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引领下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c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今的教育中,教育研究者清楚地发现,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强弱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数学交流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逻辑能力及社交能力。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要求具有层次性,要求学生和教师进行合理的猜想、积极的讨论和分析。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出现的,同样,在交流教学中,教师也扮演着主要的安排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教师应当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交流氛围。因此,针对这一教学现象,本文以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为主要内容进行探析。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数学教学 交流能力 培养策略
  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更注重教学课堂结构的分配,而良好的数学交流可以有效实现这些要求,同时,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也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及能力。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以及营造良好的小学数学学习氛围,教师应当对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提高重视。
  一、传授学生数学交流方法,让学生学会交流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交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及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进而获得有益的情感体验。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教师应当积极传授给学生进行数学交流的方法,实现学生的自主交流。首先,学会提出猜想、讲解思路、学会评价的学习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猜想是一切的开端,而合理的猜想、实践、评价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学生在运用自己思维进行猜想的时候,可以加速思维运转,使自身的情绪高涨起来。例如,在“找规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一串数字,让学生对这串数字进行猜想。之后,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这串数字是有规律的,并将话题转入到知识教学中。这种自然的衔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会学生如何倾听、表达。在交流中,倾听和表达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当告诉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要耐心倾听他人的表达,做到不插话,因为只有认真倾听,才可以更好地抓住他人表达的中心,进而才可以高效地进行具有针对性表述,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二、把握好每一个教学交流环节,实现数学交流的定向性
  首先是课前自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和相应的教材、参考书等资源进行人与物的交流,让学生明确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及教学任务。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将知识点与生活相结合,做到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要从浅向深、由表及里地推进和学习。根据数学知识点的特征,教师要适当地向学生介绍有效加工数学语言的方法。其次是在教学进行中进行交流能力的培养。所谓的数学交流,既包括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又包括将脑中的思维进行梳理、再加工。在教学中进行数学交流,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猜想和提出疑问,然后在交流中对数学知识进行组织和逻辑的推理,进而获得属于自己的观点,同时课堂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发表学生的观点,在集体交流过程中形成“思维风暴”,引起共鸣,进而引发更多具有创造性的想法。这种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及批判性。最后是在课后复习中进行交流能力的培养。课后复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课后的数学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合理地交流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课堂上遗留下来的问题和疑虑,同时有效交流还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更多的遐想。
  三、创建数学交流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度和交流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将交流的过程引入到教学中。交流是指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表达出来的活动,而数学交流能力则要求学生灵活地运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等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而数学交流教学情境的创建,就为此提供了不少的发展空间和机会。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数学交流环境呢?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这种交流氛围的营造应当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的。其要求有:交流情境的建设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在此情境中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交流的喜悦和成就感,要注意建立强烈的交流意向。在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环境中,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实现真正的平等的师生及生生关系,对待学生发表的见解要给予公正和准确的评价,有效引导学生。例如在四边形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准备一些四边形的器材,将学生划分为五人一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自己动手研究和探讨发现的四边形的特性,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可以给予适当引导,最后再从各个小组中选出一个代表,说出自己小组发现的四边形的特性,针对每个小组的成果表现,教师要给予及时评价。其次,在教学中进行提问教学。当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学生一定不能很好地将新旧知识进行融合,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提问的交流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点的梳理。当然,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小组中提出,最后在进行交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这也是提问教学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
  总而言之,为了构建更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在新课程的指导和要求下将教材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要做到在进行数学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和多变。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具有更高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许欣逸.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2015.
  [2]雷兴荣.新课程引领下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策略[J].小学数学参考,2015.
  [3]王世美.新课程下高中数学交流策略实践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系教学经验积累,首先对教学互动做了分析,接着讨论了缓解学生厌学情绪的方法,最后对教学语言、教学技术及分层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技巧做了分享。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经验 厌学情绪 教学语言 分层教学  一、升级数学原味  数学教学密切联系学生在生活实际,多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唤起其原来的数学经验,上数学课就会亲切、实在、有趣、易懂,如同呼吸身边的氧气那么自然与熟悉,展现数学完美的生活应
小学校有一堂劳作课,高年级的孩子跟着从蒙古回来有经营农场经验的王老师种稍大型的经济作物,玉米,南瓜,丝瓜还有冬瓜。孩子们努力翻土,扣膜,搭架子,施肥,在老师指导下,青椒比邻居地里的圆润一倍,香菜和空心菜也长得枝叶肥硕,在社区里很是扬我国威。小孩子们由温和的直美老师率领,主要种植果实美丽植株小巧的菜蔬,培养劳作的自豪感和对土地的亲近感,产出多以小西红柿小柿子椒小黄瓜为主。  今年开春,老师带着小朋友
期刊
摘 要: 如何提高素质教育、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在课堂上创造动手的机会,本文列举了在初中几何教学中遇到的: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以及运用反证法证明“如果四边形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内接于圆”等内容,利用“抽屉原理”,给学生先下一个断言,造成一种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动手作图,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以达到培养学
也许再过十年,他也能送她豪车,期望对他的努力与用心的赞许,但她怕是二十年前就已经对这豪车的分量无感了。他是在沉重负债家庭长大的孩子。钱他可以挣,而这份对钱的从容,他该如何追上。  【一·大象】  大智慧藏在很多貌似粗浅的地方。  譬如说电影台词。莱昂纳多在《盗梦空间》里说:“如果有人告诉你‘不要去想大象’,你只会发疯般的去想它,大象。”  那部电影当年也是姜莘拉贺嘉年去看的。  大学报道那天,是贺
期刊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会有人甘心当配角,根本就没有天生会对你俯首甘为人下的人。  一  大一新生的第一次院系大会,我坐在最后一排,无聊地玩着手机,旁边有一个大眼睛的女孩看了我好一会儿,伸头过来说:“哇,这是苹果最新款吧!”  我大方地给她看我的手机,顺便大大方方打量她:她穿着的还是高中时候的校服,那种不透气的纤维纸质地,宽宽大大的袖子和裤管。头发很浓密,扎个简单的马尾,眼睛很大,黑白分明,脸颊上有痘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