的法网海报看上去画风十分粗犷,但细节处理得恰到好处,完全诠释了网球运动力与美的特点。
  作为抽象派艺术家,奈什喜欢在作品中体现其独具魅力的创造性。罗兰-加洛斯虽然历史悠久,法网早就已经是百年大赛,但是这项大满贯在保留历史和传统的时候,也在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创造力”也是法网的关键词之一,奈什用作品为自己和法网找到了共同点。
  TIPS 作者简介
  戴维·奈什:当代著名的雕刻家、雕塑家,1945年出生在英国的萨里,1967开始定居位于威尔士的小城布莱奈·费斯蒂尼奥。奈什喜欢以木材为创作原料,作品细腻而精致。上世纪60年代末,奈什对大地艺术萌发兴趣,在他看来艺术和自然应该捆绑在一起,于是开始在自然界中进行创作,完成了诸多以农田、景观为背景的作品。
  奈什隶属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在全球诸多画廊、博物馆、植物园中都有他的作品展出,是英国当代最富盛名的艺术家之一,他也参与投资和建设了位于伦敦的英国皇家植物园。
  TIPS 大地艺术
  又称地景艺术、土方工程,是指艺术家以大自然作为创造媒体,把艺术与大自然有机的结合创造出的一种富有艺术整体性情景的视觉化艺术形式。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欧美的美术思潮,大地艺术逐渐由最少派艺术的简单、无细节形式发展而来。大地艺术家普遍厌倦现代都市生活和高度标准化的工业文明,主张返回自然,对曾经热爱过的最少派艺术表示强烈的不满,以之为现代文明堕落的标志,并认为埃及的金字塔、史前的巨石建筑、美洲的古墓、禅宗石寺塔才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才具有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联系。
  这就是我和网球的缘分——专访法网海报创作者戴维·奈什
  Marina
  和巴黎观众的挑剔和偏激形成鲜明对比,“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精神总会在每年的法网海报创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艺术家在领走了网球和罗兰-加洛斯两大命题之后,就可以进行天马行空的自由创作。这些创作者的身份没有特别的限定,34年来的海报作者遍及不同的创作领域和艺术流派。
  今年,法网海报的合作者勒隆画廊寻找到了善于大地艺术的戴维·奈什——一位享誉全球的英国艺术家,同时也是一名网球爱好者。为了海报创作,他专程赶赴法国参观了罗兰·加洛斯。为了和中国网球迷们分享他的创作经历,他接受了《网球》杂志的专访。
  《网球》:是什么样的机遇让你成为了2013年法网海报的创作者?
  奈什:法网的海报都是勒隆画廊负责的,由他们来寻找相应的艺术家去创作。今年,他们联系上了我,我也对此很感兴趣,这也许就是我和网球的缘分。
  《网球》:你平时会关注网球比赛吗?最喜欢的球员是哪些?
  奈什:我的母亲参加过温网的青少年比赛。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温网就是一年一度的网球盛宴,我们全家会围坐在一台很小很小的黑白电视机前看比赛。现在,我和我的太太都支持穆雷,这源于他拥有苏格兰人的那种勇敢和决心,当然我们也很欣赏费德勒这位网球场上的艺术大师,还有特松加身上与生俱来的快乐和乐观。
  《网球》:你的这副海报作品主要表达的是什么?
  奈什:我和其他所有的海报创作者一样,都要同时表达两个主题:网球和罗兰-加洛斯,当然也可以加入一些我自己的想法。我曾经创作过很多立柱,这些作品都充满了建筑感,体现了一种上升和成长的感觉。任何一个网球回合都可以有建筑的概念,每次击打都是上下左右这些空间位移。网球本身是黄绿色的,所以选择这种干黄的颜料,在纸上也是左右来回,最后呈现出了一幅塔式的建筑。
  《网球》:在这次创作过程中,有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呢?
  奈什:去年元月份我去参观过了罗兰·加洛斯,恰逢他们在重建场地面层,那是一次让人激动的旅程,我有幸看到了场地铺设需要的各种原材料,其中还有炭渣,还有很多保证场地的渗水和增加密度的物料。
  让人意外的是,红土只是在表面铺了浅浅的一层。其实画边线的方式也很有意思,是用白色的油漆画上去了的,还加了很多亚麻籽油在里面,边线的颜料需要渗透整个表层,这既是雕塑又是油画。我特别向他们要了一些红土带回家,还有一罐网球。红色是罗兰·加洛斯独有的特色,我原本打算用这种颜色来创作海报,但是之前已经有很多艺术家这么做了,所以我最后尝试着用了网球的颜色。
  《网球》:你去观看过法网的比赛吗?
  奈什:除去上面提到的参观经历,去年法网比赛期间,我和太太曾受遨在罗兰·加洛斯待了一天。我们看了德尔·波特罗、伯蒂奇、穆雷、加斯奎特和莎拉波娃等人的比赛,之前,我只是在电视上见过这些选手。对我们来说,那是很特别的一天。
  《网球》:作为2013年海报的创作者,你今年还会去罗兰·加洛斯观赛吗?
