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中语文新课标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出"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课程目标要素。其中"语言"素养可以说居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中间位置,起到奠基作用。其余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标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出"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课程目标要素。其中"语言"素养可以说居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中间位置,起到奠基作用。其余三个目标要素都需借助语言这个中心要素来实现。无论是字词句篇,还是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语言,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祖国语言文字。那么在普通的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这种语言素养呢?肖培东和曹勇军两位名师的《老王》教例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参照,引发一些新思。
其他文献
以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分蘖节为外植体,分别接种在含有1、5、10、15和20 mg/L等不同质量浓度的精胺(Spermine,Spm)、亚精胺(Spermidine,Spd)、腐胺(Putreseine,Put)等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对琉璃苣(Borago officinalis L.)不同播种期的茎、叶中的挥发油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挥发油含量秋季早播者高于迟播者,并且营养生长旺盛期叶片挥发油含量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对以现象学为代表的西方文艺理论的引介迈入了新的阶段。西方现象学强调回归事实本质,还原事实原本面貌。在古代文学赏析过程中,通过现象学带有浓
采用m(胰酶)∶m(风味蛋白酶)=4∶1复合水解草鱼蛋白,以蛋白质水解度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分析法筛选出了草鱼蛋白质水解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在m(酶)∶m(底物)=0.25∶100、酶解温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阅读需要一定量的背景积淀。可以说,背景知识解读是阅读助学常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在语文文本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乎文本解读的成效优劣。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积极推进育人铸魂的课程改革实践中,批判性思维培养越来越受到学科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关注,如何在这一变革中把握好背景知识解读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背景知识传统解读的现实意义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研究及实践中,背景知识解读
对从吉林省引进的6个优质蛋白玉米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吉农大201的适应性强,生育期适中,病虫害少,千粒重较高,产量及籽粒的粗蛋白、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农大108,可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