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同行者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i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历史的是人,书写和记录历史的也还是人,人类攀登珠峰60周年,记录在历史上的是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人的名字,和他们创下纪录的时间。
  1乔治·马洛里 安德鲁·欧文
  乔治·马洛里
  1886年6月18日,出生于Mobberley, Cheshire, England。
  1922年首次挑战珠峰。
  1924年6月8日或9日,逝世(37岁)于珠穆朗玛峰北面。
  安德鲁·欧文
  1902年4月8日,出生于英格兰柴郡伯肯黑德。
  1924年6月8日或9日,逝世(22岁)于珠穆朗玛峰北面。
  自1921年起,马洛里曾经3次尝试攀登喜马拉雅山。1924年6月8日,马洛里和欧文在第三次攀登珠峰的过程中,消失在茫茫雪峰上。他们是否登顶,成为珠峰历史上最大的谜题。
  2希拉里
  1919年7月20日,出生于新西兰奥克兰。
  1953年5月29日,成功登顶珠峰。
  1958年1月4日,率领英国南极探险队首次到达南极点。
  1960年,再度回到喜马拉雅山区探险,并且开始建立学校、医院、修筑道路与桥梁,以及培训登山向导。
  1990年,希拉里头像登上新西兰纸币。
  2008年1月11日,因心脏病去世。
  主要成就: 登顶珠峰 到达世界“三极”
  1953年5月29日,在尼泊尔籍向导丹增·诺盖(Tenzing Norgay )协助下,成功登上喜马拉雅山珠峰,成为人类史上攀登珠峰第一人。消息传出,全世界为之轰动。4天之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伊丽莎白二世向希拉里授予她登基后的第一个爵位。
  1955年到1958年之间,希拉里带领新西兰探险队完成了穿越南极的征程。1958年,为了支援一支英国科学考察队,希拉里驾驶改装过的农用拖拉机,首次通过陆路穿越南极洲,成为第一个驾车抵达南极的人。这期间,希拉里还不忘搭乘小飞机前往北极进行一次小小的冒险,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遍“三极”的人。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探险家之一,他还曾率领探险队抵达中国青海省境内的长江源头。
  3丹增·诺尔盖
  1914年出生在西藏
  1935年,开始做登山向导
  1953年5月29日,诺尔盖和新西兰人希拉里一起登顶珠峰。
  1986年,“雪山之虎”诺尔盖离开人世,享年72岁。
  一个人与大自然越亲近,就越是容易对它产生敬畏之心。丹增曾经说:“站在顶峰我看到了以前所未见、今后也不会再见到的景象,这种感觉既美好又恐怖。”晚年的丹增极力反对后辈们继承他的事业。当他的儿子向父亲表示自己想登顶时,丹增这样回答:“我已经替你上去过了,你不必亲自登上峰顶。”
  4梅斯纳尔
  无氧登顶是延续阿尔卑斯式攀登的一种方式,通常指在高山的环境下,以个人或者两三个人的小队来登山,以轻便的装备,快速的行进速度前进。在中途不靠外界的补给;也不需要架设固定绳索,以方便反复地上升下降来适应高度与补给物质,最终一鼓作气爬上山顶并且平安回来,若是不能登顶就折返。
  阿尔卑斯登山方式因为最早在阿尔卑斯地区登山所采用,因故得名。其对个人的攀登技巧和自身力量要求更高,因而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攀登类似珠穆朗玛这样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山之后,逐渐被金字塔形兵站式登山所取代,在登山的过程中使用氧气,保证登山者的体能。
  打破这一模式的是梅斯纳尔,他1948年出生在South Tyrol,5岁开始登山。20岁时,他和兄弟Gunter几乎爬遍西阿尔卑斯所有山峰。
  梅斯纳尔是从1970年开始向14座世界最高峰挑战的,1978年,他和当时36岁的彼得·哈布勒同时无氧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5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刘连满
  王富洲
  河南西华人。生于1935年。1958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同年参加登山运动,登上苏联境内海拔7,134米的列宁峰。1959年登上新疆境内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山,同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贡布
  藏族,登山运动员,运动健将。西藏聂拉木人。195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9年被选入中国登山队。
  屈银华
  1958年参加中国登山队,曾先后登上苏联境内的列宁峰(海拔7,134米)、中国新疆境内的慕士塔格山(海拔7,546米)和西藏境内的念青唐古拉东北峰(海拔6,177米)。
  刘连满
