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传统的药理教学方式,很难满足临床实践的要求。主要原因有:教学课本内容严重滞后临床,药理学与其他课程特别是内外科的重复内容多,严重缺乏护理特色等。本文旨在通过临床的需求角度,来对药理课程进行改革的一些想法和思路。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问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R64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08-0036-01
药理学教学是在护理专业中联系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桥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护理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现在药理学课程教学缺乏对护理专业人员的针对性,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临床需求,所以药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和想法供大家参考。
1药理学教学现状
本院药理学课程为必修课,考查A类,三年制护理大专专业,总学时54学时,安排在第三学期,与临床课程同时开展。药理学理论教学44学时,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主,辅以病例讨论等内容,实践教学以动物实验为主。考试采用学校教师自己出题闭卷考。
根据我院药理学教学分析,目前药理学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教学课本内容严重滞后临床,二是药理学与其他课程特别是内外科的重复内容多,三是严重缺乏护理特色。目前所使用教材依然沿用了以前教材的内容分布,许多现在已经淘汰使用的药物和极少使用的药物依然出现在教材上,而现阶段临床上常用药物、较多使用的药物却使用篇幅较少。让学生出现误区,觉得所讲授内容不重要,临床出现少,对重难点了解不清。在所用教材上药物基本都是用的通用名,而在临床工作中多使用商品名,导致学生在工作时对药物不熟悉。目前药物发展迅猛,出现了大量的新药、药物的新剂型、药物的新用法等。现在所用教材难以全部收入。药理学教学内容较多,理论课时较少,讲解内容出现不深刻、不具体,教师和学生负担重,教学目标完成困难,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扎实。
缺乏与其他护理课程之间的交叉联系。很多教护理专业药理学的教师都是药理专业毕业的,对药理了解比较透彻,但不了解护理专业的内容,有些对医学专业也不了解,基本脱离于护理其他基础和临床课程而存在。在教学中不能实现与其他护理专业课程的联系,药理教学基本脱离其他学科。药理学教材与其他课程特别是内外科的重复内容较多。部分药物在药理学中重点讲解,在内外科治疗时又再次出现。本学院护理大专学生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高中毕业通过高考录取的,没有任何的护理学、医学知识,从头开始学习。另一部分是对口升学的学生,这些学生是从护理中专通过医学考试升上来的,已经完成了所有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并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工作。本学院把学生混合分配,班级中两类学生均有,导致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药理学和接受知识时的不和谐。高中毕业通过高考录取的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对口升学的学生在学习第二遍,学过内容重复,摄取新知识较少,认为浪费时间,失去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后期临床护理工作中,主要掌握所用药物的注意事项、治疗效果和用药后观察等工作。然而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较少涉及。所用教材不是为护理专业学生设计,没有明显的护理学特色。在实验教学时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使用动物直观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或不良反应等,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但缺乏护理专业的特色,对后期的临床工作指导意义不大。
2改革思路
2.1合理分配药理学教学学时
目前我院护理大专药理学课程学时为54学时,理论44学时,实验10学时。明显不能满足药理学教学内容较多的需求,与国内高职护理教学药理学课程学时少18-23学时。建议适量增加教学学时,尤其增加与护理工作相关的药理学教学学时。增加常见病、多见病的药物使用疗效及用药后观察。目前学生社会实践主要以医院和社区为主,尤其是慢性病和老年病人进行合理用药的宣教工作等。我国逐渐迈入老年化社会,老年护理和健康是后期特别关注的话题。医疗体制改革把简单一些的工作逐渐下放到社区,后期护理大专生绝大多数人都会在社区和家庭工作。这就需要他们掌握药物学知识,后期才能胜任患者用药指导、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的监测、宣教合理用药等工作。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提高药物的疗效,确保治疗的安全。而目前我院校使用传统教学方法,重复内容较多,与临床实践工作接轨的内容少,脱离了临床的需求,不能满足现在医院中护士的大量工作。建议适量增加教学学时,尤其增加与护理工作相关的药理学教学学时。以就业为指导,提高学生的护理服务能力。更多开展与后期临床工作相关的实践课程。
建议本院校将高中毕业生和对口升学的学生分班级上课,便于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让老师更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避免内容的重复,充分利用有限时间学习更多知识。
2.2教材改革,调整教材内容,对护理专业具有针对性。
