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歉抑或揶揄加讽刺,都暴露了马云对自家生态中的社交产品一环的尴尬。哪怕阿里已经堪称帝国,但社交一项就使其让出了移动互联时代的王者交椅。
能让马云进退失据的情形似乎并不多,但当竞争对手做出让阿里感到危机的产品时除外。
近期,一个马云向马化腾和腾讯致歉的新闻火遍了朋友圈。而原因,正是阿里旗下的社交产品钉钉与微信之间起了“冲突”。
即使是面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质询都能游刃有余且滴水不漏的马云,因何就卷入了一场以道歉为由头的营销风波呢?
马云为何道歉?
根据钉钉市场部发布的马云致歉声明引述了马云的原话:“盯盯那个广告实在太low了像jd做的广告,我已经正式向马化腾和腾讯公司道歉,看来市场预算太多才会造成这样的事。”
钉钉市场部随后称一遍一遍地看马总发的这条信息(奇怪为什么那么多人看了那么多遍也没有更正一下马总竟然把自家产品的名称都说错了事实),继而才有了道歉的这一事情的发生。然而,道歉是道歉,就是缺了点诚意,且有多处自相矛盾之处。
其一,钉钉一方面道歉,一方面又援引马云的话含沙射影地讽刺京东;其二,声明中明确表明为自己的小聪明和抖机灵道歉,但道歉本身又处处耍着小聪明。
先让我们来看看阿里钉钉究竟做了什么,最终让阿云觉得“有些low”吧!
5月30日,最近很火的《深圳晚报》刊登了一版没头没尾的广告,详见右图。
不关注社会新闻的人可能不太明白,笔者特意把能够说明白故事来龙去脉的新闻报道给找了出来:5月6 日下午 3 时许,武汉一李姓女会计被 “ 董事长 ” 拉进新建的微信工作群,公司总经理添加她为微信好友,并将她拉进一个微信工作群。群成员共 8 人,其中 6 人是公司领导和同事,他们的微信名称、头像看起来毫无可疑之处。之后,“董事长”发出工作指示,要求李女士将公司的85万元转给江苏一名客户“蒋总”。然后李女士就转账被骗了。
钉钉耗费不菲的推广费在南方都市报、深圳晚报等一众腾讯深圳本总部周边的媒体频繁发布广告,想要说明的正是被骗者是因为使用微信群而导致的损失发生,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使用阿里钉钉这个实名制的工作群组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微信产品不安全啊!
但是在向腾讯和马化腾道歉的同时,马云说这种做法有些Low,像京东。客观来说呢,说像京东也没错,后者的确是在广告中对阿里的物流屡次揶揄讽刺。
再看一下马云道歉的时间点,正值京东618购物节的推广期,每天在电视、平面广告商看到京东讽刺自己的公司,马云终于还是没绷住。
马云为什么亲自上阵?
腾讯下的微信火爆登场以后,阿里于2013年匆匆上马“来往”,以应对微信的势如破竹之势。但三年过后,慢了半拍儿的来往和网易的易信一样,被微信远远甩在了身后。而后者凭借社交的“天网覆盖”之优势,在金融支付层面亦对支付宝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让阿里的金融帝国不再是一家独大。
另一个让马云感到危机感的,就是物流。在电商领域,京东一直是引领者的姿态,当其他电商们还只顾埋头赶路的年代,京东是唯一一家在物流上不惜重金予以布局的。这种先发优势带来的结果就是,物流已经成了京东最大的比较优势。虽然阿里旗下的淘宝和天猫抢占了电商交易额的绝对份额,但在物流、配送方面与京东几乎不可同日而语。
马云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企业家,对于未能及时布局的物流领域自然也不会缺席。和阿里上马来往的时间相隔不长,马云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联合各家打造号称千亿的菜鸟物流。时间是在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宣布,“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简称CSN)项目正式启动,合作各方共同组建的“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菜鸟”小名字大志向,其目标是通过5至8年的努力打造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物流大平台,在全国任意一个地区都可以做到24小时送达的目标。至2016年3月14日,阿里巴巴旗下大数据物流平台公司菜鸟网络宣布已经完成首轮融资,融资额超百亿元,估值近500亿元人民币。