  1958年被选入中国登山队。1959年登上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山顶峰。
  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屈银华、贡布、刘连满从北坡攀登地球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四人攻克重重难关,终于成功登上顶峰。突击队员刘连满在海拔8700米峭壁处连续托顶三位登顶队员,并冒着生命危险把仅有的氧气瓶留给冲击顶峰的队员。
  6潘多
  1939年出生,西藏昌都地区德格县人。1958年参加登山运动。1959年7月7日登上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荣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一枚,获破世界记录奖章一枚,被授予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1961年6月17日登上7595米的公格尔九别峰,获打破世界记录奖章一枚和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一枚。1975年5月27日登上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
  7仁那
  地球上一共有14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独立山峰,它们全部分布于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山脉上,登完所有14座高峰堪称登山界的“大满贯”,是所有登山家的“终极梦想”。以西藏登山队为基础组建的探险队于1993年踏上征程,经过14年艰辛跋涉,终于在2007年完成了集体登顶14座高峰的目标,仁那就是其中一名优秀的队员。   仁那,登山队员,男。1966年8月出生。藏族,中国西藏自治区谢通门县卡嘎乡人,国际级运动健将。1984年 参加登山训练;
  1990年5月,中、美、苏联合攀登珠穆朗玛峰登上顶峰。
  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1990年获国家体委授予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一枚并被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2005年5月27日,在巴基斯坦北部乘车进山途中,探险队遭遇滚石,主力队员仁那头部受重伤不幸罹难。
  8阿帕夏尔巴
  他真正的名字叫拉帕丹增,大约1960或者1962年出生于珠峰附近的一个小村子拓米,1985年,他被招入Ehardt Lretan的环安纳普尔纳穿越探险活动担任厨房帮工。
  1990年5月10日,作为协作,他与其服务的团队第一次登顶珠峰,此后的12年间,他以向导和协作的身份,先后22次参加珠峰登山队,21次登顶,这一纪录至今无人打破,阿帕也因此被称为登山界的“迈克尔·乔丹”。不过,这位创造登顶珠峰纪录的夏尔巴人实际上却一直痛恨登山。他说:“不论男女,夏尔巴人的工作都危险重重,因为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活下去——但我们别无选择,因为必须挣钱养家糊口,送孩子上学。我们的薪水很少,背着比体重还要重的东西,每天都非常辛苦。每年我都有一些朋友死在登山的路上,我们真是拿命挣钱。”
  9小扎西次仁
  中国登顶次数最多记录保持者
  1999-2002年,西藏登山学校学员
  高山向导,教练
  2004年7月国家登山队教练,登顶慕士塔格峰
  2004年7月清华大学登山队教练,登顶雀儿山
  2008年5月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活动队员
  10次登顶珠穆朗玛峰
  10尼玛次仁
  中国登山教父
  生于1967年,西藏盐井人。
  1984至1988年,尼玛次仁进入西藏体工队,成为了一名射箭运动员。
  1989年调入西藏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担任翻译及联络官,后担任西藏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1998年开始筹划西藏登山学校的建立,并招收了第一批学员。
  2001年成功组织第一届西藏登山大会,以后每年一届,延续至今。
  尼玛次仁在国内登山界属于“教父”级人物,他于1999年创立的西藏登山学校,与法国沙木尼国家滑雪登山学校并称为“世界上仅有的两所登山学校”。
  中国登山界的英雄人物阿旺罗布(目前中国登上珠峰次数最多的登山家,从2002年起,他每年登顶珠峰一次,至今已成功登顶5次),正是从西藏登山学校走出来的普通学员。
  2003年,在我国为纪念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而举行的登珠峰活动中,尼玛次仁与5名学员成功登上峰顶。
其他文献
若以今天的眼光来打量,甲玛沟可谓其貌不扬,也名不见经传。这里位于墨竹工卡县城以西10来公里,距离拉萨也才60多公里。即使是走318国道从拉萨到林芝的路途中,往来的游客可能会注意到那标有“藏王故里”或“松赞干布出生地”字样的标语及甲玛景区藏式大门,却鲜有人会真正深入到景区内游览参观,一睹沟内的景观及所蕴含的风华烟云。  但藏史上,甲玛沟的特殊地位则不可撼动更无可替代了。这里是闻名中外、具有雄才大略的