  奈什:我们会去那里待上一个礼拜,我们还特别在巴黎租了一间公寓。对于这次旅行,我太太尤其感到开心。
其他文献
随球上网技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职业网坛中开始逐渐销声匿迹,因为球拍制造科技的发展让拉夫特、埃德博格、纳芙拉蒂诺娃这些伟大上网型打法的选手不再占有明显优势。今天,随球上网技术以与以往略微不同的模式卷土重来。与那个年代使用低弹跳的切削或将球打深来获得向前移动的时机不同,现在的随球上网技术已经是网球运动中最具进攻性的击球。它的模式很简单:当对方打出中场浅球,你打一记具有进攻性的落地球,紧接着跟随击球飞
期刊
在你的日常饮食中,有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可能会伤害你。最新医学研究表明,有些看起来无害的东西,就像你最喜爱的运动饮料,会给你的身体带来天壤之别的改变,它可能让你的肌肉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也可能会让肌肉的酸疼感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你必须为身体提供正确而均衡的营养,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能提升或降低你运动表现的食物。  樱桃汁  根据俄勒冈大学营养健康学院报告,多喝纯樱桃汁能够使你远离疼痛和伤病。实验显示,每天
期刊
对我来说,每一个新的学生,新接触的小孩,都是一段新关系的开始,我从旁观者的角度,去感受他们,去体会、去经历他们现今的一切,他呈现在你眼前的,就是他到目前为止,成长经历的综合结果。每一个小孩都给我不同的难题,也让我看到他们与生俱来的独特性。而我就像一个旅行者,在不同的景点穿梭,享受着美丽的风景,而这些小孩就是独特的景点,我将面临到如何欣赏他们,雕塑出他们的独特性,发挥出每个人自身的天赋。  教导每一
期刊
光男单一个项目,报名人数就超过130多人,并且云集了毛亮、杨明、李俊崎、宝力高,叶子豪等国内顶尖业余高手,这项赛事到底具有怎样的魅力,让众多选手如此趋之若骛?  1  6月29号,“2013金地大师杯”在杭州西子湖畔的黄龙体育中心拉开战幕。比赛设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和混合双打三个项目,其中男子单打最为火爆,128人的编制,吸引130多人报名参赛。考虑到选手参赛的积极性,组委会只好让“超编”选手加赛一
期刊
温网是唯一正赛和资格赛不在同一个地方进行的大满贯赛事。资格赛的比赛安排在一个叫洛翰普顿(Roehampton)的地方,这里也是国际网球联合会(ITF)和英国草地网球协会(LTA)所在地。  相比温布顿小镇,洛翰普顿更显隐秘安静,一眼望去,大片的草地连在一起,蔚为壮观。不过,和全英俱乐部草地相比,无论是地面的整齐度还是球场的布置,这里都要逊色不少。  在球员的呼吁下,今年的大满贯赛事对资格赛选手和正
期刊
在当今男子网坛,瓦林卡身兼费德勒、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3人“10连败俱乐部会员”,伯蒂奇同时入选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10连败俱乐部”。不过,连败俱乐部成员这个身份并不丢人,反而是对他们实力的一种认可。  7月上句,在一场普通的ATP纽波特站第2轮比赛中,诞生了一个不寻常的纪录:35岁的美国老将迈克尔·拉塞尔击败比他小9岁的同胞阿莱克斯·库兹涅佐夫,保持了对阵后者的12战全胜。其实库兹涅佐夫有过好几次
期刊
夏天的两个大满贯,总会给球迷带来不一样的兴奋。对于中国球迷来说,今年最抢镜的既不是八捧火枪手杯的纳达尔,也不是冷门女皇巴托丽,更不是英国指数瞬间爆表的穆雷,而是李娜新闻发布会上的那股硝烟。  从罗兰·加洛斯延续到了温布顿,原本也许只是一个误会,最终演变成了一场闹剧。球场外的这场“战争”让人哭笑不得。  回头看这场闹剧,法网的时候,不管是当事记者还是娜姐都不是这场“战争”的挑起者,但却被舆论推成了对
期刊
年初,费德勒在公布新赛季的赛程安排时,人们发现这是一份极其精简只有14项赛事的赛程表,而且罕见地没有把伦敦年终总决赛列在其中。  当费德勒在温网第二轮爆冷负于斯塔霍夫斯基后,瑞士人并没有迎来计划中的“暑假”,反而再次宣布将在“美网系列赛”到来前,增加汉堡和加斯塔德两站红土比赛——这通常都是那些以比赛奖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草根球员”才热衷参加的低级别比赛,也是2009年ATP调整赛程并将汉堡大师赛降
期刊
在罗兰·加洛斯的土地上,他们是观众绝对的宠儿,而一切站在他们对面的球员,都成了全场的敌人。  1  库尔滕  法国的球迷没有理由不去喜欢库尔滕,他极有个性的发型、比阳光还灿烂的笑脸都是那么对观众们的胃口,他不仅在这里留下了精彩的比赛,更用热情与真诚打动了球迷的心。库尔滕是法网的“三冠王”,他分别在1997年、2000年和2001年取得冠军,而在法国球迷们的心中,最难忘的是他在2001年印下的两颗“
期刊
同莎拉波娃、伊万诺维奇这些年少成名的选手相比,格尔格斯远算不上“天才少女”,她在前7次大满贯之旅只赢得一场胜利,22岁时才首夺WTA巡回赛冠军;直到2011赛季,格尔格斯开始踏上阳光大道,她在红土赛季强势爆发,在斯图加特大奖赛上,她连续击败阿扎伦卡、斯托瑟和沃兹尼亚奇三位TOP10选手,成为自1994年胡贝尔之后首位夺冠的东道主女选手。格尔格斯在领走11万美元支票的同时,还得到了赞助商奖赏的保时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