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生违法犯罪的家庭原因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D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造成在校生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良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是导致在校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最主要原因。家庭结构的失调、家长的不良行为、家庭教育方法的不当都可能导致在校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关键词: 在校生 违法犯罪 家庭原因
  造成在校生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良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是导致在校生走上违法犯罪的最主要原因。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在校生健康成长的影响最直接。家庭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首要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校生违法犯罪心理、行为的萌生和演变大都有深刻的家庭背景。正是许多家长没有尽到家庭教育的责任,才导致孩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人们要重视家庭教育,尽量减少在校生违法犯罪的发生,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
  一、家庭结构失调
  家庭结构指的是与青少年有直接亲缘关系、利益上休戚相关的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形成的家庭现状[1]。家庭结构失调有以下类型:一是离异家庭,包括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后再婚家庭。父母不和、争吵乃至离异,家庭环境恶化,不可能发挥正面的家庭教育功能,相反却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灵伤害[2]。在单亲或再婚家庭中,孩子可能受到忽视或排斥,更谈不上得到完整的父母情感的抚爱。这类家庭孩子由于失去了家庭温暖,失去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他们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正常家庭孩子。二是祖孙家庭。有的在校生由于父母不在本地工作(或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因祖孙的隔代亲情和事实上代沟的存在,这类家庭只能在生活上保证孩子衣食无忧,很难对孩子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施加有效的管教,更不用说发挥良好的家庭教育功能。三是寄养家庭。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剧,很多人外出经商或务工,限于时间与精力,无暇顾及孩子的管教,便把孩子寄养在亲友或其他家庭中,委托他人代为管教[3]。这些留守孩子由于监管不到位,家庭教育一片空白,家长只是保障物质供应,很少甚至不与孩子沟通交流,这些孩子遇到困难无人救助,遇到矛盾无人解决,遇到心理障碍无人疏通。这些孩子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或刺激就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四是放任家庭。有的家长认为“树在自然直”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将来能否成人成才根本不考虑,重养轻教。
  二、家长的不良行为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甚至可以说是孩子的终身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些家长自身素质较低、思想品德差,不少父母沉溺于打麻将、跳舞,行为不检点,为人不诚实,酗酒、赌博,行为不端。家长的这些不良行为肯定会影响孩子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在校生的心理、生理都不成熟,可塑性很强,父母的一举一动,在校生耳濡目染,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加以效仿。在校生由于缺乏自制力和鉴别力,受家庭不良影响,久而久之就会上行下效,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家庭教育方法的不当
  1.娇惯。现在在校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整天生活在花团锦簇中,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有些家长对子女感情上过于宠爱、生活上过多照顾、管理上過于小心、过于娇生惯养,使孩子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唯我独尊的心理和任性自私的性格。一旦认为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冲出道德、法律的防线。如某学校的学生程某在家里父母对其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逐步养成自私自利的恶习,后来父母给的零花钱满足不了他不断膨胀的私欲,就发展到抢劫低年级学生钱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可见娇生惯养往往是通向违法犯罪的桥梁。
  2.袒护。有些家长不仅对孩子的缺点不批评、指正,而且不让别人对其进行教育帮助。如某学校学生蔡某一次因一件小事与另一位同学发生口角,并动手打人。家长知道后不但不批评反而找被打的同学“算账”,甚至要动手打那个同学。在家长的袒护纵容下,蔡某变得骄横霸道、胆大妄为,终因在文化娱乐场所打架致人重伤而犯罪,家长袒护的结果是害了孩子。
  3.粗暴。有些家长对孩子管教过严,方法简单,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是打就是骂,造成孩子和家长严重对立,有的甚至酿成“被家长打出门,让坏人领进门”而走向犯罪的后果。如吴某17岁,家稍有不慎就被父母打骂,一次期末考试由于考试成绩不佳,怕回家挨打,就躲藏在外,后因被不法分子利用参与抢劫作案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简单使用比较式批评教育法。家庭教育中比较法教育是普遍存在的。有的家长动辄就使用比较法,诸如,你这次考试分数怎么又不如他,吃得比他好,穿得比他贵,怎么成绩不如人?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种比较式批评教育法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唯我独尊的性格,心中容不下别人,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不能看到别人比自己高出一筹。长此以往,还会对被比较者产生仇恨,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校生走上犯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功能的缺失是在校生走上违法犯罪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父母应尽量保持家庭结构的稳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要学习、探索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刘芹著.优化家庭功能: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5):17.
其他文献
教学质量是物理教学永恒的主题,然而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人们往往习惯性地用分数的高低来评判其质量的优劣,这显然是片面的,应改用效度(η)这个指标去衡量。这可用公式η=p/q表示,其中q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消耗的教学投入,p为所获得的教学效益。显然,低消耗、高效益才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策略所在。  低消耗通常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主要依据,中课堂教学不超过30分钟,课堂练习不少于l5分钟这一常规就是低
摘 要: 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无论进行何种类型的教育,无论教育发展到何种程度,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始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生物高效课堂必须建立在有效的课堂教学基础上。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专题复习 高级教学策略  新时期的高效课堂应包含以下四点内容:引导、合作、有效、高效。这四点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课堂高效必须建立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之上。  一、高效的基础
摘 要: 本文从建构主义教学观出发,构建以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为核心,包含以《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复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等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  传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以“教”为主,遵守客观主义教学观。在课程教学
目前我国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应试教育的突出表现是学生负担过重。这己演变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要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初中生物课教学应当从教法和学法入手查找原因、总结经验,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下面就如何在初中生物课教学中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谈谈看法。  一、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  1.教
摘 要: 理论教学是高职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操作技能和进行生产实践的前提,更是高职学生提高技能,增强发展后劲的基础。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忽视专业理论学习。情境教学法对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在实施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情境的创设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应用情境教学方法,对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摘 要: 在医学教学中开设《医学史》课程,增进医学生对医学专业发展历史的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医学这门学科的兴趣,更投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中。  关键词: 医学教学 《医学史》 教学体会  《医学史》是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医学发展的影响,通过医学本身的发展演进过程,探索医学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既是人类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科学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