【摘要】通过中国知网收集近五年内我国小学英语微课的相关研究并对其进行梳理,可以发现,目前相关研究主要涵盖了微课的定义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微课与小学英语课堂、微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看,这些研究存在着内容与方法单一、范围狭窄、力度及深度不够的现状。鉴于此,研究者在未来的研究中应从实际出发,加强理论研究;拓宽研究角度,加大研究力度;以实证研究为主,结合更多研究方
张鹰  从事极限户外探险11年,以“行者花雕”而闻名,曾攀登过3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徒步穿越中国三大沙漠、四大无人区,两次徒步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201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徒步人物”,2013年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当代徐霞客”。现为中国户外探险联盟秘书长、装备部部长。  张鹰在户外探险时,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了大量珍贵图片,讲述了他的极地探险经历,以及大自然的壮阔之美,作品曾入选第23届全国摄影艺
四川人陈乃建于1995年作为筑路工人进入青藏高原。他觉得回到内地未必有更满意的收入,决定留在青海省称多县尕多乡岗由村1队,成为这个80多人的青海藏族村落中惟一的汉族人。陈乃建克服语言不通的办法,是自创并形成了一种四川方言与手势结合的表达方式,他的手势比起一般人的习惯性手势,在表意上要更为丰富。陈乃建与村民相沟通的另一个途径,是他作为一名内地农民的农田种植技术。在高原种植蔬菜,气候和土壤与四川大不相
恰姆石窟是西藏考古史上极其重要的发现,也是近两年在西藏石窟研究中最为闪亮的一颗新星,被誉为“2011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  这是一个过去从未公诸于世的石窟。在位于海拔4500米到5300米的喜马拉雅山中段的果美山上,它一直沉睡着,就连山下的恰姆村村民也无法说清它的来历。然而,13次进藏的作家、学者、摄影家赵春江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得以进入石窟,震惊之余,他用手中的相机艰难采撷到部分图像,并最终呈
外来者很难想象,西藏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比较高,藏族家庭的财产管理权和支配权,大都掌握在家庭主妇手中。但是,旧西藏的教育体制特别是官办教育体系中从来没有妇女的席位。  现实生活中,西藏妇女从未有过从政的权利,旨在培养“雄孝”(政府公仆)的僧俗官员学校里当然也就没有妇女的容身之地,一般藏族父母也没有送女童上学的基本意识。在旧西藏,拉萨青少年女性受教育多是在私塾蒙馆里完成的。拉萨有名的娘容辖私塾,鼎
敦煌所藏当年藏文古卷中,有吐蕃“大事纪年”残本,恰好记录了松赞干布去世之后,至赤松德赞当政的百余年间(公元649年至763年):金戈铁马,向外扩张,版图达至最大化,吐蕃如日中天。然而,开创历史演绎宏大叙事的同时,权力中心的拉萨却不时有暗潮涌动——与光荣与梦想相伴同行的,是明争与暗斗,忠诚与背叛,阴谋与爱情,举凡中外前殿后宫上演过的剧目情节,可说是一样都没少。若举上层斗争典型一例,要数噶尔家族的命运
在热带秘林深处,在万千白云之上,在鸟语花香之间,它是一颗落在人间的明珠,静躺在喜马拉雅南麓的原始森林之中,发出璀璨的光...  立新村地处中尼边境,位于靠近樟木口岸的森林之中,与尼泊尔隔河相望,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立新已逐步成为夏尔巴民俗风情边境小村。依托于秀丽典型的亚热带自然风貌,山环水涌,时而阳光灿烂,时而雨雾缭绕,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徒步旅行者的天堂。炫目尼式风情的建筑、民风淳朴的夏尔巴人、
印度伊莎波尔步枪厂  众所周知,印度的武器装备一直是靠买买买实现的,印度是各武器装备生产大国争夺的重点市场,枪械也是如此。近些年来,不断传出印度从国外购买步枪的消息,既有苏式的,也有美式的,口径在传统的7.62毫米和5.56毫米之间摇摆。但在2020年8月9日,印度国防部长拉贾纳特·辛格发布一则消息引爆了媒体:印度国防部计划对101种武器装备实施进口禁运,以促进国防生产的本土化,该项计划将在202
羌塘,野生动物的天堂,曾经生活着数量可观的自然界的精灵。1903年,西方探险者还曾在这里目睹过“一次至少可以数到15000,甚至20000头藏羚羊”,山坡上,“几百只野牦牛在觅食”。  上世纪80年代末,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中国政府开展了大量工作,卓越的反偷猎行动、严格的处罚以及众多的宣教活动,为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一些地区的动物数量正在逐步回升。  随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