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缺素症的识别和平衡施肥技术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e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缺素症的识别
   缺氮:玉米缺氮时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片由下而上从叶尖沿中脉向基部黄枯。
   缺磷:玉米缺磷时苗期叶尖和叶缘呈紫红色,老叶变黄,茎秆细小,生长缓慢,抽穗期出现早穗秃尖、弯曲畸形,子粒行列不齐,不饱满。
   缺钾:玉米缺钾时老叶边缘枯焦、发褐,直到枯死,幼叶变黄,植株矮小软弱,易倒伏。
   缺锌:玉米缺锌的症状是白苗、死叶,有“白花叶病”之称。一般从四叶期开始,新叶基部的颜色变淡,呈黄白色。5~6叶期时,心叶下1~3叶出现淡黄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叶脉仍绿,基部出现紫色条纹。10~15天后,紫红色条纹渐变为黄白色,叶肉变薄,似“白苗”。严重时,远看全田一片白。缺锌的玉米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枕重叠,顶端似平顶。严重者白色叶片逐渐干枯,甚至整株死亡。拔节后叶色渐转淡绿,喇叭口期,中下部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叫“花叶”。基部叶片重新变白,呈半透明状。抽雄后,自下而上呈“花叶”状。植株发育受阻,抽雄和叶丝都比正常植株迟2~3天,空秆多,果穗缺粒秃尖。
   缺钼:老叶片叶脉间失绿变黄,叶缘焦枯向内卷曲,子粒皱缩。
   缺铁:新生叶片叶脉失绿黄化,叶脉保持绿色而呈明显的条纹状,茎秆和叶鞘呈紫红色。
   缺硼:幼叶展不开且发白,逐渐枯萎死亡,老叶叶脉间有白色条纹,植株矮小、瘦弱。
   缺锰:症状常从新叶开始,幼叶变黄,叶脉间有绿色斑点,叶片柔软下披且根系细长而白。
   缺铜:植株生长缓慢、矮小,顶枯死或丛生,叶色灰黄或红黄,有白色斑点,果穗发育差。
   2.平衡施肥技术
   根据玉米的生长和吸肥规律,施氮肥应施足底肥,重视苗肥和拔节肥,猛攻穗肥,磷钾肥宜作基肥早施,具体施肥量如下:
   亩产高于500kg的地块,亩施尿素35~38kg、过磷酸钙20~23kg。亩产400~500kg的地块,亩施尿素25~35kg、过磷酸钙17~20kg。亩产300~400kg的地块,亩施尿素17~24kg、过磷酸钙12~17kg。亩产400kg以上的地块,每亩还应增施硫酸钾12~16kg。
   另外,玉米生长后期氮磷钾养分不足时,可于灌浆期亩用尿素1kg、磷酸二氢钾0.1kg(或过磷酸钙1~1.5kg浸泡24小时后滤出清液、氯化钾或硫酸钾0.5kg),对水50~60kg喷雾。当发现有缺乏微量元素症状时,可用相应的微肥按0.2%的浓度喷雾(硼肥浓度为0.1%)。每7~10天喷施一次,喷施选择晴天效果较好,若遇烈日应在下午3时后喷施。阴雨天气应在雨后叶片稍干后喷施。注意肥液要随配随施。
其他文献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6 ℃,年平均降水量750mm,有效积温2760 ℃~2800 ℃,气候温和湿润、雨热同季,非常适宜发展优质水稻生产。2006年东丰县提出了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申请,2009年被农业部批准立项,2010年基地通过验收。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制定和实施了适合东丰县的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  1.品
在本次“同课异教”教学活动中,笔者所执教的《故宫博物院》是一组由四个材料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信息量很大。其中的材料一原为知名编辑黄传惕先生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
梨树县是国家重点产粮大县和玉米出口大县。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保护耕地,增加玉米产量,是近年来梨树农业生产的核心课题。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相关专家进行研究论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积极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机具。其中,以免耕、少耕和秸秆覆盖为核心内容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2008年开始,在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有关项目资助
针对轴承等机械部件的退化状态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多维退化特征的退化状态GG聚类方法。首先分析谱熵参数在复杂性表征以及运算速度方面的优势,提出基于谱熵的性能退化特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