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守恒定律服从力学相对性原理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zha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否服从力学相对性原理,曾经是物理学上存在广泛争议的问题。笔者从兴趣出发,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理解,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服從力学相对性原理的条件进行分析。
  关键词:机械能守恒定律;力学相对性原理;服从性
  一、 前言
  力学相对性原理指出,在不同惯性系中,力学规律具有相同形式。即对S系中的基本表达式进行单纯加撇代换,即可得到S′系中的对应表达式。如果S系中的功能原理表达式也可以通过单纯的加撇变换得到S′系中的功能原理表达式,则说明功能原理服从力学相对性原理。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只有保守力做工的功能原理,有必要对其与力学相对性的服从性进行探讨。
  二、 机械能守恒定律服从力学相对性原理的条件
  (一) 功能原理的服从条件
  在一个保守力学系统中,惯性系S的第i个支点矢量位置为ri,所受的非保守外力为Fi,系统内力为fi,根据牛顿定律有Fi fi=midvi/dt。将上式两边同时乘以质点i的相对位移,可得到Fi·dri fi·dri=mivi·dvi=d(miv2i/2)。对系统中的所有质点进行求和,即可得到∑iFi·dri ∑ifi·dri=d∑i(miv2i/2)。在保守系统中引入是能概念,则有∑iFi·dri=d∑i(miv2i/2 Ep),即S系统的功能原理。取另一个惯性系S′,设其相对于S系统的速度为u,对S系统中的功能原理进行伽利略变换,即∑iFi·dri=∑iFi·(dri′ udt)=∑iFi·dri′ (∑iFi)·udt。由此可以得出,外力对系统做工与参考系有关。对d∑i(miv2i/2)进行伽利略变换,可以得到d∑i(miv2i/2)=d∑i(miv2i′/2) (∑iFi)·udt,说明动能改变也与参考系有关。
  对dEp进行伽利略变换,并代入上述公式,可以得到∑iFi·dri′=d[∑i(miv2i′/2) Ep′],与∑iFi·dri=d∑i(miv2i/2 Ep)相比仅仅是由加撇变量代替了原变量,因此功能原理遵循力学相对性原理。
  (二)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服从条件
  机械守恒定律是只有定律是只有保守力做工的动能原理,非保守力不做工,或做工之和为0,即∑iFi·dri=0。将这个条件代入上述伽利略变化的推导过程,中间可以得到d[∑i(miv2i/2) Ep]=0,和d[∑i(miv2i′/2) Ep′]=0,不能利用伽利略变换将前一个表达式转化为后一个表达式,因此机械能守恒定律不一定服从力学相对定律。只有在(∑iFi)·udt=0成立时,才能通过伽利略变换,由d[∑i(miv2i/2) Ep]=0得到d[∑i(miv2i′/2) Ep′]=0。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系统在某惯性系中如果满足∑iFi的方向与u的方向垂直,或∑iFi为0,则机械守恒定律服从力学相对性原理。
  三、 机械能守恒定律服从力学相对性原理的例题分析
  (一) 水平运动体系的服从性分析
  在本文中,为了能够清楚地分析水平运动体系的服从性,根据物理课程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将会通过以下例题进行系统的描述:
  【例1】 某车厢以速度u在水平面沿某一方向做运动,同时在车厢中的光滑水平面上存在一个弹簧,其劲度系数用k表示。此时,弹簧的两端各连接着一个小球,质量分别为M、m。在开始的过程中,需要将弹簧压缩至△x以后,以静止的状态释放,当其恢复至原始状态时,两个小球与车厢的相对速度分别用v1、v2表示。在研究水平运动体系的服从性时,需要将车厢中弹簧、两个小球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那么在这个整体中,其运动产生的机械能量守恒定是否服从力学相对性原理,具体的分析内容如下:
  在此题中,该系统受到的非保守力F,即两个小球所受的桌面支持力垂直于相对速度u,该系统中机械能守恒定律服从力学相对性原理。设车厢的参考系为S,在参考系S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可以得出E1=E2,因此系统在参考系S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k(Δx)2/2=mv21/2 Mv22/2。以地面为参考系,在地面参考系S′中,系统的机械能也守恒,即E1′=E2′,初态E1′=(M m)u2/2 k(Δx)2/2,末态E2′=M(u v2)u2/2 m(u-v1)2/2=(M m)u2/2 Mv22/2 mv21/2 (Mv2-mv1)u。根据系统的动量守恒可以得出v2=mv1/M。再将v2=mv1/M代入上一表达式,可以得到E2′=(M m)u2/2 Mv22/2 mv21/2。最后将其代入E1′=E2′,即可得到参考系S′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表达式,即k(Δx)2/2=mv21/2 Mv22/2,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该系统中,机械能守恒定律服从力学相对性原理。
  (二) 斜面运动体系的服从性分析
  斜面运动是高中物理课程中重要的内容,学习难度也较大。那么,在斜坡运动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否服从力学相对性原理是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下面通过例2进行具体解析:
  【例2】 某车厢在水平面上,以速度等于v0的状态匀速的向右行驶。在该车厢中,存在一个的被固定的、倾斜角度等于θ的光滑斜面,上面存放着一块质量等于M的滑块从斜面的顶端自由花滑落(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将其看做一个质点)。将斜面与滑块视为一个系统,分析机械能量守恒定是否服从力学相对性原理?
