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机械在柬埔寨应用研讨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木薯作为柬埔寨最重要的经济农作物和主要食物之一,种植面积逐年增多,引来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前来投资种植木薯及开设加工厂,研发和引进木薯机械来提高木薯产量和工作生产率已迫在眉睫。本文就木薯机械在柬埔寨的应用范围及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木薯;柬埔寨;机械;应用
  中图分类号: S88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26
  1 柬埔寨木薯种植业现状
  近几年来,亚洲其他国家在柬埔寨投资农业种植及农业加工厂的力度不断加大,也导致了木薯的需求量成上升趋势,加上销售市场的旺盛,使得柬埔寨木薯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据相关数据表明,2001年柬埔寨全国的木薯种植面积只有1.5万hm2,而到了2010年后就迅速增加至10.8万hm2。同时,全国的木薯总产量也随之得到快速增长,由2001年的年总产量14.8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年总产量209万吨。
  2 柬埔寨木薯机械化应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木薯主要是通过种植木薯茎段来繁殖生长的,其种植方式主要是平放、斜插或者直插(选取茎段10~15cm)。机械化收获要求薯块根靠近地面,易于机械收获,因此机械化种植通常采取平放或者斜插种植法。
  2.1 木薯机械化的应用
  木薯机械化设备主要有种植机械和收获机械两类。
  2.1.1 木薯种植机械
  木薯种植机械设备主要由开沟机构、切断机构、施肥机构、覆土机构等构成。但是根据柬埔寨当地的气候(地处亚热带地区,雨水充足,造成土地耕种阻力加大)条件,必须改进一套符合当地生产的良好配套机构设备:
  要有足夠的动力系统,配备45KW以上动力的拖拉机,且要四轮驱动。
  耕整地设备,犁耙深松整地和牵引式片子圆盘重耙等。
  木薯种植机械通常最少需要2个人以上同时作业,来完成自动平放或者斜插种植及肥料投放。
  2.1.2 木薯收获机械
  木薯块根主要在地下发芽生长,在柬埔寨雨水较多的地区,很容易发生较大面积的腐烂现象,从而导致木薯大量减产,严重阻碍了当地木薯种植业的发展。
  在柬埔寨人口较少的地区,采取人工收获,不仅劳动强度加大,且收获效益率低,收获时间延长,对减少木薯腐烂程度影响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采取木薯收获机械来代替人工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木薯块根收获机的主要采用以下3种设计方案。
  2.1.2.1 挖掘松土
  人工拔起,半机械化设备,作业效率低,但对木薯块根的损失和损伤率较低,适应各种土壤性质的需求。
  2.1.2.2 挖掘松土
  木薯抖动分离,全机械化设备,收获效率高,加上大幅度抖动装置使其消耗的功率较大,对土壤性质有一定的要求,如沙质土壤,则对块根的损伤率较低;如果是黏性土壤则对块根的损伤率和损失较大。
  2.1.2.3 挖掘松土
  机械拔起,机械化设备,收获效率高,功耗低其中,对块根的损伤率跟土壤性质和机械设备拔起的快慢有关。
  通过上述分析,采用挖掘松土-木薯抖动分离可以实现全机械化收获块根作业,同时通过设备的设计要求来看,更符合在柬埔寨国家地区的土壤进行木薯收获机械作业(该地区土质多为沙壤土和沙土),其设备对块根的损失和损伤率都较低,可以大幅度提高木薯的收获效益。
  2.2 柬埔寨人均耕种面积大,劳动力成本低,适宜建设木薯农场及机械化发展
  木薯机械化发展主要是受柬埔寨当地的木薯耕种面积大小、当地的劳动力资源是否丰富且劳动力成本高低等因素的影响。
  柬埔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其耕地面积为670万hm2,且多为沙壤土、沙土,极适宜广泛种植木薯;柬埔寨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口较少,人均占有耕种面积较多,加上土地耕作成本费用较低和气温适宜,适合一定规模的机械化农业生产。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其劳动力成本较低,可以选择进行多人作业的木薯机械化种植与收获。
  2.3 柬埔寨以农业生产为主,科技技术及经济能力受限制
  柬埔寨的农业基础较为落后,小农经济仍是国家农业的主体,其生产经营和市场销售及技术推广都受到很大影响, 没有灵活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创新,使木薯机械化的广泛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对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荒地多和土地平缓等优势是木薯种植发展和木薯机械化应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 结论
  随着柬埔寨政治逐渐稳定,治安环境和投资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者进入柬埔寨来发展木薯产业化, 建设木薯淀粉基地,从而提高了木薯的需求量,让更多的柬埔寨人民投入到木薯种植产业当中,改善当地的生活水平和提高国家的经济收入水平。因此,木薯机械化在柬埔寨的的技术创新改进值得深入研究,通过机械化的普及来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蒋瑞,黄晖,崔振德.国内外木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J].中国热带农业,2012(3).
