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槐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的研究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槐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特色树种,由于其品质优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行道树,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极高药用价值,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和喜爱。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本文进一步研究国槐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希望给有关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国槐;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
  国槐属性落叶乔木,原产地于中国,又叫中华槐。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亦能在平原和高原地区成活。国槐具有极强耐寒耐旱能力,性喜阳,能稍耐阴;由于不耐阴湿,导致其无法在低洼积水处正常生长;根系较发达,能够抵抗贫瘠和盐碱,可以在石灰和轻微盐碱地生存;具有良好抵抗烟毒能力,是城市绿化的优选树种。
  1  国槐育苗技术分析
  1.1  育苗准备工作
  1.1.1  采集种子
  采种适宜时间是每年10月~冬至期间,采摘果实后,将其浸泡在水中,将果皮搓掉,清洗干净后进行晾晒,将其晾干后,就可以获得干净的种子。
  1.1.2  处理苗床
  对土壤有一定要求,最好选择深厚土层、肥沃土质、良好排灌条件的壤土,将其作为苗圃地,在早春时节,未开始整地时进行浇水、造墒,在每667m2地上施加优质基肥、复合肥,用量分别是2500kg、50kg,耙平之后,将适量乙草胺除草剂喷洒其中,等待播种[1]。
  1.2  育苗技术
  1.2.1  播种
  播种适宜时间是3月上旬~4月上旬之间。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首先,采用80℃水对种子冲泡3次,然后使用自然冷却水浸泡种子,浸泡时间是24h,24h后种子已经膨胀,将其取出。这时,还需要对未膨胀的种子进行处理,先用90~100℃水浸泡种子,具体方法同上,通常需要处理3~4次,每次都需要增加温度,大约增加10℃,这时大部分种子能够膨胀,分次捡出膨胀种子,一边捡一边种。播种采取条播方法,播种深度最好保持在2~3cm,覆土厚度1.5~2cm,适宜株距是20cm,适宜行距是50cm。播种量4.0kg/667m2左右。
  1.2.2  管理苗期
  播种后7~10d幼苗出土,5月中旬幼苗基本会出齐。幼苗期合理密植,防止树干弯曲,一般每米长留苗6~8株。待到幼苗叶片长到6~10片时,就要使用断根铲,将其直根截断,断根深度最适宜距离地表12~13cm,对断根后的小苗,要及时浇一次小水,对幼苗侧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然后可以进行常规管理,干旱时及时浇水,洪涝季节做好排水工作,在6~8月期间,施加两次速效化肥,然后进行中耕除草。
  1.2.3  对大苗的培育
  大苗的功能是進行城市绿化,通常情况下,至少3年才可以出圃。对于一年生苗而言,由于其枝条顶芽较密,节间较短,尤其是树干很容易弯曲变形,因此,必须经过两个阶段,分别是养根、养干。
  在养根阶段,需要将2500kg/667m2优质基肥施加在移栽地上,翻耕后进行整地,等到春季,土壤解冻之后,对一年生苗隔一株,刨出两株起苗,株行距定植是70cm×40cm,再开展浇水工作,移栽时间是1年,当地基径达到2cm左右时,距离地表3~5cm位置进行截干。如果对留床苗进行大苗培育,在起苗后,发芽前的春季也需要进行截干。
  在养干阶段,培育通直树干的阶段是苗木截干后的第一年,这时需要加强水肥管理,及时将叶子去掉,有大量不定芽在截干处萌发,当芽长达到10~15cm时,将一个直立向上、茁壮生长的枝条留下,去掉其余枝条。第一年苗可以达到3~4m高,表面光滑,枝干粗壮,继续进行培育,就能够达到定植标准要求,定植苗木的胸径在4~12cm范围内都可以。
  2  国槐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
  2.1  防治槐蚜
  槐蚜能够在一年内繁衍多代,成虫和若虫群危害较大,通常集中在枝条、花序等处,将汁液吸走,导致被害部位下垂且萎缩,不利于顶端正常生长,严重时花序不能开放,还会有诱发煤污病的威胁。大量繁殖季节是每年3月上、中旬,4月有翅蚜生出,5月危害槐树,虫害严重时期是五六月,6月初迁徙到草丛中,8月回到树上继续危害一定时间之后,雌蚜在杂草根际处越冬,还有少量以卵形式越冬。
  防治方法是:第一,选择秋冬时节,喷洒石硫合剂,将越冬卵消除;第二,大量蚜虫发生时,采用适当浓度氧化乐果、马拉硫磷乳剂或喷鱼藤精1000~2000倍液,10%浓度蚜虫虱净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第三,在发生蚜虫初期或大量孵化后的越冬卵,还未卷叶之前,使用药棉蘸取氧乐果乳剂8~10倍液,在树干处绕一圈,外用塑料袋进行包裹。
  2.2  防治槐尺蛾
  一年中能够生长3~4代,5月上旬为第一代,严重危害时期在5月、8月下旬和7月中旬及9月上旬。越冬常以蛹形式藏于松土中,幼虫、成虫均以树木叶片为食,严重时吃光整棵树叶。
  防治方法是:第一,在落叶后至发芽前将松土中蛹挖出,消除越冬蛹;第二,在虫害严重时期,采用50%杀螟松乳油、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4000倍液喷雾防治。第三,采用生物防治法,利用苏云金杆菌乳剂600倍。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大力扶持林业发展政策支持下,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促进种苗生长和发展。科学合理种植及管理国槐苗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将优良树种提供给城市绿化进行造景使用,促进城市绿化景观的丰富多样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实现城市绿化和社会经济以及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海军.国槐播种、育苗与病虫害防治探究[J].广东蚕业,2020,54(11):28-2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基地選择及水稻生产全过程集成优质、绿色、节肥、节药、节水技术,以达到水稻提质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水稻;提质增效  吉林省位于北纬41°~46°,处于世界黄金水稻带上,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源清洁,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质稻米生产的产地条件。农艺措施对稻米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水稻提质增效生产技术近年来在省内大面积推广,为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1 优质水稻生产地的选择  水稻提质
