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杨树速生丰产林的探讨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allle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杨树在人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杨树 速生丰产林 问题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木材和木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过去主要利用天然林,但是我国天然林面积越来越小,产量越来越低,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国家启动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其中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人工林)基地建设是解决我国木材产品供需矛盾的好办法,同时也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其他生态恢复工程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这项工程对缓解资源危机、改善林业建设布局、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全国规划,我省将有29个市(县)纳入并实施这项工程,初步计划营造速生丰产林15万公顷,建设期15年。在工程建设中,杨树以其生长快、成材早、轮伐期短,一般10-15年就能成大材,并且木材加工性能良好,材质轻软,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造纸等工业生产,实用价值高等优点,成为我省营造速生丰产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因此,掌握好杨树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对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杨树是一个十分速生的树种,在温暖、潮湿和肥沃的土壤上,生长速度极快,它的用途十分广泛,主要是制作胶合板、复合地板、纤维板、包装箱、纸浆等,也用于薪炭材及畜牧养殖。杨树的品种繁多、繁殖简单、造林方便、成活保存率较高,抗性强,产量高,适应范围广。但是我省绝大部分杨树人工林经营粗放,栽培和管理不科学,生长状况低于预期,降低了木材产量和质量。因此全省的杨树人工林当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寻找解决的办法就十分的必要和迫切,根据我们在杨树人工林生产中及在各地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在此做一些探讨。
  1 培育目标不明,选择品种杂乱
  杨树人工林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定向培育、集约经营的方式栽培,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木材产品,人工林采取相关的生产方法去生产相应的产品。然而,在我省很多地方的情况却十分糟糕,当地县、乡主要负责林业生产、规划的决策者对杨树工业人工林的知识十分缺乏,对定向培育的知识更加知之甚少,就连不少处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杨树的品种很多,品种选择是杨树人工林的一个关键问题,当前我国的杨树工业人工林的主要品种是欧美杨类和美洲黑杨类,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生物特性和适生范围,不同的品种对土壤、气候、水肥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选择苗木品种时要根据不同林地的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有一定的区别,同时也要根据工业人工林的定向培育目标的不同而区别选择品种,有的品种早期后期生长速度不同,有的木材密度高低不同等,选择品种时要综合考虑这些重要因素。目前我省杨树人工林的经营者对这些方面比较盲目,更有一些种苗提供者受经济利益驱动,夸大自己培育的苗木品种的适应范围,打着权威科研机构的旗号,在各种媒体上登广告,吹嘘自己的种苗如何的好,引诱生产者购买其产品,结果给许多地方的杨树生产者带来较大损失。
  2 苗木选择有误区,栽培密度不合理
  不少杨树人工林的经营者在挑选造林苗木时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苗木越粗越大越高好,但这并未带来预期的效益,而且因造林成活率的降低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由于杨树育苗方式十分简单,很多苗圃育苗密度偏大,出圃苗木虽有一定高度却十分细弱,病虫害发生严重,有的地方为了追求苗木高度,未能及时停水停肥,往往造成苗木顶部木质化程度不够,苗木脆弱,冬季易遭冻害受损,在起苗和运输过程中易折断,损伤严重,栽植后恢复慢。
  杨树人工林的目标确定后,品种选择好,苗木供应充足,就要考虑栽植密度问题了,密度影响着木材产量和采伐年龄,杨树的生物学特性和林木之间的个体关系及各个品种的栽培特性都是确定合理密度必须考虑的因素,任何密度都要保证林木种群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充分吸收光能,当然也要考虑到林地土壤层的厚度和林地土壤肥力程度,如果营养土壤层不足1米或者土壤十分瘠薄,则必须通过扩大树木株行距来增加营养面积。虽然密度对杨树的高生长影响不是很大,但对林分的平均胸径和材积产量影响十分明显,随着树龄的增大,密度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同一立地在管理措施相同的条件下,林分郁闭以后不同栽植密度在单位面积内的林木总产量是基本差不多的,所以高密度栽植并不能增加材积产量,相反林分的平均胸径会减少,降低了经济效益。
  3 栽培方式成本高,适地适树不落实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杨树人工林经营首要经济目标,如果想要使自己生产的木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并能获得更多的盈利,那么控制生产成本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杨树是一个容易扦插繁殖,造林存活率高的树种,作为以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的杨树人工林,其传统的“三大一深”的造林方式面临着生产成本高的挑战,如何控制生产成本、减少各种支出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
