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中职学生手机上网成瘾的现状,结合实际调查数据,提出防止中职生手机上网成瘾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中职生;手机网瘾;对策
网瘾可以说是网络带给现代学生的“潘多拉魔盒”——沉迷于网络不但会影响学业,而且会损害身心健康。对于中职生这样的群体来说,虽然学校加强了上网的管理,但随着学生手机拥有量的急速上升和手机功能的发展,部分中职生出现手机上网成瘾,表现为一有空便把玩手机,通过手机上网、聊天达到上瘾的地步,这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及时地关注学生,对有手机网瘾者进行疏导、治疗显得十分必要。
一、当前中职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
笔者在08级学生中进行的一次随机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量高达98.3%,其中能上网和可进行网上聊天的手机占93.8%。对于手机的主要用途,与家人联系占32.1%,与老师、同学和朋友联系的占10.3%,玩游戏的占12.6%,上网的占20.7%,而聊天的占24.3%。手机上网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乐趣和方便,但过度使用手机上网和聊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也是巨大的,通过分析发现,部分学生已经对手机上网产生心瘾。
反思学生手机网瘾的形成,主要存在两个因素:一是外在因素,学生受到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和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二是内在因素,中职生正处在渴求交流,成长身心的人生阶段,一旦有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和挫折,容易产生失落和自卑心理,因而也容易迷恋于虚拟的网络。
二、手机网瘾给学生和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
1. 不利于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手机进入校园后,容易引发学生对于手机档次高低的攀比风气。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盲目追逐。这不但加重了家长的负担,而且对学生的人生观也造成负面的影响。同时,由于网上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例如色情、暴力和赌博等,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期的中职生来说也是不利的。
2.严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每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手机。例如在课堂上或者是夜自修的时候,教室里经常会有手机铃声响起。这不但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打断教师的思路,也会分散其他学生的学习精力,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而在宿舍上网、聊天,则会影响室友的休息,影响同学关系。
3. 加重校园治安和学校管理的难度。
手机对学生来说是贵重物品,带着手机上学的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盗窃和抢劫的对象。这为学校的管理带来较大的压力。而且由于手机的应用,学生间信息传播非常迅速,给调查学生纠纷等突发事件造成客观上的困难,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挑战。
三、帮助学生戒除手机网瘾的对策
要戒除学生的手机网瘾,需要找出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原因,也需要学校、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共同配合。因此,班主任应该尽可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学生戒除手机网瘾,共同营造一个纯洁、安宁的学习环境。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学校作为教育学生的主要场所,要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观念,采用积极的举措把学生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促使学生正确地使用手机。班主任也要进行科学引导,让学生了解网瘾的危害,把更多的精力自觉投入到学习中。
学校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要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多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并在活动中找到友谊和自信心。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诗歌朗诵会、英语角和猜谜语等活动。
2. 加强家校联系,共同进行监督教育。
戒除学生的手机网瘾,离不开家长的协作配合。但部分家长对有手机网瘾的子女的教育缺少正确的手段和方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切忌对上瘾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以及进行语言的讥讽和蔑视,以免学生产生逆反或“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具体来说,可以定期与家长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加强对有手机网瘾的学生的管理,制订更好的应对措施。如让家长帮助减少学生的上网时间和控制学生的手机资费等。
3. 加强日常管理,形成健康风气。
解决学生手机网瘾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力度,并在班中形成健康的班风学风,用正确的舆论来监督学生。班主任、科任老师要以身作则,例如在上课之前将手机设置在静音或是振动状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强对手机的管理力度,具体的做法是:在上课时要求学生必须关机,如学生在上课时玩手机,将受到学校纪律的约束;在夜自修时,采用每人分发一个信封,学生在信封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再将手机关机后放于信封内,交由值日班干部看管,在下课时交还学生;晚上宿舍熄灯后,采用突击检查的方法加强对用手机上网学生的监管。
4. 开展心理辅导,解决网瘾困扰。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心理医生。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中要及时发现有手机网瘾的学生,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对网瘾学生的认知教育和德育教育。引导中职生认识网上的利弊,把道德教育作为防止中职生接触网上不良信息的基本措施。
在发现个别学生有手机网瘾之后,班主任必须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其越陷越深。于是针对网瘾学生而展开的个别心理辅导也显得十分重要。班主任可对有网瘾学生采取特别关照,如陪学生共同进行一些文体活动,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关怀、理解与安慰。必要时可邀请心理医生、教育专家等专业人士到校对学生进行指导。
5. 发挥同学的监督作用,共同构建和谐集体。
班主任不可能长时间地和学生生活在一起,因而可通过有网瘾学生周边的同学,让这些同学发挥作用,监督和制止学生上网的行为。当网瘾者拿出手机时,适当进行提示,以达到提醒的效果。当然,班主任要想发挥同学的作用,就得去做网瘾者同学的思想工作,让其对网瘾危害有深刻认识。只有充分地发挥同学的帮扶作用,才能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总之,对中职学校上网成瘾的学生的教育应以疏导为主,堵防为辅。找到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所在,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生活坐标和理想目标。同时尽可能多地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符合当代中职学生特征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此外,还要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潮州卫生学校)