  [2]杨望,杨坚 ,郑晓婷, 贾丰云.木薯块根收获机械与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12(12):230-235,
  [3]黄洁,刘永花.柬埔寨木薯考察报告[J]. 广西农业科学,2005(1):63-66.
其他文献
摘 要:试验对比了用150mg·kg-1 ABT-3号生根粉处理和未经生根粉处理的10年生玉兰(Magnolia denudata)、柳树(Salix matsudana)移栽后生长情况及抗寒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玉兰施用生根粉后开花始期、开花盛期、开花末期、开始展叶期、展叶盛期、果实(种子)成熟期、新梢开始生长期分别提前4d、6d、7d、4d、8d、2d、4d;柳树施用生根粉后,其展叶盛期提前了4
摘 要:生态工程学作为生态学的分支和工程学的新领域,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在高等农林院校中实施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十分有必要,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生态工程学的教学过程中,针对生态工程学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在提高课程教学效率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
摘 要:近年来农民组织蓬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项目服务供应商参与扶贫项目是1种创新。无疑合作社的参与对项目的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合作社参与扶贫项目,增加农业产品进入更可靠、更健全和更高利润市场的途径,且改善农户获取投入和市场销售信息的途径。农户通过合作社参与扶贫项目实施实现脱贫致富目标,合作社通过实施项目也促进了自身发展。  关键词:扶贫;农民合作社;互助受益;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绿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园林景观灰空间设计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建筑内外空间自然的过渡,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连接、衬托以及分隔作用。本文以园林景观中的灰空间为研究主体,对其属性、功能和营造方式进行阐述,以期为景观设计行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灰空间;过渡;属性;功能;营造方式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两个要点,并提出了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生态课堂构建的几点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英语;生态课堂  英语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语言类学科,加强该学科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在初中英语课堂构建生态课堂,能够有效地丰富初中英语教学方式,优化师生双边关系,优化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中的生活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
摘要:根据长春市供水现状,从水源、制水、输水3个方面分析长春市城区供水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提出应急对策。  关键词:供水现状;供水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  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处松辽平原的东部边缘,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848mm,降水量随地势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且年内分配不均,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80%。境内河流众
摘要:青神县地处四川龙泉山脉尾部,其土壤结构、自然气候条件很利柑发展。我县于80年代初发展柑至今,约30年的历史,现已发展到14万公顷(中熟品种占90%)。近年全国各地大搞产业结构调整,柑桔的种植面积已成倍增长,中熟柑供过于求的矛盾越来越突显,青神柑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中国柑之乡”的声誉,为我县柑生产寻求一条晚熟之路而奋进。  关键词:青神柑生产现状;前景;展
摘 要:公路绿化配置设计得当,不仅给人以愉快的美感,同时也提升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本文结合城市公路绿化的要求,以221省道海安段L4标的绿化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公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方式、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养护问题。  关键词:公路绿化;植物选择;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1 公路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选择  公路绿化的选择多为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221省道是属于苏
摘 要:受语言环境影响,藏族学生形成自我独特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要因人而异。本文以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为例,分析如何针对藏族学生特点,做好兽医临床课程教学。  关键词:西藏;教育;兽医临床诊断学  中图分类号:S854 文献标识码:A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课程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如何协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重点。现就西藏学生的特点
摘 要:吉单53是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2013~2014年参加吉林省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1759.1kg/hm2,比对照吉单27增产3.3%;2014年参加吉林省中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3102.1kg/hm2,比对照吉单27增产8.5%。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品质较好。该品种在各类试验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