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江南矿冶之城——湖北黄石,新建企业中铝华中铜业(原大冶铜板带)公司以其独特的魅力,诠释着“低碳、环保”的理念,向世人展示了绿色文明的风采。厂区内山峦叠秀,树木蓊郁;员工宿舍傍“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间绿筠”;500米长的主厂房里,各种高、精、尖设备清吟低唱,紫红灿亮的铜带源源吐出;作业区人数很少,全然看不到热火朝天、喧闹的场景。两年多来,包括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在内的省部级及以上领导近60人来此视察,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中铝华中铜业被誉为“展示黄石市工业文明的窗口”。
(一)
黄石是我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黄石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中外驰名;黄石大冶早在唐代就因 “大兴炉冶”而得名。延续千年至今,“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凸显高能耗、高排放的有色矿冶特色。
高碳经济显然不具可持续发展性。随着能源的不断匮乏,社会对环保的诉求日益强烈,加之黄石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迫在眉睫。尽管黄石被称为“三楚铜都”,但高精度铜板带材的研发生产仍是“空白”。
2005年9月,中国铝业公司同湖北省政府开展战略性合作,中铝大冶铜板带有限公司(华中铜业前身)成立。2006年10月,工程建设开工。作为世界500强的中铝明确要求,将大冶铜板带公司打造成“世界一流铜加工企业”、“中铝样板企业”;推进循环经济,成为资源城市转型的示范企业。一期建设规模为6万吨铜板带材和7.35万吨坯料,二期规划为10万吨成品、20万吨供坯的生产能力,达产达标后的年销售收入为100亿元,人均劳动生产率1 200万元。产品市场定位为“替代进口,面向出口”,振兴民族高精度铜板带加工行业,进入中国“三强”行列。
大冶铜板带公司的诞生和发展,将助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的“华丽转身”,延长全省乃至中南地区有色工业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兴旺,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铜加工业。这个“宁馨儿”的呱呱坠地,就备受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怜爱呵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来公司视察,勉励员工践行科学发展观,并指示“央企要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就工程建设专门作出批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来公司召开座谈会,要求“突出自主创新,又好又快发展”;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来公司调研,强调“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来工地慰问建设者;黄石市领导一路绿灯支持。中铝高层领导熊维平、罗建川、任旭东等精心谋划,倾注了大量心血。领导们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坚定了公司走“科学发展、低碳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
在党的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华中铜业领导坚决摒弃“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式生产模式,坚持“低碳、节能、环保、精益”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程建设一开始,公司就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总体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目标是成为中铝及国内铜加工示范性样板项目,打造中国铜加工工业发展“里程碑式”的企业。方案论证、工艺选型、设备招标均严格遵循节能环保基本国策,以“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及环保高标准”的要求进行。如:无氧铜炉、引线框架炉、四辊二机架冷轧机、六辊精轧机等设备,均为国内独家引进,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优越性能。尤其是二机架冷轧机,为全球第二台,亚洲第一台。热轧机选用国内中色科技设计制作的产品,性能优越,比传统轧机轧制道次显著减少。对不符合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的工艺和加工设备,在规划和招标中一律弃之不用。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公司走低碳科学发展之路。
