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技巧心得

来源 :新校园·学习(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1104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堂教学技巧的重要性
   课堂是老师“导”“激”“点”“拨”“讲”体现魅力,展示才华的大舞台;是学生“奇”“求”“学”“探”“究”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技巧的灵活运用,不仅是教师职能素质的集中体现,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保证。
   当今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生居多,缺少传统家教基础,缺少传统的文明礼貌、勤学好问、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这给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困难,给课堂教学技巧的实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重视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技巧的灵活运用,才能与时俱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技巧的运用
   1.上好起始课、留个好印象
   万事开头难,开了好头万事不为难。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只要开好了头,就站稳了阵脚,赢得了主动,有利于今后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推进。那么如何上好起始课,给学生留下好印象,给自己开个好兆头呢?
   (1)树个好形象。面对新班级、新课堂,首先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通过形象感染学生,为学生示范榜样。应做到:服装整洁,发型大方,步履稳健,语言洪亮,神采奕奕,激情四射,活跃课堂。
   (2)做个“活广告”。面对陌生学生,应抓住学生对自己一无所知的前提,把自己向学生隆重地推销出去。谈性格、谈特点,谈性趣、谈爱好,新教师聊学识、谈世界,把自己包装起来,使学生对自己产生敬佩之心,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作个好铺垫。不管什么科目,不急于教新课,而应把该门课程的科目特点、课程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作一个高屋建瓴的介绍。通过介绍,擦亮学生的眼睛,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绪,端正学生的认识,树立学好该科目的信心。比如:上语文新课之前,就得介绍语文学科的“母科”特点,工具性质和实用价值。可以用节目主持人激情昂扬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答,说明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励学生立下学好语文的决心。
   (4)立个好章法。有了前面的基础、铺垫,学生明了情、明了理,应该就课堂纪律、学习要求等立规矩、定章法。比如:课前的准备要求,听课的纪律要求,课后的复习要求,知错改错要求等。这样可以纯洁课风、强化学风。
   2.上好常规课,求得好效果
   (1)师生状态都要好,课堂和谐最重要。作为老师,自己要有强烈的上课欲望、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充分的课时准备。若不具备这些,宁可不上新课。对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调整学生的情绪,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教学回归到一个有利、和谐的氛围中。比如通过笑话、歌声、故事、闭目深呼吸、正面言词说教、侧面事例启发等手段来调整课堂气氛,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谐的课堂氛围。
   (2)导入新课贵巧妙,水到渠成是法宝。巧妙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吊起学生的胃口,激起学生的欲望。导入方式多种多样,如故事寓言导入,音乐娱乐导入,问题探究导入……导入原则要自然巧妙、水到渠成。通过导入的功能,教给学生一个“愿学、乐学、会学”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和发展创新的主人。
   (3)新课环节最重要,释疑解难见真招。这一环节是课堂45分钟的重头戏,师生的活动时间,精力耗费都在于此。我想从以下几个环节加以说明:①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的目标、任务。②让学生在明确目标范围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进行自主学习。③交流自学后的收获体会。④梳理学生交流的问题。对问题的价值取舍涉及到对学生的褒贬评价;对学生的客观评价,涉及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走向;对问题的分析解决,涉及到有限课堂时间的合理分配,涉及到接收对象的年龄特征、知识、思维特点。讲深了不行,讲浅了也不行。重点如何强调,难点如何突破,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可以说是一种课堂艺术的展现。我想就这一环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问题的提出要准确。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难易适度,指向明白,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第二,对学生的答问,一定要做出正确的判断,给予恰当的评价。答得好的一定要表扬,答得差的委婉否定,一定要尽量给予正面引导,积极鼓励,但千万不能用生气表情、过激语言等方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第三,对问题的分析讲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切忌生硬枯燥,术语连篇。⑤再看课文。通过对重点问题、关键问题的分析讲解,学生接受、领会后,再回到教材体系内,进一步消化、吸收,以内化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⑥练习反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新课上完后,给予适当的必要的作业练习,让学生加深印象,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
   (4)偶发事件巧处理,切忌升温冒火气。课堂教学过程,偶发事件不可避免。发生后,老师要灵活机智、沉着应对,切忌简单粗暴感情用事。凭我多年的经验,课堂上偶发的天大的“热”事,一定要“冷”处理。“热”事“热”处理,不但没有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带来不少的后续麻烦。轻者学生逆反,矛盾对立,重者会导致恶性事故,经济上赔偿并道歉等。
   三、结束语
   上好课是每个教师毕生追求、并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其方式方法因人而异。但不管怎样,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就不失为科学、可行的课堂教学技巧,就值得总结推行。
其他文献
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困惑,尤其是面对那些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时候,教师往往就不知道该怎么做。在初三英语总复习的时候,教师应当对后进生加以关注,给这些学生
摘 要:物理学科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主要就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教学;主体性;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更是时代的要求。中学物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新时代的中学物理教师必须积极探索一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路子。
学习型区域游戏是一种小范围的、开放式的活动,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学习,在自主探索活动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本文介绍了幼儿学习性区域游戏活动的实施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在课前对课程教学的安排不清楚,从自由活动状态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需要有个过渡期。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导入环节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
班级是一个初始化的社会群体,学生则是其中的个体。有序的班级管理才能保证幼儿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为幼儿提供了学习适应社会行为的基础,对幼儿发展成独立个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型学科,实验是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演示实验更是必不可少。但是课堂演示实验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有效性和显著性明显下降,本文就如何利用数码设备提高课堂演示实验显著性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物理演示实验;显著性;方法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是物理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过程的学习,学生对物理理论的
摘 要:近些年,随着国家加大了对国民教育的改革力度,在转变教育模式的同时,也大力推行课程改革,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方法的影响,导致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缺陷,本文就结合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做好化学课堂的实际应用以及实践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  关键词:迁移理论;化学课堂;应用与实践;探究与讨论  应该说,现阶段学生进行
摘 要: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行为,它对攻击者或者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许多不良的影响。本文对幼儿各种攻击行为的成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从中梳理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攻击行为;成因;策略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事件一】晓晓和乐乐一起坐在图书角翻看小画书。晓晓看到乐乐手中正拿着自己想看的卡通故事《熊出没》。于是,晓晓要求乐乐将《熊出没》给他看,乐乐不同意。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国家教育部门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七年级的学生对很多东西还处于懵懂阶段,对一些事物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定格。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拥有了思维能力就犹如拥有了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对数学的学习也不例外。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所以思维能力就更是重要,学生拥有了数学思维,针对数学中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七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