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3日上午,第五届非洲开发会议在横滨市闭幕。会议通过《横滨宣言》,强调日本将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协助非洲加强经济基础。会中,安倍晋三宣布,今后5年,将向非洲提供包括139亿美元政府开发援助,加上民间投资,今后5年内,日本将对非洲提供约320亿美元援助。
安倍政权建立后,其外交走了一条“点、线、面”路径。上任后不久,安倍就前往美国拜会奥巴马,希望在钓鱼岛问题上得到美国更大支持。
近几个月来,安倍相继访问越南、泰国、印尼、美国、蒙古、俄罗斯、缅甸,在东京先后接待了吉尔吉斯总统、泰国总理、新加坡总理和印度首相。显然,安倍晋三围绕中国,正在搞一条弧“线”外交。这次横滨会议,日本出手阔绰,向整个非洲大陆投资,由此完成了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铺展。
日本媒体认为,安倍在此次横滨会议许诺巨资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抗中国在非洲的影响。日本媒体连日报道称,非洲拥有丰富的资源、能源,而其人口迅速膨胀,作为潜在的巨大市场,前景远大。另外,媒体上也出现了希望非洲支持其“入常”的报道。
近几个月来,对于安倍在中国周边的每次访问,日本媒体往往都会特意指出,这种活动可强化“中国包围网”。而此次横滨会议,日本媒体则强调是“对抗中国”。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与别国加强交往都很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某个国家的外交以对抗第三国为目的,推行一种“敌意外交”的话,则可能很危险。
历史证明,一个热心搞对抗的国家,其经济将无法正常发展。安倍实行的在中国周边的“画线外交”,或非洲的“成片外交”,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可能给日本造成很大损害。
退一步说,在非洲市场,中国制造与日本制造,并非存在对立关系。日本对非洲出口主要集中在高端产品,如汽车、光学仪器等。而中国在非洲销售的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如今日本想帮助非洲发展经济,这是好事。但这种竞争,必须建立在和平竞争的基础上。最近日本媒体宣传中国对非援助,带去大量中国工人,是“殖民主义”等等。通过贬损中国,而达到进入非洲的目的,这不是一种公平竞争的做法。
中国周边或非洲国家,多非日本外交的重点,这种外交偏离了日本传统外交的原有轨道。再从财政角度看,日本政府已经背负了沉重的债务。目前日本每年财政预算一半以上,需要借贷。在这种寅吃卯粮的情况下,日本为对抗中国而不惜举债援助,可能遭致国民不满。另外,安倍承诺的许多项目,不但投资额巨大,且多是长线项目,资金回收的可能性很低。
相比之下,中國在地缘上与周边国家存在天然联系,今天,这种联系在新形势下日益紧密,许多地区组织如“上合组织”、“中国东盟自贸区”等,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密切合作。从领土争议看,中国与多数国家陆路边界的解决,为国家间发展政治和经济关系提供了良好基础。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可追溯到非洲“反帝反殖时代”。中国长期支援非洲人民独立自主、发展经济,彼此是一种战友关系。这种“朋友加兄弟”的联系,也是任何国家无法以金钱撼动的。
安倍外交,走了一条“远交近攻”、以对抗为核心的路线。这种外交背离了战后日本和平发展的基本路经,也绑架了日本经济。安倍推行的全球性的对抗中国的外交、经贸政策,是否能获得日本民意的广泛支持?将会对日本经济造成何种影响?这都值得继续观察、深入思考。
安倍政权建立后,其外交走了一条“点、线、面”路径。上任后不久,安倍就前往美国拜会奥巴马,希望在钓鱼岛问题上得到美国更大支持。
近几个月来,安倍相继访问越南、泰国、印尼、美国、蒙古、俄罗斯、缅甸,在东京先后接待了吉尔吉斯总统、泰国总理、新加坡总理和印度首相。显然,安倍晋三围绕中国,正在搞一条弧“线”外交。这次横滨会议,日本出手阔绰,向整个非洲大陆投资,由此完成了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铺展。
日本媒体认为,安倍在此次横滨会议许诺巨资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抗中国在非洲的影响。日本媒体连日报道称,非洲拥有丰富的资源、能源,而其人口迅速膨胀,作为潜在的巨大市场,前景远大。另外,媒体上也出现了希望非洲支持其“入常”的报道。
近几个月来,对于安倍在中国周边的每次访问,日本媒体往往都会特意指出,这种活动可强化“中国包围网”。而此次横滨会议,日本媒体则强调是“对抗中国”。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与别国加强交往都很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某个国家的外交以对抗第三国为目的,推行一种“敌意外交”的话,则可能很危险。
历史证明,一个热心搞对抗的国家,其经济将无法正常发展。安倍实行的在中国周边的“画线外交”,或非洲的“成片外交”,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可能给日本造成很大损害。
退一步说,在非洲市场,中国制造与日本制造,并非存在对立关系。日本对非洲出口主要集中在高端产品,如汽车、光学仪器等。而中国在非洲销售的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如今日本想帮助非洲发展经济,这是好事。但这种竞争,必须建立在和平竞争的基础上。最近日本媒体宣传中国对非援助,带去大量中国工人,是“殖民主义”等等。通过贬损中国,而达到进入非洲的目的,这不是一种公平竞争的做法。
中国周边或非洲国家,多非日本外交的重点,这种外交偏离了日本传统外交的原有轨道。再从财政角度看,日本政府已经背负了沉重的债务。目前日本每年财政预算一半以上,需要借贷。在这种寅吃卯粮的情况下,日本为对抗中国而不惜举债援助,可能遭致国民不满。另外,安倍承诺的许多项目,不但投资额巨大,且多是长线项目,资金回收的可能性很低。
相比之下,中國在地缘上与周边国家存在天然联系,今天,这种联系在新形势下日益紧密,许多地区组织如“上合组织”、“中国东盟自贸区”等,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密切合作。从领土争议看,中国与多数国家陆路边界的解决,为国家间发展政治和经济关系提供了良好基础。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可追溯到非洲“反帝反殖时代”。中国长期支援非洲人民独立自主、发展经济,彼此是一种战友关系。这种“朋友加兄弟”的联系,也是任何国家无法以金钱撼动的。
安倍外交,走了一条“远交近攻”、以对抗为核心的路线。这种外交背离了战后日本和平发展的基本路经,也绑架了日本经济。安倍推行的全球性的对抗中国的外交、经贸政策,是否能获得日本民意的广泛支持?将会对日本经济造成何种影响?这都值得继续观察、深入思考。