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追问助推互动生成高效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互动教学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教学形式,而师生的互动开展更重要的方式是对文本的解读及解读方法的探讨。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更要思考如何让问题更深入,极大地调动学生个性化阅读情感,提高阅读能力。本文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追问的方式助推互动的深入与高效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互动提问 有效追问
  互动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能够让教师主导下的课堂学习更有效率。因此,在互动教学中要把握课改精髓,将教学内容及教学的重难点设计成有效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情况如何呢?
  一、简析互动教学中提问现状
  师生、生生、生本之间之间的多向互动,往往能使师生关系更融洽,课堂学习更有趣有效,学生愉悦学习。但是目前的一些互动,多是老师带着学生动,学生往往不会积极主动。于是,老师往往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动起来,但是有些提问要么让学生没有兴趣动,要么无法按照老师的要求动起来。没有兴趣动主要是问题问得没有深度,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作答。如一位老师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不是很强,需要引导。在教学《黄纱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篇小说写了那几个人,他们几个是什么身份,是围绕什么事情写的?”如此提问,只要读过课文的学生都能够作答,如此教学,学生阅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限。
  无法按照老师的要求动起来,较多情况下是问题太难,学生不知道怎么答。如有一位老师在《鼎湖山听泉》学习的预习检查时,就提问:“我们大家课前预习了,那么哪位同学来说说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的感情变化又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一是突兀,二是超越了很多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能力,如果是作为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阅读后,进行分析和思考作答或许还是一个不错的问题,但是一上课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能很多同学都认为自己语文学习能力太差,在课堂学习中没有自信,甚至没有信心学好语文。
  提问是素质教育中互动教学的主要手段,问题质量与提问效果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问题,注意问题提问的时机,同时对一些问题需要追问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接受得扎实。
  二、追问提升互动质量的思考
  没有高效提问的互动课堂,学生的阅读都处于浅阅读状态,他们没有质疑,没有深入思考,没有阅读思维的训练和提高。因此,要使得初中语文阅读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够深度阅读、享受深度阅读就需要通过追问提高问题质量,促成高效互动,生成高效课堂。
  1.追问让平庸提问深刻有效
  初中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会有这样的认识,学生不管什么样的文章学习,都不喜欢参与互动。他们针对问题的回答,往往答不准、答不全,甚至沉默不答。
  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各项能力。因此,老师要想方设法通过提问让学生参与课堂,不让学生成为记录员和旁观者。这就需要提问的高质量。如一位老师开《愚公移山》的公开课,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探讨:“愚公”精神是百折不挠、坚定顽强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通过“箕畚”移山的行为,我们该怎样看待呢?学生作答多是从课文的情感倾向角度,肯定这种行为。显然,学生没有进行多向思维与创新发现。这时就要考验开课老师的引导水平。这位老师先是肯定学生的作答,而后提出新的问题:既然你赞成他的做法,那么,假如我们学校前面突然也有一座山,你愿不愿意去挖呢?这时,学生恍然大悟,明白前一问带有探究意味,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的框框作答。这样,学生产生了个性阅读色彩,使得互动深入而有效。
  2.追问学习重难点轻松突破
  我们的追问一般是在学生对某一问题回答不到位之后的引导启发性提问,而那些建立在问题解决之后的推进学生对课文阅读深入的提问有可能更有价值。因为,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再思考、再探寻,再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如我在教学《故乡》一课时,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故乡是每个人都会发展内心热爱的地方,鲁迅却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怎么理解呢?学生一般都是针对这句话进行思考,答出:因为“我”现在的故乡与“我”记忆的、理想中美好的故乡有巨大的落差,而且这样的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这样的答案与某教学参考书的答案非常相近,学生答成这样已经很好。但是我追问:作者不怎么留恋,说明还是有留恋的成分,那么,他可能留恋什么呢?于是学生能够结合课文答出留恋闰土、留恋美好的往昔、留恋故乡生活的点点滴滴。我又问:作者对故乡还是有情感的,说不“怎样的留恋”其实包含无奈、痛苦与愤激,那么,作者产生这样的情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知道从小说的主题、作者的情感倾向来理解:“我”满怀美好希望却得到失望,农村的衰败、萧条,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与活力被扼杀,都是革命的不彻底造成的。因而,作者有对社会现状的深切思考,有着激发人们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美好愿景。
  另外,互动教学中提问要给学生阅读与思考的机会,而我们的追问更要推进学生的阅读与反思,要给学生重读、思考、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还可以针对学生回答的情况提出启发性追问,从而让学生能够学会一定的作答技巧和能力,使得互动教学深入而高效。
  总之,追问需要老师对学生、教材的深入了解,有预设的追问能够让互动学习实效性增强;倾听之后对问题进行的追问更显现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业务能力。只要我们努力追寻追问的艺术性与功效性,那么,互动就能高效,课堂教学就会高效;这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刘军.追问文本,流淌智慧——对初中语文文本的解构[J].考试周刊,2012(10).
  [2]叶卫庆.我问故我在——反思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追问[J].中学语文,2013(03).
其他文献
摘 要: 职校语文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实用性强的基础课程,是培养职校学生人文修养的课程。职业教育如何坚持以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目标?作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谈了看法。  关键词: 职校语文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职校学生的语文素质不仅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
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审美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亮点。  1.教师与文本对话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首先是教师对文本的原生态阅读的过程,在对话中教师感受文本的内容,
摘 要: 什么是有效课堂呢?有效课堂应该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语文学习应该把课堂当做主阵地,一切任务都在课堂上完成,不要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本文着重从教师个人素养、课堂上的教师角色、教学方式、教学问题设计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效率  有效课堂应该是教师在
党的教育方针开宗明义地提出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教育更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童蒙养正”教育思想经古代教育家的实践,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文献,如明代朱熹的《童蒙须知》、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规》等。尤其是《弟子规》,它凝聚着儒家千年处世哲学与生存的智慧,是良好的“养
阿特拉津(Atrazine)和毒死蜱(Chlorpyrifos)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和杀虫剂,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水生环境,最终在水生生物体内蓄积,不仅能影响浮游生物、水藻和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