责任编辑朱守锂
关键词:中职生;手机网瘾;对策
网瘾可以说是网络带给现代学生的“潘多拉魔盒”——沉迷于网络不但会影响学业,而且会损害身心健康。对于中职生这样的群体来说,虽然学校加强了上网的管理,但随着学生手机拥有量的急速上升和手机功能的发展,部分中职生出现手机上网成瘾,表现为一有空便把玩手机,通过手机上网、聊天达到上瘾的地步,这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及时地关注学生,对有手机网瘾者进行疏导、治疗显得十分必要。
一、当前中职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
笔者在08级学生中进行的一次随机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量高达98.3%,其中能上网和可进行网上聊天的手机占93.8%。对于手机的主要用途,与家人联系占32.1%,与老师、同学和朋友联系的占10.3%,玩游戏的占12.6%,上网的占20.7%,而聊天的占24.3%。手机上网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乐趣和方便,但过度使用手机上网和聊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也是巨大的,通过分析发现,部分学生已经对手机上网产生心瘾。
反思学生手机网瘾的形成,主要存在两个因素:一是外在因素,学生受到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和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二是内在因素,中职生正处在渴求交流,成长身心的人生阶段,一旦有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和挫折,容易产生失落和自卑心理,因而也容易迷恋于虚拟的网络。
二、手机网瘾给学生和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
1. 不利于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手机进入校园后,容易引发学生对于手机档次高低的攀比风气。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盲目追逐。这不但加重了家长的负担,而且对学生的人生观也造成负面的影响。同时,由于网上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例如色情、暴力和赌博等,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期的中职生来说也是不利的。
2.严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每个学生都随身带着手机。例如在课堂上或者是夜自修的时候,教室里经常会有手机铃声响起。这不但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打断教师的思路,也会分散其他学生的学习精力,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而在宿舍上网、聊天,则会影响室友的休息,影响同学关系。
3. 加重校园治安和学校管理的难度。
手机对学生来说是贵重物品,带着手机上学的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盗窃和抢劫的对象。这为学校的管理带来较大的压力。而且由于手机的应用,学生间信息传播非常迅速,给调查学生纠纷等突发事件造成客观上的困难,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挑战。
三、帮助学生戒除手机网瘾的对策
要戒除学生的手机网瘾,需要找出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原因,也需要学校、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共同配合。因此,班主任应该尽可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学生戒除手机网瘾,共同营造一个纯洁、安宁的学习环境。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学校作为教育学生的主要场所,要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观念,采用积极的举措把学生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促使学生正确地使用手机。班主任也要进行科学引导,让学生了解网瘾的危害,把更多的精力自觉投入到学习中。
学校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要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多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并在活动中找到友谊和自信心。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诗歌朗诵会、英语角和猜谜语等活动。
2. 加强家校联系,共同进行监督教育。
戒除学生的手机网瘾,离不开家长的协作配合。但部分家长对有手机网瘾的子女的教育缺少正确的手段和方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切忌对上瘾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以及进行语言的讥讽和蔑视,以免学生产生逆反或“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具体来说,可以定期与家长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加强对有手机网瘾的学生的管理,制订更好的应对措施。如让家长帮助减少学生的上网时间和控制学生的手机资费等。
3. 加强日常管理,形成健康风气。
解决学生手机网瘾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力度,并在班中形成健康的班风学风,用正确的舆论来监督学生。班主任、科任老师要以身作则,例如在上课之前将手机设置在静音或是振动状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强对手机的管理力度,具体的做法是:在上课时要求学生必须关机,如学生在上课时玩手机,将受到学校纪律的约束;在夜自修时,采用每人分发一个信封,学生在信封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再将手机关机后放于信封内,交由值日班干部看管,在下课时交还学生;晚上宿舍熄灯后,采用突击检查的方法加强对用手机上网学生的监管。
4. 开展心理辅导,解决网瘾困扰。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心理医生。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中要及时发现有手机网瘾的学生,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对网瘾学生的认知教育和德育教育。引导中职生认识网上的利弊,把道德教育作为防止中职生接触网上不良信息的基本措施。
在发现个别学生有手机网瘾之后,班主任必须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其越陷越深。于是针对网瘾学生而展开的个别心理辅导也显得十分重要。班主任可对有网瘾学生采取特别关照,如陪学生共同进行一些文体活动,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关怀、理解与安慰。必要时可邀请心理医生、教育专家等专业人士到校对学生进行指导。
5. 发挥同学的监督作用,共同构建和谐集体。
班主任不可能长时间地和学生生活在一起,因而可通过有网瘾学生周边的同学,让这些同学发挥作用,监督和制止学生上网的行为。当网瘾者拿出手机时,适当进行提示,以达到提醒的效果。当然,班主任要想发挥同学的作用,就得去做网瘾者同学的思想工作,让其对网瘾危害有深刻认识。只有充分地发挥同学的帮扶作用,才能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总之,对中职学校上网成瘾的学生的教育应以疏导为主,堵防为辅。找到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所在,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生活坐标和理想目标。同时尽可能多地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符合当代中职学生特征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此外,还要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潮州卫生学校)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