摘要:开展汉大麻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春播区处理2在4月29日播种的汉麻,无论后期产量还是品质表现较为突出,比较适宜青冈县与试验区相同自然环境下的汉麻种植区播种;同时表明秋播越冬播种的汉麻可以在试验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  关键词:播期;汉大麻;试验;青冈县  随着青冈县汉麻产业的发展,汉麻种植面积逐年加大,但是汉麻产量一直保持在前几年的水平上,为了进一步探讨汉麻产量形成因素,青冈县农技
摘要: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证农业、畜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玉米病虫害防治及高产种植技术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有效地病虫害防治措施,为提高玉米亩产量,稳定粮食生产奠定的基础。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高产种植技术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对玉米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必须保证玉米种植的科学性,切实提高玉米的产量。通过不断改善种植技术,
摘要:农产品质量的好坏,除与农产品本身有关,还与土壤、肥料等因素关系密切。但是,不同的地区,土壤环境略有差异。在后期改良土壤过程中,施肥量的不同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也很大。文章由此而展开论述,分析土壤肥料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概述土壤肥料与农产品质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就改善土肥条件,提升农产品质量做策略性措施,以期为改良土肥条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土肥;农产品;土壤环境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其防控措施。  关键词:霜霉病;发病规律;防控措施  大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榨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是老百姓饭桌上的常见菜。而霜霉病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病害,在其整个生育期都可以造成损害,染病植株易腐烂,不耐储藏,严重影响蔬菜质量与产量,凉爽潮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霜霉病的发展和蔓延。  1 危害症状  霜霉病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叶片
摘要:小麦是主要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广,小麦种植模式有很多,其中宽幅精播模式可以提高小麦产量与质量,还能帮助农户实现最大化收益。基于此,本文以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为核心,先行介绍该技术的主要特点,继而提出其在推广应用中的相关要点。  关键词: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特点;推广应用  0 引言  当前我国小麦种植生产分散个体经营,规模小,种植工艺模式多,品种變化更换频繁,种植用的机械设备种类多、
摘要:砀山县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区,属湿润半湿润大陆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4.3℃,≥0℃有效积温4000~5000℃。年日照时数累计1800~2500h,无霜期199d。年平均降雨量743.6mm,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雨热同期,良好的光热水资源,十分有利于水果的生长。土质多为黄泛冲击沙土或沙壤土,土壤pH值多在7~7.8之间,地势平坦,雨水、地下水等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物质生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绿色蔬菜的供应也受到人们的关注。青椒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为进一步提升市场效益,需要重视科技培育。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设施青椒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设施青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0 引言  当前,人工栽培蔬菜能够提升市场的供应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对于青椒的栽培而言,利用大棚管理,可以在提升产量的同时,获取更大的经
摘要:营林是森林建设基础环节,营林技术是核心内容,合理营林技术的应用,可提高森林建设质量,有助于病虫害防治。基于此,本文从森林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运用现状入手,分析营林技术运用作用与存在问题,结合营林实践,总结营林技术运用方法要点,进而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推动森林建设发展。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营林技术  0 引言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人造林面积增多,和自然森林相比,人造林的抵抗力偏弱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也发生巨大的改变。工业生产的化学排放、林业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许多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平衡遭受破坏,导致一些林业有害生物泛滥成灾,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严重时会造成大面积死亡,林业工程建设效果下降,甚至失败,造成国家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因此,林业工程的建设,必须强化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当下新时代的发展为林业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