马云做菜鸟无外乎几个考虑。其一是物流行业的确是一个刚需行业,每年阿里系电商在物流支出上的真金白银数以千亿元计,虽然最终的埋单者是终端消费者,但这种海量的流水说马云不眼红是不可能的。
其二,物流之于电商而言,是最大的“痛点”,没有之一。被用户吐槽最多的就是速度和服务质量,马云曾经尝试投资行业做得最好的顺丰速运,但未能成行。在这种情形之下,阿里借助与各家物流平台之间的伙伴关系,打造一个阿里充当主角的新物流联盟,对其自身产业无疑将起到生态补强的作用。
其三,其电商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京东正因为在物流领域,通过几次电商大战,让阿里系电商极为被动。
综上,高调的马云在面对腾讯和京东这两家已经穿上一条裤子的对手时,做到安之若素的确有些难。
阿里营销悖论
近年来互联网创业风起云涌,尤其是一些同质化特征非常明显的新锐公司,通过“互撕揭老底”的方式博取公众眼球的营销行为屡见不鲜。但当这种行为落在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和马云这样的企业领袖头上的时候,其观感可以用“新奇特”来形容。
窃以为,阿里钉钉的员工既然敢把马云带有错字和批评京东的话原文放出,即可被认定是马云默许了的(如果没有默许,那品牌部的员工几乎都可以开除了),如此这般推理,那马云的这番道歉是有些小家子气的,这可和他一贯给公众的企业哲学家的形象不符。
马云在阿里巴巴自名风清扬——一个金庸笔下武艺高强的世外高人,华山派老一辈的扛鼎人物。作为金庸迷,我肯定不愿看到这样一组画面:风清扬和采花大盗田伯光之流或者桃谷六仙这些话唠们在大街上吵得不可开交。如果真发生了,那围观的人一定不会说田伯光和桃谷六仙不懂事儿。正好相反,会说风清扬一个大侠竟然也是一个爱吵架的八婆,你独孤九剑那么厉害,就使出来就好了,居然还这么有闲心玩嘴皮子。有那功夫,多教几个令狐冲出来,也算你华山派后继有人了。
显然,事情发展到现在,马云的回应才是此次炒作的高潮。光是马云的名字一出,也足够搅出一番风浪,引得众人围观。如果马云也玩起了噱头和借势营销,其结果一定是得不偿失的,最终伤害的是阿里的商誉。
回到阿里推出的钉钉产品,这明显是和阿里来往一样,因为眼红微信的霸主地位而在社交领域所进行的布局。阿里虽然做社交产品的野心还在,只是在社交方面,无论收购微博还是支付宝集福,都难以望微信项背。
在这一点上,马云的老对手马化腾就表现得颇为稳当。不管是谁来撕,马化腾都敬而远之。和这种低端的营销方式相比,马化腾更愿意做一个安安静静的产品经理。 毕竟,这才是腾讯常胜的王道。
能让马云进退失据的情形似乎并不多,但当竞争对手做出让阿里感到危机的产品时除外。
近期,一个马云向马化腾和腾讯致歉的新闻火遍了朋友圈。而原因,正是阿里旗下的社交产品钉钉与微信之间起了“冲突”。
即使是面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质询都能游刃有余且滴水不漏的马云,因何就卷入了一场以道歉为由头的营销风波呢?
马云为何道歉?
根据钉钉市场部发布的马云致歉声明引述了马云的原话:“盯盯那个广告实在太low了像jd做的广告,我已经正式向马化腾和腾讯公司道歉,看来市场预算太多才会造成这样的事。”
钉钉市场部随后称一遍一遍地看马总发的这条信息(奇怪为什么那么多人看了那么多遍也没有更正一下马总竟然把自家产品的名称都说错了事实),继而才有了道歉的这一事情的发生。然而,道歉是道歉,就是缺了点诚意,且有多处自相矛盾之处。
其一,钉钉一方面道歉,一方面又援引马云的话含沙射影地讽刺京东;其二,声明中明确表明为自己的小聪明和抖机灵道歉,但道歉本身又处处耍着小聪明。
先让我们来看看阿里钉钉究竟做了什么,最终让阿云觉得“有些low”吧!
5月30日,最近很火的《深圳晚报》刊登了一版没头没尾的广告,详见右图。
不关注社会新闻的人可能不太明白,笔者特意把能够说明白故事来龙去脉的新闻报道给找了出来:5月6 日下午 3 时许,武汉一李姓女会计被 “ 董事长 ” 拉进新建的微信工作群,公司总经理添加她为微信好友,并将她拉进一个微信工作群。群成员共 8 人,其中 6 人是公司领导和同事,他们的微信名称、头像看起来毫无可疑之处。之后,“董事长”发出工作指示,要求李女士将公司的85万元转给江苏一名客户“蒋总”。然后李女士就转账被骗了。
钉钉耗费不菲的推广费在南方都市报、深圳晚报等一众腾讯深圳本总部周边的媒体频繁发布广告,想要说明的正是被骗者是因为使用微信群而导致的损失发生,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使用阿里钉钉这个实名制的工作群组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微信产品不安全啊!
