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备课,让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esh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无论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劳而无功。教学亦然,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备好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好比导演,如果对剧本不了如指掌,对演员不彻底了解,也就不会导演出生动感人的好戏来,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备好了课,才能上好课。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不得不去探索怎样备课才有效。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效备课的几点做法与同行们进行商榷。
  【关键词】 备课;目标;教材;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无论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劳而无功。教学亦然,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备好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好比导演,如果对剧本不了如指掌,对演员不彻底了解,也就不会导演出生动感人的好戏来,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备好了课,才能上好课。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不得不去探索怎样备课才有效。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效备课的几点做法与同行们进行商榷。
  一、心中有目标,目标决定方向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宿,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因此,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目标,才能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拟定适宜的目标。确定好了教学目标,还要思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在哪个环节落实哪个目标,用哪些方法来落实目标。有的目标可在多个教学环节里落实,甚至贯穿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有时一个教学环节就可落实多个目标。下面笔者就以《用Word记日记》这节课为例来看看目标的确定与落实情况。
  【案例1】《用Word记日记》
  这一节课教学目标包括显性的目标和隐性的目标,第一个显性目标是学会在Word中插入日记的日期/时间,第二个显性目标是学会册除、插入、修改文字等编辑操作。在确定目标之前,我们要清楚该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它是在前面学习了认识Word软件以及记事本的操作后进行学习的,有了相关的知识基础。同时该知识点的掌握又将为后续学习稍复杂的制作电子报做准备。隐性目标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渗透信息技术素养,通过合作学习、主动参与,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热心帮助同学。心中有了目标,如何在教学过程当中进行落实呢?
  第一个显性目标的落实首先是通过引导学生看已经编辑好的“日记”;第二步是出示分层任务,引导学生动手试一试;第三步是质疑;第四步是解决问题。通过这些教学环节来落实第一个目标,插入日记的日期/时间。第二个显性目标是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唤起学生的旧知,实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明确,记事本中的删除、插入、修改文字等的方法在Word同样适用。
  隐性目标的落实:通过引导学生动手试一试、主动参与;然后通过质疑、合作学习,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热心帮助同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基础。
  在备课时,我们如果能对目标的确定和落实有了这样的思考,那么整堂课的思路就已经非常清晰,课堂的教学就有了明确的导向。
  二、心中有教材,熟悉是硬道理
  过去把“教材”叫做课本,“课本,课本,上课之本”;现在称之为“教材”。“教材,教材,教学的素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要从深度和广度上去挖掘教材,正如吴正宪老师说的,教师要专业地读教材。
  1.通览教材,整体把握。
  教学工作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学,因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操作性,所以教师要从纵向来把握教材,了解与该知识点有关的“已学教材”和“后续教材”的相应内容,以及在该教学内容中要渗透的信息技术素养,找准各知识点间的因果性、关联性,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相关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将这些通过分析、理解和消化,內化为教师自己心中的知识点。从而明确教材的逻辑系统;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计划的安排教学进度。
  2.精心品读,活用教材。
  在通览了教材,把握了整本教材的逻辑系统以后,就要进入品读教材环节。信息技术教材是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它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充分利用。教材给提供我们了什么范例,隐含着什么样的教法、学法、思维训练、非智力因素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细心品读,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活用教材。
  3、酌取精要,以小见大。
  教师既要有把教材变厚的本领,又要把教材变薄的本领。教材需要教师去调整、去丰富、去完善,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现实、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我们不在于教材取材的多少、大小,而在于独特的设计,使学生在其引領下,见识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要做到“以小见大”必须遵循教学规律,使学生产生超出教材之外的远思逸致,需要师生共译“文化密码”,使师生心灵在与教材的对话中得到滋养。
  三、心中有学生,一切从“生”出发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也是教学设计的服务对象。教师要进行富有成效的教学设计,就必须了解孩子的兴趣、需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喜欢的听课方式以及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等,有针对性地随时利用一切对学生实施教育。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了解、分析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情况、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喜欢的听课方式以及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等等。
  在备课时不妨认真回答以下一些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2)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上述问题可以在课前进行了解。
  【案例】《制作学习摘录卡》
  在教学制作学习摘录卡,做了一个调研:
  问题: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摘录卡吗,你是怎样理解的?试着举例说一说。
  学生1:我听说过摘录卡,比如节目单、演讲主题……。
  学生2:摘录卡要有题目
  学生3:摘录卡要设置相关的栏目
  学情判断:1、学生对摘录卡并不陌生
  2、学生不知道摘录卡要装饰打扮
  ……
  结论:学生对制作摘录卡的方法是模糊的甚至是混乱的
  有了以上的调研,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目标的确定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如,把目标确定为:1、学会使用格式工具栏中的相应工具设置字体颜色、改变字形;2、学会使用“格式刷”复制文章的段落格式和字符格式;3、能通过“学习摘录卡”的制作过程,体验到“学习摘录卡”的作用。通过目标的确定找准了本节课的重难点:1、学会使用格式工具栏中相关工具改变字体颜色、设置字形效果等。2、格式刷的操作使用。
  总之,备好课不仅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真正有价值的备课,不在于你写了什么,写了多少,而在于你想了什么,备了什么,心中装有什么。这样才能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①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张兴元.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人民教育,2010,(2)
其他文献
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给予"双及物结构的语义具有很大的阐释性。研究发现汉语"给予"双及物结构是一个形和意的配对,该构式有自身固有的意义,并且该构式与进入该构式的动词进行整合
职业倦怠是从业者不能顺应工作时的极端反应,可出现在诸多工种上.分析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包括社会、组织、职业以及个人原因.提出减缓和消除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包括:建
生态发展区在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要根据生态发展区的实际和保护问题,认真落实保护举措,建设和谐广东。
我国的未决羁押制度是由刑事拘留和逮捕的适用所带来的持续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当然状态和必然结果。它并非是一项独立的刑事强制措施,也并未形成独立、封闭的司
针对煤矿大量底板准备巷道受上部工作面跨采影响的特点,在分析巷道围岩变形和支护失稳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主被动耦合支护技术方案,其技术核心为首先通过锚注将破碎围岩与u型钢支
介绍了义煤集团公司矿井冲击地压情况,并对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剖析原因,提出防治对策,在矿井实际工作中具有显著的成效。
地方高校的二级学院是业务性非常强的教学单位,二级学院党组织是地方高校党组织的基础。加强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的党建工作,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方高
问:李瑶以李湘为原型整容.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一位律师辩称李瑶的行为无可厚非,也有学者认为是侵犯了李湘的肖像权。李瑶的行为是否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