(二)
中铝华中铜业于2008年8月提前14个月实现主体生产线建成贯通;至2009年12月,均处于试生产阶段。公司投资1 320万元,用于环保及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对生产中产生的少量“三废”及工业噪声进行治理,以确保环境的高质量。熔炼炉及铸造机组设立密封烟罩,烟尘经4个袋式收尘器,收尘率达到99.8%;步进炉、退火炉采用天然气加热,基本不排放烟尘;带材在气垫式退火炉前必须碱洗,退火后必须酸洗,产生少量的碱雾和酸雾,公司设置了7台(套)净化器,实现达标无害排放;对固态炉渣、边角余料或外售,或返回重熔,“吃干榨尽”,物尽其用;对生产用水回用,循环复用率达到98.1%,其中浊循环系统设置撇油机,处理过的水仍回用,表面处理机列及气垫炉清洗产生的含重金属酸性废水,送废水处理站采用絮凝、沉淀、过滤、污泥浓缩等方法处理,沉淀物送有资质单位作进一步处理;热轧及轧辊磨床生产采用乳液润滑,会有少量废乳液产生,经过破乳、气浮、过滤及生化法处理,使之无害达标排放;对工业噪声也采取消声、减震、隔音等方法进行治理,并对剪切、铣削机产生的瞬时噪音,进行基础减震,风机、空压机安消音器,空压站四壁加粘吸声材料隔音等,使厂界噪声达到规定的二类标准。
公司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对厂区内的山、水进行严格保护涵养,并采取植树、员工认养的方式,营建“创业林”,如今枝繁叶茂。厂房四周遍植绿篱,绿化面积达71 597平方米,厂区绿化率为34.06%。厂区山岗林间,群鸟翻飞竞翔,野兔出没,还多次发现过蟒蛇;员工宿舍区依山而建,傍有人工湖,湖内鱼群游动,常有鹭、雁飞来嬉戏;公司山庄小宾馆周遭,有造型别致的多处景点,堪比度假区。公司还开展创造标准示范机台、6S管理、工业卫生达标活动,板带厂房内洁净无尘。
(三)
中铝华中铜业公司认识到,低碳经济就是要尽量节省能源,致力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碳的排放;同时研发、利用清洁能源,为社会提供服务。
该公司坚持节能,节约“电、水、风、气”;密切跟踪行业动态,研制太阳能光伏装置组件。
公司专门成立了能源办公室,配备了得力的干部;各部室、机台均设立了兼职能源员。他们犹如能源战线的“哨兵”,日夜巡行在生产线上,随时查堵“跑、冒、滴、漏”,并根据生产实际,攻克了一个个高能耗的壁垒。
节电。2009年是中铝华中铜业投入试生产的第一年。由于生产任务不饱满,设备负荷波动较大,在2 000kw~16 000kw之间,给无功补偿带来困难。为调整全公司电力功率因数,利用好黄石电力公司“合理提高电力率予以奖励”的政策,通过分档位调节、按负荷调节等方式合理运行无功补偿设备,适当增加补偿容量,使公司月电力率保持在95%以上,全年获奖励达到20万元。实施“集中生产、避峰就谷用电”,将用电量大的机组生产任务集中,安排在夜间运行,尽可能采用谷段生产,避开峰段,月平均电价由0.554元/kwh降至0.523元/kwh,年节约电费50万元。同时,消除“长明灯”,夏冬季空调启用严格遵循节能规定,厉行节约。
节水。循环水是重要的能源介质。根据泵站浊环、净环系统运行情况,分别减小水泵叶轮直径13mm~20mm,改变水泵特性曲线,提高了水压,使水泵在高效区内运行,达到最佳工况。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避免水的浪费,同时使原来的每吨水电单耗由0.47kwh降至0.39kwh,月节省电费5万元。
节风节气。为解决公司空压站能耗过高、压力不恒定的技术难题,进行集控技改,选用美国公司产品,通过总管恒压控制技术、管道并列运行等,改变了空压机频繁卸载和用气设备压力不稳定的状况,原先全站四台空压机“用3备1”,现在“用2备2”,达到节能目的。公司钟罩退火炉使用高纯度氢气,原流量为40m3/h,经过反复攻关,现只用24m3/h,用量大幅减少,使吨铜单耗降低35元,全年可降低成本30万元。
向太阳能光伏产业进军。公司主要产品为电力、信息电子类高端铜带。随着低碳时代的来临,节能减排的呼声日高,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也炙手可热,市场形势向好。该公司敏锐捕捉到这一商机,2009年7月组建技术团队着手研发光伏重要组件太阳能镀锡汇流导线柔性铜带。为了一炮打响,成功拓展市场,树立高端品牌形象,公司选用含铜量高达99.99%的高纯铜,采用进口设备熔铸成无氧铜基材,精心轧制加工成高导电率的汇流导线铜带。经过反复试验,攻克了带材退火等技术难关,研制成柔性铜带,以保证在敷设焊接时晶体硅不破碎。2009年9月推入市场便颇受用户青睐。嗣后,公司不断提高产能,由月产50吨迅速提升至100多吨。2010年月产稳定在200余吨。产销量逐月翻番。产品已被终端客户著名太阳能企业无锡尚德等厂家采用。目前,中铝华中铜业已成为湖北省低碳铜产品的最大生产厂家。
