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航天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专访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中国组委会主席许达哲

来源 :国际太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dd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23日,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这场“宇航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将给世界、中国航天带来什么,如何推动航天技术造福人类服务民生?记者专访了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中国组委会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许达哲。
其他文献
首先根据供电企业的特点建立了一套用以评价营销效果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来建立评价模型,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供电企业营销效果。然后以一个算例对该方法进行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静止业务气象卫生风云-2共分成3批发射。01批2颗卫生——风云-2A、2B为试验卫星,分别于1997年6月10日和2000年6月25日发射,定位于105°(E)。02批3颗卫星
"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GOES)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共同发展的民用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系列,和"诺阿"(NOAA)、"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极轨卫星共同组成美国的气象卫星系统。美国航空航天局负责卫星的采办、设计、研制和发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负责卫星的运行管理,为军民用户提供卫星气象服务。美国已发展三代"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其中第一代和第二代"地球静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欧洲首先研制了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但随着经济、技术、军事和政治的发展和变化,欧洲又研制了可以进行长期天气预报的极轨气象卫星。1引言欧洲气象卫星组
韩国通信、海洋和气象-1(COMS-1,又叫“千里眼”)卫星是韩国通信、海洋监测和气象观测多功能卫星。该项目于2002年启动,由韩国科技部、韩国气象局、信息和通信部及海洋渔业部
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固定网、移动网、无线接入网等各层面的网络融合正在不断加快和走向深入,用户需求的升级和技术业务的创新改变了通信业的发展轨迹,通信技术向其他领
近日,搭载在我国新技术试验-1卫星上的充气式重力梯度杆成功完成了在轨充气展开和成像试验,这是我国首次在轨开展的空间充气展开结构技术试验,标志着我国充气展开空间结构具
2013年8月23日11:00,神舟-10为澳门科技大学搭载人参种子交接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这次交接仪式由中国航天基金会举办。交接仪式上,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代表澳门科技大学
期刊
2013年9月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燕生,中国空间技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