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理解幼儿 促进健康发展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ph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尊重幼儿就是让幼儿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幼儿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强加于幼儿,而是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幼儿有自己的见解;尊重幼儿,就要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化发展。尊重幼儿对幼儿来说意义重大。下面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尊重幼儿的感受,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建立起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是教育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是“我”和“你”的平等对话关系。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在理解沟通的情景下,通过与幼儿对话,才能达到与孩子的“视野融洽”,真正建立起理解型平等的师生关系。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其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内容是如何看待幼儿的发展过程、学习过程、智力与人格上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等。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一方面需要掌握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加以探索。对此,教师要学会洞察幼儿的内心世界,理解他,接纳他。教师在与幼儿的接触中,应尊重幼儿的感受,用平等的对话,以商量、引导、激励的语言与幼儿沟通、交流,而不是用命令或指责,让幼儿感到“无独立感和有压迫感”。作为教师,应该蹲下来,站在和幼儿同等的高度看待一切事物,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理解幼儿,建立理解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幼儿积极、主动、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尊重幼儿的想法,给予幼儿心理自由
  
  尊重幼儿的心理自由就是给幼儿一个宽松的氛围,鼓励幼儿讲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给幼儿一个想象的空间,允许幼儿自由地联想和自由地言论。在幼儿闷闷不乐时,尽可能不去打扰他们,适当地给他们点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幼儿在独自游戏时,就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当幼儿碰到困难无法解决时就会联想到,孙悟空或奥特曼来帮助他们,使之脱离困境,这些都是创造力的源泉。主动、自由是幼儿的天性,尊重幼儿的心理自由就是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幼儿敢于辩论、勇于挑战、善于创造和探索。教师要倾听幼儿的心声,走进幼儿的心灵,并和幼儿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地畅游在自由自在的想象王国里。
  
  三、尊重幼儿的需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类特有的情感,是人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时期,这时,他们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保护自己的自尊心。教师应认识到孩子虽小,但也是一个独立个体的人,有被爱、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要。他们有自己的意愿、要求、兴趣、爱好,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性。多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们,从而扼杀其天性。不能因为孩子小,而随意斥责或辱骂,特别是不要嘲弄、讽刺、挖苦幼儿,不要在众人面前批评幼儿,不要在他们之间互相攀比。每个幼儿都有其个性特点,教师应多给予心灵的支持与爱护。有这样一个事例,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尊重幼儿有着无限的教育价值。有一次,我班克凡小朋友尿床,起床后小朋友纷纷告状,但他为了维护自尊,极力掩饰,说自己是出汗。这时,我并没有当众揭穿他,而是理解地说:“是不是你睡得太香了,所以出了这么多‘汗’自己都不知道,下次要出‘汗’先告诉阿姨。”我没用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用宽容的态度维护了一个幼儿的尊严。此后,克凡小朋友再也没尿过床了。
  
  四、尊重幼儿的差异,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尊重与自信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尊重幼儿,才可能帮助幼儿树立自信。而自信是现代化和未来世界公民应具备的一种特别的心理素质,它被称为“精神世界的一朵鲜花”,必须从小培养。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的不同,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每位幼儿都有不同的天性,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反应敏捷,有的迟缓;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不善言辞……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幼儿个性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有效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因人施教,不要用预定的目标去衡量、判断每一位幼儿。而应充分重视、尊重每位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如果幼儿在生活中总是体验失败的感受,总是受到否定,他就会变得灰心丧气,认为自己真的什么都不行。久而久之,他就会破罐破摔、自暴自弃。所以,我们每位教师应相信每位幼儿都有他的长处,要善于去观察、了解每位幼儿的闪光点,并创造机会与条件,让每位幼儿都能受到肯定,获得成功的喜悦。如我班苏小彤小朋友,集中活动爱乱讲话,动不动就打人、扔玩具,是个“问题幼儿”。经过观察,我发现他诗歌朗诵得很好,于是我就利用这个闪光点给予肯定、表扬,增强他的自信心,再逐步激励他朝好的方向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效。
  总之,本着“教育面向未来”的态度,我们应更注重幼儿健康心理的教育,把培养自尊、自信、自主、独立性、社会交往能力与创造性等,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让幼儿从小学会如何做人,成为具有健康心理、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挑战的新一代。(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
其他文献
符号感作为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乃至社会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现实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符号,如各种交通标志是符号,许多生活设施也是用符号来表示的。而数学更是一个符号的世界,像1、2、3……这些是数字符号,+、-、×、÷是运算符号,>、<、=是表示关系的符号,而字母也同样是符号之一……大数学家罗素曾说过:“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新课程倡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数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学习主动性差,要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自觉自愿而又高兴的事,就应做到“兴趣先导,教学跟上,寓教于乐”,这种教学形式的关键就在于一个“活”。那么,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活起来呢?    一、建立民主师生关系,创设主动探究氛围    建立民主师生关系,创设主动探究氛围,是促使学生潜力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课堂显现生机的基础。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把
多西紫杉醇(Docetaxel,商品名为:泰索帝Taxotere)是近年开发的新一代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由于多西紫杉醇水溶性差,现有的注射剂是一种采用吐温-80作为溶剂的浓缩液,并配有含13%乙醇溶媒。由于吐温-80具有溶血性,且黏性大,易产生过敏反应,给临床用药带来不便。泡囊是一种以表面活性剂等物质作为膜材而构成的,具有封闭囊泡结构的药物载体。它可以明显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体内组织分布,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学具操作,知道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  2.在观察、操作、猜想、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立体实物模型若干个,长方体形状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为漆树科芒果属热带常绿乔木,分布很广。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生产芒果,我国的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南部和云南南部均有人种植,资源非常丰富。
当前素质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及身心、审美、劳动素质都得到提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一、舞蹈与幼儿道德培养    舞蹈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幼儿舞蹈大都有故事性、情节性及深刻的教育性,孩子们在学习、排练、表演舞蹈的过程中,
1.体现人文性  语文教学既要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要关注学生生命品位的提升。  如果能在试卷中加上一些人文性的话语,就可以减轻或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她”将会像一位温柔的“母亲”,提着灯陪伴他们前行,有时幽默几句让他们放松,有时鼓励几句让他们奋力越过“沟壑”,有时又提醒几句,让他们别误入“歧途”  2.关注开放性  试卷的命题也要充分体现这一理念,体现自由发展观、生活观、实践观。  如:火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