但是在向腾讯和马化腾道歉的同时,马云说这种做法有些Low,像京东。客观来说呢,说像京东也没错,后者的确是在广告中对阿里的物流屡次揶揄讽刺。
再看一下马云道歉的时间点,正值京东618购物节的推广期,每天在电视、平面广告商看到京东讽刺自己的公司,马云终于还是没绷住。
马云为什么亲自上阵?
腾讯下的微信火爆登场以后,阿里于2013年匆匆上马“来往”,以应对微信的势如破竹之势。但三年过后,慢了半拍儿的来往和网易的易信一样,被微信远远甩在了身后。而后者凭借社交的“天网覆盖”之优势,在金融支付层面亦对支付宝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让阿里的金融帝国不再是一家独大。
另一个让马云感到危机感的,就是物流。在电商领域,京东一直是引领者的姿态,当其他电商们还只顾埋头赶路的年代,京东是唯一一家在物流上不惜重金予以布局的。这种先发优势带来的结果就是,物流已经成了京东最大的比较优势。虽然阿里旗下的淘宝和天猫抢占了电商交易额的绝对份额,但在物流、配送方面与京东几乎不可同日而语。
马云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企业家,对于未能及时布局的物流领域自然也不会缺席。和阿里上马来往的时间相隔不长,马云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联合各家打造号称千亿的菜鸟物流。时间是在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宣布,“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简称CSN)项目正式启动,合作各方共同组建的“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菜鸟”小名字大志向,其目标是通过5至8年的努力打造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物流大平台,在全国任意一个地区都可以做到24小时送达的目标。至2016年3月14日,阿里巴巴旗下大数据物流平台公司菜鸟网络宣布已经完成首轮融资,融资额超百亿元,估值近500亿元人民币。
马云做菜鸟无外乎几个考虑。其一是物流行业的确是一个刚需行业,每年阿里系电商在物流支出上的真金白银数以千亿元计,虽然最终的埋单者是终端消费者,但这种海量的流水说马云不眼红是不可能的。
其二,物流之于电商而言,是最大的“痛点”,没有之一。被用户吐槽最多的就是速度和服务质量,马云曾经尝试投资行业做得最好的顺丰速运,但未能成行。在这种情形之下,阿里借助与各家物流平台之间的伙伴关系,打造一个阿里充当主角的新物流联盟,对其自身产业无疑将起到生态补强的作用。
其三,其电商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京东正因为在物流领域,通过几次电商大战,让阿里系电商极为被动。
综上,高调的马云在面对腾讯和京东这两家已经穿上一条裤子的对手时,做到安之若素的确有些难。
阿里营销悖论
近年来互联网创业风起云涌,尤其是一些同质化特征非常明显的新锐公司,通过“互撕揭老底”的方式博取公众眼球的营销行为屡见不鲜。但当这种行为落在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和马云这样的企业领袖头上的时候,其观感可以用“新奇特”来形容。
窃以为,阿里钉钉的员工既然敢把马云带有错字和批评京东的话原文放出,即可被认定是马云默许了的(如果没有默许,那品牌部的员工几乎都可以开除了),如此这般推理,那马云的这番道歉是有些小家子气的,这可和他一贯给公众的企业哲学家的形象不符。
马云在阿里巴巴自名风清扬——一个金庸笔下武艺高强的世外高人,华山派老一辈的扛鼎人物。作为金庸迷,我肯定不愿看到这样一组画面:风清扬和采花大盗田伯光之流或者桃谷六仙这些话唠们在大街上吵得不可开交。如果真发生了,那围观的人一定不会说田伯光和桃谷六仙不懂事儿。正好相反,会说风清扬一个大侠竟然也是一个爱吵架的八婆,你独孤九剑那么厉害,就使出来就好了,居然还这么有闲心玩嘴皮子。有那功夫,多教几个令狐冲出来,也算你华山派后继有人了。
显然,事情发展到现在,马云的回应才是此次炒作的高潮。光是马云的名字一出,也足够搅出一番风浪,引得众人围观。如果马云也玩起了噱头和借势营销,其结果一定是得不偿失的,最终伤害的是阿里的商誉。
回到阿里推出的钉钉产品,这明显是和阿里来往一样,因为眼红微信的霸主地位而在社交领域所进行的布局。阿里虽然做社交产品的野心还在,只是在社交方面,无论收购微博还是支付宝集福,都难以望微信项背。
在这一点上,马云的老对手马化腾就表现得颇为稳当。不管是谁来撕,马化腾都敬而远之。和这种低端的营销方式相比,马化腾更愿意做一个安安静静的产品经理。 毕竟,这才是腾讯常胜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