  在该题中,若以滑块和斜面作为研究对象,那么在车厢参考系中,系统所受非保守力Fi,即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对滑块不做功,由此可以判断系统机械能守恒。而在地面参考系中,由于非保守力Fi不与滑块位移垂直,因此非保守力Fi对系统做功了,在该参考系中机械能不守恒。与前文得到的结论相同,即非保守力Fi不为零且不与相对速度u垂直时,机械能守恒定律不服从力学相对性原理。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服从动能相对性原理的条件进行思考,可以加深我们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从而把握好应用条件,避免出错。
  参考文献:
  [1]付喜锦.机械能守恒定律遵循力学相对性原理的条件[J].物理教师,2010,31(01):63-64.
  [2]张九铸.关于力学相对性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讨论——也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相对性原理[J].大学物理,2000,(02):14-22.
  作者简介:
  马凯,辽宁省北票市,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课标和高考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都要求教师要高度重视史料教学。基于此采取多种形式的史料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史料;课后作业;历史  高一歷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阅读能力及信息提取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教学任务迫在眉睫。但必修一课程内容较多,知识体系庞杂,而且高一历史课时安排少,课堂容量大。因此在课堂上能够呈现的史料十分有限,教师可采取
摘 要:在当前全面践行“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推进“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实施过程中,在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教学方式,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本文就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的作用,结合高一《经济生活》的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实践。  关键词:角色扮演;生活化;高中政治;作用;途径  角色扮演是指,个体通过扮演其他个体角色,以得到与运用和解释有相近意义姿态的能力,来了解社会上
摘 要:2017年考试说明要求高考考查110个知识点,其中C级要求的有16个,只占14.55%,A、B等级占85.45%,因此其指导方向是重视基础知识。  关键词:试题;生物;解析  对于2017年全国卷的理综试题的生物部分分析如下:  1. 考查基础知识的考点增多,题干简洁了许多,但得全分也不易  例如:31. 血浆渗透压可以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
摘 要:本文通过三个教学实例来说明如何把网络技术融合到物理实验教学中,从而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果。  关键词:实验教学;网络技术;仿真物理实验室;翻轉课堂实验;跨时空交流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探索物理规律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多年在教学实践中感到,如果能合理、恰当地把网络技术融入到物理实验教学中,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优化实验教
摘 要:社会现今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信息化和数据化的时代。那么在教育教学当中,信息化的教学普及也是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的问题点所在。这一方面是要让学生适应时代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性方案,本文着重对当下的高中化学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模式  一、 引言  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也就需要教师对学科进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系统性的更新,
摘 要:生物是一门严谨、注重实验探究的学科,想要学好生物,实验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增强动手能力。在新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但还远远不够,本文就高中生物实验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实验;教学  一、 引言  生物属于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在生物的发展,学习过程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摘 要:高考在物理学科中要求学生具备“五大能力”,其中“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这一项要求,对学生的理科素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学生的日常应考训练中,经常教育学生要能够将部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电学中电流输出功率与内外电阻的函数极值关系;数学中的图象法、极值法、解析函数等几种常见的数学方法。特别是用图象和函数的思想,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可使问题变得简明、直观。数学在物理学科上的
摘 要: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旨在塑造学生基本的化学素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否高效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这一门课程的接受程度,高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记忆强度。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高效的高中化学教学成为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所在。  关键词:化学;高效;教学  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高中教学课程的深入探讨
摘 要:在物理教育中,大学物理教学普遍对于误差的重视度较高,而中学物理实验因为相对比较简单,实验的精确度要求较低,所以一般不重视误差。其实,在中学物理实验教育中,误差的分析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实验本身的掌握,强化严谨的实验精神,形成从多角度判断实验结果的意识与能力。对此,本文以多个物理实验为例,探讨误差分析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帮助和提升。  关键词:中学物理;误差;教学帮助;提升  一、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