  杨树是一个比较喜水、喜肥的树种,生长期需水量很大,要求土壤疏松透气,并有一定的肥力。有些地方则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洼、河滩地上造林,这些地段在夏季常常会有一月左右时间积水,引起杨树根系呼吸不畅,叶片发黄,生长不良,效益低下,可怕的是这种情况十分常见,思想认识不到位,抚育措施跟不上。
  当前杨树工业人工林栽培的指导思想就是应当把杨树看做一种多年生的作物,要象其他农作物一样精细经营,但是由于杨树轮伐期较长,这就要求工业人工林的经营者要有长期的眼光,仔细核算每项栽培和管理措施的投入与产出比值,追求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国内外很多杨树研究专家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施肥、灌溉、除草、松土、修枝等是当代杨树人工林优质高产的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而在我们东北地区很多人工林经营者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而是认为杨树一旦栽植上,就一劳永逸了,不了解那些技术措施在生产中的应用。
  杨树施肥十分必要,特别是一些土壤比较瘠薄的林分,很多人工林从来不施肥,任其自然生长,这样同样生长期内,林木的总产量不高,产出率降低。有些人虽然认识到施肥十分必要,却不掌握施肥方法,于是就盲目大量的施用化肥,这样林木的生长量提高了,但是生产成本也相应地提高了,此外过量施用化肥会引起土壤物理性质改变退化。科学的施肥应当是首先进行土壤化验分析,确定各种营养元素需要量,再去配方施肥,而且1、2年生杨树可以不施肥,很多经营者对所有林地都一样施肥,导致营养不均衡。
  在水分供应方面,杨树对水需求敏感,很多经营者不了解灌溉对杨树人工林的重要性,而且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多数杨树得不到充足的水分,缺水不但影响当年的杨树生长量,而且能带来滞后影响,使下一年的生长量减少。
  松土除草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保持土壤墒情,也能破坏害虫的生活环境,很多经营者不重视林分的松土除草,一些杨树幼林杂草丛生,虫害严重。对于以培育大径材为目的的杨树工业人工林修枝十分必要,它影响木材的品质和利用率,很多林分没有进行过修枝,导致杨树主干不通直、有结疤、尖削度大、树木生长缓慢、林相不整齐,有的虽然进行了修枝,但沒有对修枝工人培训,或者任由农民乱砍枝柴,没有遵循及时、适度、循序渐进的三条基本原则,有的修枝不及时,认为杨树前三年不必修枝;有的修枝不适度,影响了杨树的生长速度;有的不是循序进行,而是大小“一刀切”,这样修枝速度上去了,树木的生长速度却降下来了。
  总之,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必须选用优良品种,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特性,才能起到速生丰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郑红波,蒋茂江,王重文,丁振志.杨树不同土壤立地条件施肥效应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1998年03期.
  [2]杨志岩,李晓鹏,刘毅,张兴芬.辽宁省杨树栽培生态气候区及适生品种[J].辽宁林业科技,2005,(4):1-3.
  [3]向成年,李晓清,赵毅国.内外速生丰产林的研究动态[期刊论文]-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8(04).
其他文献
法律援助在为贫弱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过程中,突出体现了政府关注民生、发展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职能。近几年来.随着政府不断加大法律援助力度.通过降低门槛
全面收益问题对于我国会计理论界而言并不是全新的课题,但由于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全面收益理论自身的不断完善,尤其是2006年2月15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
摘要:智能化是21世纪最受关注的技术领域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中国覆盖面最广的社会医疗保险。新农合审核智能化对于新农合管理部门至关重要,是有效管理和运营新农合基金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新农合费用审核优点和不足,并就其智能化发展做出了设计构想。  关键词:智能化 新农合费用审核 现状 前景规划    0 引言  从2003年全国开始推广新农合试点以后,新农合发展迅速,现在已基本覆盖全
2011年12月26日,对涡阳县涡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栗志来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他高票当选为涡阳县十六届人大代表。迄今为止,栗志在人大代表这个岗位上已经一年有余,时间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涉及到咱们老百姓的切身生活,听说省里还专门对有关法规进行了立法后评估.很好!”时刻关注新闻的合肥市瑶海区居民潘大爷.在去年8月知晓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安
会计要素的划分结果,直接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和会计方法的建立与运用。会计要素既是一个结构性概念,又是一个动态概念。会计要家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整体,包括基本要素、
简要介绍了翻车机系统造成车辆脱轨事故的原因,根据造成事故的原因,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过去计划经济的产物已明显落后于时代,高校户籍管理制度已暴露出不少问题,因此改革高校的户籍管理体制已成为户籍管理工作的一项
一、改革创新,催生卫生执法队伍合肥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2003年12月15日挂牌成立,是隶属于合肥市卫生局的卫生行政执法机构。今年6月份机构调整职能划转后,该所主要职能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