教材主要为教学服务,绝大多数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现在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需求,主要原因是所使用教材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必须把知识进行调整,与护理专业紧密结合,与后期临床工作紧密联系并为后期临床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教材的知识上除了主要掌握常用药、多用药的藥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代表药物等基本内容,还建议增加与护理相关的药物疗效观察和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建议高中毕业生所用教材与对口升学的学生所用教材分开。因对口升学的学生已经学习完成了基础的医学护理知识,并且有了大约一年的临床实习经验,对整个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所以对口升学的学生教材建议增加更多的病例分析、综合分析、用药指导、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的监测、宣教合理用药等内容,更倾向于解决临床中实际碰到的状况。然而高中毕业的学生刚接触医学知识,对所学内容完全陌生,建议教材仍以传统教材为主,适量增加病例分析、综合分析、用药指导、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的监测、宣教合理用药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学会融会贯通。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以来就是教师和学生探讨的话题。药理学的学习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两者有机的结合。传统的理论教学主要以理论课为主,老师多数以教材为中心进行讲解,内容杂乱,知识点多,枯燥乏味,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不高,多以死记硬背为主要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探索精神。
传统实验教学主要是动物试验为主,规定好实验步骤,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安排原因出现理论课和实验课内容进度不一致,不能完美的结合,难以相辅相成的进行。因此,当今必须对药理学进行改革,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更快地融入自己以后的工作中。积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尽量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多进行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通过互联网搜寻资料,补充相关内容,了解最前沿的新进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以培养护士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药理学教学的改革。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后期职业的需要,药理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目前还在不断探索药理学的改革,让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为后期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药理学的作用。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问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R64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08-0036-01
药理学教学是在护理专业中联系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桥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护理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现在药理学课程教学缺乏对护理专业人员的针对性,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临床需求,所以药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和想法供大家参考。
1药理学教学现状
本院药理学课程为必修课,考查A类,三年制护理大专专业,总学时54学时,安排在第三学期,与临床课程同时开展。药理学理论教学44学时,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主,辅以病例讨论等内容,实践教学以动物实验为主。考试采用学校教师自己出题闭卷考。
根据我院药理学教学分析,目前药理学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教学课本内容严重滞后临床,二是药理学与其他课程特别是内外科的重复内容多,三是严重缺乏护理特色。目前所使用教材依然沿用了以前教材的内容分布,许多现在已经淘汰使用的药物和极少使用的药物依然出现在教材上,而现阶段临床上常用药物、较多使用的药物却使用篇幅较少。让学生出现误区,觉得所讲授内容不重要,临床出现少,对重难点了解不清。在所用教材上药物基本都是用的通用名,而在临床工作中多使用商品名,导致学生在工作时对药物不熟悉。目前药物发展迅猛,出现了大量的新药、药物的新剂型、药物的新用法等。现在所用教材难以全部收入。药理学教学内容较多,理论课时较少,讲解内容出现不深刻、不具体,教师和学生负担重,教学目标完成困难,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扎实。