(责任编辑:罗志荣)
(一)
黄石是我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黄石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中外驰名;黄石大冶早在唐代就因 “大兴炉冶”而得名。延续千年至今,“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凸显高能耗、高排放的有色矿冶特色。
高碳经济显然不具可持续发展性。随着能源的不断匮乏,社会对环保的诉求日益强烈,加之黄石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迫在眉睫。尽管黄石被称为“三楚铜都”,但高精度铜板带材的研发生产仍是“空白”。
2005年9月,中国铝业公司同湖北省政府开展战略性合作,中铝大冶铜板带有限公司(华中铜业前身)成立。2006年10月,工程建设开工。作为世界500强的中铝明确要求,将大冶铜板带公司打造成“世界一流铜加工企业”、“中铝样板企业”;推进循环经济,成为资源城市转型的示范企业。一期建设规模为6万吨铜板带材和7.35万吨坯料,二期规划为10万吨成品、20万吨供坯的生产能力,达产达标后的年销售收入为100亿元,人均劳动生产率1 200万元。产品市场定位为“替代进口,面向出口”,振兴民族高精度铜板带加工行业,进入中国“三强”行列。
大冶铜板带公司的诞生和发展,将助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的“华丽转身”,延长全省乃至中南地区有色工业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兴旺,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铜加工业。这个“宁馨儿”的呱呱坠地,就备受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怜爱呵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来公司视察,勉励员工践行科学发展观,并指示“央企要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就工程建设专门作出批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来公司召开座谈会,要求“突出自主创新,又好又快发展”;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来公司调研,强调“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来工地慰问建设者;黄石市领导一路绿灯支持。中铝高层领导熊维平、罗建川、任旭东等精心谋划,倾注了大量心血。领导们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坚定了公司走“科学发展、低碳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
在党的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华中铜业领导坚决摒弃“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式生产模式,坚持“低碳、节能、环保、精益”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程建设一开始,公司就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总体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目标是成为中铝及国内铜加工示范性样板项目,打造中国铜加工工业发展“里程碑式”的企业。方案论证、工艺选型、设备招标均严格遵循节能环保基本国策,以“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及环保高标准”的要求进行。如:无氧铜炉、引线框架炉、四辊二机架冷轧机、六辊精轧机等设备,均为国内独家引进,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优越性能。尤其是二机架冷轧机,为全球第二台,亚洲第一台。热轧机选用国内中色科技设计制作的产品,性能优越,比传统轧机轧制道次显著减少。对不符合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的工艺和加工设备,在规划和招标中一律弃之不用。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公司走低碳科学发展之路。