缺乏与其他护理课程之间的交叉联系。很多教护理专业药理学的教师都是药理专业毕业的,对药理了解比较透彻,但不了解护理专业的内容,有些对医学专业也不了解,基本脱离于护理其他基础和临床课程而存在。在教学中不能实现与其他护理专业课程的联系,药理教学基本脱离其他学科。药理学教材与其他课程特别是内外科的重复内容较多。部分药物在药理学中重点讲解,在内外科治疗时又再次出现。本学院护理大专学生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高中毕业通过高考录取的,没有任何的护理学、医学知识,从头开始学习。另一部分是对口升学的学生,这些学生是从护理中专通过医学考试升上来的,已经完成了所有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并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工作。本学院把学生混合分配,班级中两类学生均有,导致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药理学和接受知识时的不和谐。高中毕业通过高考录取的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对口升学的学生在学习第二遍,学过内容重复,摄取新知识较少,认为浪费时间,失去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后期临床护理工作中,主要掌握所用药物的注意事项、治疗效果和用药后观察等工作。然而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较少涉及。所用教材不是为护理专业学生设计,没有明显的护理学特色。在实验教学时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使用动物直观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或不良反应等,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但缺乏护理专业的特色,对后期的临床工作指导意义不大。
2改革思路
2.1合理分配药理学教学学时
目前我院护理大专药理学课程学时为54学时,理论44学时,实验10学时。明显不能满足药理学教学内容较多的需求,与国内高职护理教学药理学课程学时少18-23学时。建议适量增加教学学时,尤其增加与护理工作相关的药理学教学学时。增加常见病、多见病的药物使用疗效及用药后观察。目前学生社会实践主要以医院和社区为主,尤其是慢性病和老年病人进行合理用药的宣教工作等。我国逐渐迈入老年化社会,老年护理和健康是后期特别关注的话题。医疗体制改革把简单一些的工作逐渐下放到社区,后期护理大专生绝大多数人都会在社区和家庭工作。这就需要他们掌握药物学知识,后期才能胜任患者用药指导、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的监测、宣教合理用药等工作。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提高药物的疗效,确保治疗的安全。而目前我院校使用传统教学方法,重复内容较多,与临床实践工作接轨的内容少,脱离了临床的需求,不能满足现在医院中护士的大量工作。建议适量增加教学学时,尤其增加与护理工作相关的药理学教学学时。以就业为指导,提高学生的护理服务能力。更多开展与后期临床工作相关的实践课程。
建议本院校将高中毕业生和对口升学的学生分班级上课,便于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让老师更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避免内容的重复,充分利用有限时间学习更多知识。
2.2教材改革,调整教材内容,对护理专业具有针对性。
教材主要为教学服务,绝大多数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现在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需求,主要原因是所使用教材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必须把知识进行调整,与护理专业紧密结合,与后期临床工作紧密联系并为后期临床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教材的知识上除了主要掌握常用药、多用药的藥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代表药物等基本内容,还建议增加与护理相关的药物疗效观察和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建议高中毕业生所用教材与对口升学的学生所用教材分开。因对口升学的学生已经学习完成了基础的医学护理知识,并且有了大约一年的临床实习经验,对整个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所以对口升学的学生教材建议增加更多的病例分析、综合分析、用药指导、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的监测、宣教合理用药等内容,更倾向于解决临床中实际碰到的状况。然而高中毕业的学生刚接触医学知识,对所学内容完全陌生,建议教材仍以传统教材为主,适量增加病例分析、综合分析、用药指导、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的监测、宣教合理用药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学会融会贯通。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以来就是教师和学生探讨的话题。药理学的学习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两者有机的结合。传统的理论教学主要以理论课为主,老师多数以教材为中心进行讲解,内容杂乱,知识点多,枯燥乏味,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不高,多以死记硬背为主要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探索精神。
传统实验教学主要是动物试验为主,规定好实验步骤,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安排原因出现理论课和实验课内容进度不一致,不能完美的结合,难以相辅相成的进行。因此,当今必须对药理学进行改革,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更快地融入自己以后的工作中。积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尽量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多进行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通过互联网搜寻资料,补充相关内容,了解最前沿的新进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以培养护士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药理学教学的改革。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后期职业的需要,药理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目前还在不断探索药理学的改革,让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为后期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药理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