(二)
中铝华中铜业于2008年8月提前14个月实现主体生产线建成贯通;至2009年12月,均处于试生产阶段。公司投资1 320万元,用于环保及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对生产中产生的少量“三废”及工业噪声进行治理,以确保环境的高质量。熔炼炉及铸造机组设立密封烟罩,烟尘经4个袋式收尘器,收尘率达到99.8%;步进炉、退火炉采用天然气加热,基本不排放烟尘;带材在气垫式退火炉前必须碱洗,退火后必须酸洗,产生少量的碱雾和酸雾,公司设置了7台(套)净化器,实现达标无害排放;对固态炉渣、边角余料或外售,或返回重熔,“吃干榨尽”,物尽其用;对生产用水回用,循环复用率达到98.1%,其中浊循环系统设置撇油机,处理过的水仍回用,表面处理机列及气垫炉清洗产生的含重金属酸性废水,送废水处理站采用絮凝、沉淀、过滤、污泥浓缩等方法处理,沉淀物送有资质单位作进一步处理;热轧及轧辊磨床生产采用乳液润滑,会有少量废乳液产生,经过破乳、气浮、过滤及生化法处理,使之无害达标排放;对工业噪声也采取消声、减震、隔音等方法进行治理,并对剪切、铣削机产生的瞬时噪音,进行基础减震,风机、空压机安消音器,空压站四壁加粘吸声材料隔音等,使厂界噪声达到规定的二类标准。
公司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对厂区内的山、水进行严格保护涵养,并采取植树、员工认养的方式,营建“创业林”,如今枝繁叶茂。厂房四周遍植绿篱,绿化面积达71 597平方米,厂区绿化率为34.06%。厂区山岗林间,群鸟翻飞竞翔,野兔出没,还多次发现过蟒蛇;员工宿舍区依山而建,傍有人工湖,湖内鱼群游动,常有鹭、雁飞来嬉戏;公司山庄小宾馆周遭,有造型别致的多处景点,堪比度假区。公司还开展创造标准示范机台、6S管理、工业卫生达标活动,板带厂房内洁净无尘。
(三)
中铝华中铜业公司认识到,低碳经济就是要尽量节省能源,致力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碳的排放;同时研发、利用清洁能源,为社会提供服务。
该公司坚持节能,节约“电、水、风、气”;密切跟踪行业动态,研制太阳能光伏装置组件。
公司专门成立了能源办公室,配备了得力的干部;各部室、机台均设立了兼职能源员。他们犹如能源战线的“哨兵”,日夜巡行在生产线上,随时查堵“跑、冒、滴、漏”,并根据生产实际,攻克了一个个高能耗的壁垒。
节电。2009年是中铝华中铜业投入试生产的第一年。由于生产任务不饱满,设备负荷波动较大,在2 000kw~16 000kw之间,给无功补偿带来困难。为调整全公司电力功率因数,利用好黄石电力公司“合理提高电力率予以奖励”的政策,通过分档位调节、按负荷调节等方式合理运行无功补偿设备,适当增加补偿容量,使公司月电力率保持在95%以上,全年获奖励达到20万元。实施“集中生产、避峰就谷用电”,将用电量大的机组生产任务集中,安排在夜间运行,尽可能采用谷段生产,避开峰段,月平均电价由0.554元/kwh降至0.523元/kwh,年节约电费50万元。同时,消除“长明灯”,夏冬季空调启用严格遵循节能规定,厉行节约。
节水。循环水是重要的能源介质。根据泵站浊环、净环系统运行情况,分别减小水泵叶轮直径13mm~20mm,改变水泵特性曲线,提高了水压,使水泵在高效区内运行,达到最佳工况。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避免水的浪费,同时使原来的每吨水电单耗由0.47kwh降至0.39kwh,月节省电费5万元。
节风节气。为解决公司空压站能耗过高、压力不恒定的技术难题,进行集控技改,选用美国公司产品,通过总管恒压控制技术、管道并列运行等,改变了空压机频繁卸载和用气设备压力不稳定的状况,原先全站四台空压机“用3备1”,现在“用2备2”,达到节能目的。公司钟罩退火炉使用高纯度氢气,原流量为40m3/h,经过反复攻关,现只用24m3/h,用量大幅减少,使吨铜单耗降低35元,全年可降低成本30万元。
向太阳能光伏产业进军。公司主要产品为电力、信息电子类高端铜带。随着低碳时代的来临,节能减排的呼声日高,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也炙手可热,市场形势向好。该公司敏锐捕捉到这一商机,2009年7月组建技术团队着手研发光伏重要组件太阳能镀锡汇流导线柔性铜带。为了一炮打响,成功拓展市场,树立高端品牌形象,公司选用含铜量高达99.99%的高纯铜,采用进口设备熔铸成无氧铜基材,精心轧制加工成高导电率的汇流导线铜带。经过反复试验,攻克了带材退火等技术难关,研制成柔性铜带,以保证在敷设焊接时晶体硅不破碎。2009年9月推入市场便颇受用户青睐。嗣后,公司不断提高产能,由月产50吨迅速提升至100多吨。2010年月产稳定在200余吨。产销量逐月翻番。产品已被终端客户著名太阳能企业无锡尚德等厂家采用。目前,中铝华中铜业已成为湖北省低碳铜产品的最大生产厂家。
(责任编辑:罗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